下篇
一
元朝丞相在《连昌宫词》中写道:“深夜中月亮高悬弦乐齐鸣,贺老的一曲琵琶使场屋安静下来。”根据《隋书·音乐志》中记载:每年正月十五,“在端门外、建国门内,连绵八里的地方被列为听戏的场所。文武百官在路两旁搭成棚台,从黄昏到第二天早晨一直都在听戏。”这就是被称为“场屋”的原因。现在错把场屋称为策试选拔人才的场所。
二
现在的人动辄就以“勾栏”称教坊。《甘泽谣》书中对此辨正说:“汉代有座顾成庙,庙中设栏杆供老年人扶持。勾栏并不是指教授歌舞乐伎的场所。”勾栏被称为教坊,开始于唐明皇,因为女艺人不能隶属于太常寺来管理,便为她们专门设立了教授歌舞乐伎的场所。王建的《宫词》、李长吉的《馆娃歌》中都用“勾栏”来形容皇宫禁地的华丽装饰。自从李义山在《倡家诗》中写下了“竹帘轻轻帐幕重重一片金黄色的勾栏”的诗句,于是“勾栏”这个词就借指妓院了。
三
现在的人把荷包作为随身携带装零散东西的小包,大概是取自刘伟明的诗:“西清地方的人为了表示正直把荷花作为口袋,东蜀地方的人为了招引别人的关注把锦缎作为衣服。”按:紫荷,是用紫色的布缝制的双层布袋,放在衣服外,挎在左肩上,这是周公背负成王时所穿的服饰,另一个名称是“契囊”,可参见由张晏注释的《丙吉传》。《宋书·礼志》中说:“官服上有紫色的双层布袋,背在官服外俗称为‘紫荷’。用来盛放奏章。”因此,这里的紫荷很明显不是指现在的荷包。只有《三国志》中说:“曹操喜好佩带小皮囊。”有些类似今日的荷包。
四
柴钦之年纪轻轻长得漂亮,他写诗自夸说:“我是当今的秦叔宝神采清秀又年轻,有几个人敢像我一样去坐羊车?”我下按语:《汉书》注解说:“羊车,是指定张车,而不是羊拉的车子。”不过晋武帝在皇宫中乘坐羊车四处游走,宫妃们用撒了盐的竹叶来引诱羊希望得到武帝的宠幸。这里的羊车是用羊拉的车。就像如淳注解的那样:“《楚歌》,是指《鸡鸣歌》;而不是楚人所唱的歌。”不过汉高祖对戚夫人说:“你为我唱楚人的歌曲,我为你跳楚人的舞蹈。”这里的楚歌又分明是指楚人的歌曲。
五
《魏书·礼志》中说:“仅仅唱歌而不用乐器伴奏叫做谣,仅仅吹奏乐器而不唱歌叫做和,伴着音乐而歌唱以至于手执鸟羽和牦牛尾装饰的旗杆与盾牌大斧跳舞就叫做乐。”那么用悲哀的琴声来表示有人逝世,用吹笙来宣布丧事,是不可以称为乐的。宋朝的王黼传遇到宋钦宗的丧事时,还召来乐手和舞妓,但只起舞却不歌唱,被叫做“哑乐”。因此,我在题息夫人庙中有“欢迎时不能吹箫击鼓只有采用哑乐的形式”的诗句。
六
有的人怀疑苏东坡的一首诗:“三十九岁时就已经龙钟,劳累的一生已经过了一半多。”以为三十九岁不应该称为“龙钟”。按:苏鹗在《演义》中说:“龙钟,是说精神面貌不够焕发、不够高昂。”《广韵》中说:“龙钟,是竹子的名称。老人往往像竹子一样摇摆不定,难以自己稳定自己。”唐朝人在《谈录》中记载:“裴晋公没有中举时,经过洛阳地区,有两个老人说:‘蔡州还没有被平定,必须要等这个人做了宰相后才能平定。’仆人听到后,便告诉了裴晋公。他笑着说:‘他们见到我龙钟的样子,因此和我开个玩笑。”王忠嗣把女儿嫁给了元载,时间长了,元载被轻视了,他在秦地游学时,作诗说:“时间长了谁不讨厌龙钟态?虽然是在侯爷的府上也好似不能相容。”这两个人都是在少年还没有中举时,自己说自己龙钟。
七
张平子在《归田赋》中写道:“春季第二个月,时节温和天气清爽。”大概是指农历二月份。谢眺在诗中因袭了这种说法,因此他写道:“刚入夏季天气还清爽温和,芬芳的花草也没有衰败。”现在的人把诗中的“犹”字删去,竟然把四月份说成是“清爽和暖”。
八
现在动辄就用“苜宿”、“文义”来称呼负责校勘书籍的官员。我认为不是这样。
唐朝开元年间,东宫太子手下的官僚十分清苦,薛令之任左庶子之职,写诗悲叹说:“早晨圆圆的太阳升起,照到了先生手中的盘子。盘子中有些什么东西?是纵横交错的苜蓿草。”诗中的先生大概是指东宫中的詹事等官员,而不是指现在所谓的学识渊博之人。这种说法可参见宋林洪的《山家清供》。
杜甫的诗中说:“各位王公大臣身着绣有卷龙的礼服前往富丽堂皇的皇宫禁地,唯独广文馆的先生们冷冷清清。”按:《唐书》上记载:“唐明皇爱惜郑虔的才华,想让他跟随在自己左右,因为他不愿做事,便为他设立了广文馆,封郑虔为博士。郑虔接到任命后,却不知广文馆的官署在何处司职是什么,便向宰相询问。宰相告诉他:‘皇上为了加强国学,设置了广文馆以广招贤人学者。今后世人说起广文博士是从你开始的,不是很好吗?’郑虔才接受了广文博士的官职。”这里的“广文”官职,是唐明皇为郑虔特别设立的学馆,而不是现在的学官。
九
现在的人动辄把翰林院称为“金马玉堂”。我下按语:宋玉在《风赋》中说:“在庭院中徜徉,又登上了白玉殿堂。”《古乐府》中说:“你的大门是黄金做成的,殿堂是用白玉做成的。”这里的玉堂泛指富贵人家,而不是指翰林。
汉武帝常常命令文人才子,在金马门等待诏书。“金马”这两个字,和文官稍有些关系。至于在永谷向成帝献策中说:“削减椒房、玉堂等宠幸宫妃的规模数量。”颜师古注解说:“玉堂,是皇帝宠幸的妃子的寝宫。《三辅黄图》中说:‘未央宫中有三十二试殿堂楼阁,椒房、玉堂都是其中之一。”这里的“玉堂”是指后宫嫔妃的住所,和翰林毫无关系。宋太宗淳化年间封赐翰林院“玉堂之署”四个大字,试想是否从此“玉堂”就专指翰林了呢?
十
现在把调动官职称为“莺迁”,这是出自《诗经》中“迁移到乔木上”的意思。按:《伐木》一章中写道:“鸟儿嘤嘤地鸣叫着,从幽静的山谷中飞出,落到高高的乔木之上。”这里的“嘤”字不是“莺”字。“嘤”是指鸟儿的鸣叫声。《诗经》中“远远飞翔的黄鸟”,应当是指黄莺;但是又没有“迁移到乔木上”的字句。但唐朝人有题为《莺出谷》的诗,《卢正道碑》有“大雁落在巨大的石头上,黄莺落到了高高的乔木上”的文字,那么把“嘤”当做“莺”,自从唐朝就已经如此了。
十一
《诗经·生民》中说:“后稷满十月而生。”《毛笺》中说:“诞,是大的意思。弥,是终结的意思。”这句诗的下文还有八个“诞”字:“把他放到狭窄的小巷中”,“把他放到广漠的平林中”。朱熹认为“诞”字是发语词。现在把生日说成诞辰,真可笑!我又下按语:古人把酒宴享乐作为礼节仪式,而把诞辰作为其中的一个片段。因此《诗》、《书》中所说,每天都可以过寿。现在的人把生日作为礼节仪式,而把酒宴作为其中一个部分,因此必然要在生日那天祝寿。
十二
《珍珠船》中说:“萱草,是指妓女。人们把它比做母亲,这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大概是来源于魏国人吴普的《本草》。按:《毛诗》中说:“如何才能得到萱草,种在北面的屋子旁。”注解说:“背,是指北面的屋子。”人们大概是因为“北堂”这个词而附会于母亲上。《风土记》上说:“妇人怀孕后,佩带萱草就会生男孩。因此萱草被称为宜男草。”《西溪丛语》中说:“现在的人多用“北堂萱堂”来称呼独居的鳏夫,这是因为萱草的花从未开过两朵的缘故。”这似乎和比喻为母亲的含义差得很远。
十三
戴震在《鼠璞》中说:“《鲁颂》中所提到的‘泮宫’,泮,是指鲁水,而不是指学宫。若是把泮水当做半水,那么下文中的‘泮林’,岂不就成了半林了吗?何况《鲁颂·泮宫》诗,写的是鲁僖公献功演武的场所,而不是尊尚文字的地方。《王制》中说:‘天子的学宫叫辟雍,诸侯的学宫叫泮宫。’这是汉朝的儒者错误地理解了《鲁颂》,而到如今也就因袭了这种说法。”
十四
杜甫的诗中有“太夫人的行动起居坐的是八抬大轿”的句子。现在就把八人抬的大轿称为八座。按:南朝宋、齐所说的“八座”是:五位尚书、二位仆射、一位尚书令。《唐六典》中记:“后汉设尚书令、仆射、六部尚书称为八座。现在把二丞相、六部尚书称为八座。唐朝时没有设置尚书令。”考证《宋书》、《唐六典》等书中的记载,所谓的“八座”,是八省的官职;不是八人抬轿而走的称谓。南齐的王融说:“座车前若是没有八匹骏马,怎么能称得上大丈夫呢?”这里和现在所称的“八座”有类似的地方。
十五
“老泉”这个词,眉山姓苏人家的坟墓旁有一个老人泉,苏轼把它作为自己的名号,因此苏辙在《祭子瞻文》中说:“老泉山旁,尸骨埋葬在那儿。”而现在的人都用“老泉”指他们的父亲苏洵的名号,大概因为梅都官作过《老泉诗》而产生的错误。
十六
现在的人把戏曲艺人中扮女妆的称为“花旦”是错误的。黄雪槎在《青楼集》中说:“凡是用墨点面的妓女都被称为花旦。”花旦大概是善歌舞的女妓的名称,而不是现在对戏曲艺人的称呼。《盐铁论》中有“胡虫奇妲之语”。方密之把“奇妲”理解为小旦。我按《汉书·郊祀志》中记载:“乐人中有饰女妓的”。这就是如今的小旦、花旦。“奇妲”二字,也未必就作小旦理解。
十七
程绵庄说:“孔子庙中有棂星门,这个错误由来已久,不可以不知道。《诗经小序》中说:“《丝衣》这篇文章,是祭奠死去的客人而作的。”高子说:“这是指灵星的尸体。”从汉高祖开始命令天下祭祀灵星。《后汉书》的注解中说:“灵星,就是天田星。想要祭祀上天的人,就要先拜祭灵星。”《风俗通》中说:“县令问主簿:‘灵星出现在县城的东南方,是什么道理?’主簿回答说:‘灵星所以出现在东南方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宋史·礼志》上记载:“仁宋天圣六年,在南郊筑建祭坛,外围筑了一圈矮矮的土墙,设立了灵星门。”把郊祭的祭坛外墙当做灵星门是用它来象征天的形状,把它用在圣庙中,大概是取尊崇上天也尊崇先皇的意思。它被移用是从宋朝开始的。《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中都说:“圣庙中设立灵星门。”只有《元志》中误把“灵”写成“棂”,后沿袭并使用了这个说法,却不知它的含义所在。《晋史·天文志》中说:“东方的两个星星是天关,中间是天门。”和《后汉书》的注解正好相互印证。俗儒解释“棂星”,认为养育要先于教育,总算知道“棂”就是“灵”。现在竟然把它理解为疏通的意思,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开玩笑地题诗一首:“祭祀灵星谱有专门的乐章,特地把圣庙比做天门。为什么要理解为疏通的意思?这种说法就像钻入窗棂登上了讲台。”
十八
刘孝威在《结客少年场》中说:“少年李六是郡中的信使。”因为《左传》中说:“不派一名信使去禀告我国君王。”杜预注解说:“李,是指使者。”凡是提到信这个词的,也是指使者。《古乐府》中说:“有信使来往就多次寄书信,没有信使就只能长时间地相思了。”现在误把“行李”称作是客人出门所带的衣物包裹。
十九
现在把夫妻称为“结发”夫妻,女子行礼称为“敛衽”,都是错误的。按:《李广传》中写道:“李广自从童年束发时就和匈奴作战了。”苏武的诗中说:“年轻束发时就结为夫妻。”“结发”泛指自幼束发的意思,而不是指两人结发成夫妻的意思。举行婚礼的当晚,男子在左女子在右,把两个的头发合在一处叫作“结发”,这种礼节始于刘岳的《书仪》。《战国策》中说:“江乙对安陵君说:‘国人见到了您,没有不整理衣襟恭敬下拜的。”《留侯世家》中说:“陛下面南称王,楚君必然会毕恭毕敬地来朝拜。”这些书中的“敛衽”都是指男子的。现在把女子行礼称为“敛衽”,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
二十
现在的人把诗的题称为“题目”。按:题目这两个字最先见于《世说》:“司徒山涛在选举百官的前前后后过程中,所举荐的人没有才华太差的,凡是他所评论的人才,行事都像他所说的一样。”此外,“当时的人想评论诗题以求高人一等而没能成功。桓公说:‘精神渊深而显明。”这里所说的“题目”,是品评的意思,而不是现在所谓的诗题、文题。
二十一
我来到南海县,查阅了《粤峤志》:“南宋景炎二年,宋端宗在海上巡视,有一个香山县的人叫马南宝捐献粮食资助军饷,被封为工部侍郎。端皇帝来到沙浦,和丞相陈宜中、少傅张世杰就住在了他的家中。住了几天后,广州城陷入敌军之手。南宝招募了二千多名乡兵把端宗护送到了香山岛。元兵追击到了硐州,丞相陈宜中奔到占城去求救兵。端宗皇帝不幸驾崩。卫王赵昺被立为新皇帝,逃到了崖山,封曾子渊为山陵使,奉命把皇帝的灵柩,运送到南宝的家中。宋朝就这样灭亡了。南宝伤心地大哭吃不下饭食。他作诗一首说:‘我在崖门亲眼目睹了天地间的改朝换代,我的三寸忠心却不随夜晚的潮水而消退。’诗中又说:‘众位官员忠心耿耿随皇帝一同沉入沧海,我恨不得和他们一同奔向少微星。’后来他以死殉节。”他的诗作和事迹,正史中没有记载,因此我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