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决策,经过科学论证,有把握成功,就应坚决地执行下去。
《经济日报》1992年7月22日报道:北京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刘忠铁前不久带着一个绝妙的点子一建立“乡镇企业城”,到广西北海市去了。
这个点子是由国家体改委的专家们提出来的,刘忠铁得知后很快便拿定主意投身实践。北海市的动作也快,他们不但热情地向刘发出了邀请,而且专门从市区划出五平方公里用地供其大显身手。刘忠铁为乡镇企业城制定的中期目标是,产值二十五个亿,效益争取达全国较高水平;办法是提供优越条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全国各地乡镇企业及其它企业到北海企业城进行投资、参股、开发、联营等活动。
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应该上等级、上规模了,如果再“离土不离乡”就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为此,客观上需要对原有的生产布局和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适当调整,需要探索一条新路子,把分散在各处的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起来。搞乡镇企业城这个点子,妙就妙在符合客观需要,对各地乡镇企业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从北海市方面看,不是投入资金或者上新项目,而是依靠一个点子的投入,就能给地方经济添上二十五亿元产值和可观的财政收入,这事太美了。我国经济运行中正常的投入产出比例为,每投入一亿元固定资产,可实现两亿多元的工业产值。这里,一个好点子胜过了十亿元投资。由此看来,“点子投资”不但大有可为,而且别开生面,突破了传统思路和发展模式。
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但注意力大多放在争投资、上项目、铺摊子等方面,走的是一条依靠“增量”发展的老路子,而且重复建设、投资项目趋同现象甚为突出。这种情况下,北海乡镇企业城特别值得重视。
盐城无线电总厂“以利动”
战场上能否做到“以利动”,决定着抗争的胜败,而市场上能否做到“以利动”,则决定着竞争的输赢。这是因为,市场上的一切经营都是以经济利益的获得及获得的程度为所追求的目标的,所以,有利而动,无利不动,也反映了经济领域中经营管理的一条基本规律。盐城无线电总厂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及分析本厂生产效益的经验教训,认为如果要在无线电技术高度发展的市场上占据竞争的优势,必须在两个方面争取“有利”,尔后做到“以利动”。一个是要控制潜力,降低产品成本,争取在同类产品中以较低的价格获得竞争的优势。另一个是要加强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争取在同类产品中让消费者来评价,来为自己的产品作宣传作广告。分析出竞争之“利”后,便组织协调“以利动”了。
首先,采取优厚政策鼓励降低成本的新型设计。厂方规定:在已规定的设计成本的前提下,每降低1元设计成本,奖励设计人员200至500元,每超出1元,罚款200至500元。这一政策推出后,极大地调动了全厂科研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原来厂里对设计人员只有产品可靠性的要求,没有降低成本的考核,因而造成了一些选料上及工艺上的浪费。实行设计奖励以后,在保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对使用的套配件、材料等反复比较,精心测试,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尽可能减少由于多余的设计而造成的浪费。该厂的一个设计组精心设计产品线路板的布线结构后,使每块线路板的成本下降0.5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种线路板共生产了36万块,仅此一项就为厂里增加纯利18万元。该厂设计生产的“燕舞”牌L1518型双卡立体声收录机,第一次设计成本定为280元。当时产品十分走俏,为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厂部要求把设计成本再降到188元,零售价定为335元,实际成本仅为246元,比原设计成本降低34元。后来,当市场上出现300元左右的其他型号的双卡立体声收录机时,设计人员又一次将该型机的成本降低为188元,零售价为280元。几次改型,几次降低成本,下浮市场零售价格,从而使“燕舞”产品畅销不衰,成为全国市场上双卡立体声收录机中价格最低的产品,而性能、质量上不亚于其他同类产品。
盐城无线电总厂的成功,可以给人们以诸多的启示,但最主要的有三条:第一,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准确地抓住“以利动”中最关键的两项,即产品的设计成本和产品的生产质量。由此厂方有了压低销售价格之“利”,使其在同类产品中售价最低,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产品质量好,社会信誉好,这是最好的广告,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第二,有相应的政策保障“以利动”。该厂“敢为天下先”,实施了奖励制度,调动了有关人员的积极性。第三,坚持不断进取。我在“以利动”,对手也在“以利动”,这是市场竞争的本质决定的。该厂时刻注视着这一点,在取得初步胜利之后,他们不沉醉于喜悦之中,而是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去继续创造新的“利”。从而,使他们越竞越快,越争越强。命此三点,颇有教益。
【原文】
军争之法:随机而动不可乱动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迁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简评】
“悬权而动”中的“悬”,意思是“挂”。“权”指秤铊。字面意思是,衡量物体时,先把秤铊悬挂在秤杆上,看物体轻重而移动。等秤杆两端稳定不动时,再看秤铊在秤杆上秤星的斤两,以定物体重量。作为一种政治谋略,它的要求是,行动不可轻率,一定要权衡利害,三思而后行。
【战例】
丰臣秀吉赠松蘑以谢下属
丰臣秀吉是日本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他领导完成了日本从割据局面到统一全土的霸业。身为摄政太政大臣,他的权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此人也以善于关心体恤部下而著称。
有一年,松蘑获得了空前的丰收。丰臣秀吉偶然听到了这一消息,不知出自何种心理,提出要亲自去采集松蘑。他的家臣们听后,甚是为难,因为时令已过,松蘑早被采光了,怎么办呢?
家臣们费尽脑汁,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头一天晚上,他们便在一片地里到处插上了松蘑。第二天,秀吉来到这里,面对满地的松蘑,赞叹不绝:“多么好看而令人陶醉的松蘑啊!”
此时,有个善于趋奉的家臣走过来,悄悄对秀吉说:“殿下,这松蘑是昨天晚上才插上的……。”
周围的家臣见到这种状况,顿时吓得面色苍白,因为他们知道,秀吉这个人对不忠诚他的人一向严惩不贷。有时竟会动用残酷的刑罚。此刻,倘若秀吉勃然大怒,家臣们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是不难想象的,弄不好甚至会性命难保。
秀吉听了这位善于趋奉的家臣的话后,脸上一点儿也没有惊奇的表情,只是点了点头说:“不用说了,我知道了。”接着面对大家微笑着说:“我是农民出身,松蘑长得什么样当然比你们更清楚。我来到这里一看,就觉得这片松蘑长得奇怪。可这毕竟是出自大家的一片苦心。对大家为满足我突然提出的愿望而表示的心意,我怎能加以责怪呢。相反,倒应该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看到好久没有见到的松蘑,勾起了我对往昔农村生活的怀念,这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啊!你们的心意没有白费,为了表示我的谢意,这些松蘑就分给大家去品尝吧!”
通过分松蘑以谢下属这件事表,可以看出丰臣秀吉对笼络人心之道运用得多么娴熟。罗斯福攫取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19世纪末,有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一个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
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环境与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公司的资金也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国早在1880年就想开一条连贯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先下手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十分懊悔。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一亿美元。
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一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两亿美元。在巴拿马开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一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两亿五千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在巴拿马开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四千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六千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一千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三英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金十万元。
“欲进形以退”,罗斯福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谋略,最后,美国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攫取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860年5月11日,加里波迪率领红衫军成功地在西西里的马尔萨拉港登陆。一踏上西西里的土地,加里波迪就毫不犹豫地进军巴勒摩。
为了壮大声势,增强实力,他一方面发表了告西西里人民书,放手发动群众,获取马匹、车辆、辎重、给养;另一方面与当地起义军会师,与当地民政首脑与社会贤达合作,使这支人民的军队声威大震。
在向巴勒摩进军途中,加里波迪的军队故意避开一般人常走的大路,而选择了绕圣朱利亚诺山脚而行的更直的捷径,推进到军事重镇卡拉塔菲米,这里有那不勒斯军队的包括炮兵与骑兵的三个营掘壕固守。他们部署的大炮居高临下,构成了强大的火力网。加里波迪研究了敌情后,发出了进攻的命令,不久就攻占了第一线阵地。那不勒斯军队一边负隅顽抗,一边徐徐撤退,在第二道山岭列开战斗队形,以卡拉塔菲米的建筑群为依托,以事先修好的防御工事作掩护,进行顽强的抵抗。远征军多次冲锋均被打退,伤亡比较惨重。加里波迪集结起全部兵力,他自己与司令部人员一马当先,冒着密集的炮火冲锋,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攻占了对方防守极为严密的阵地。
经过长时间的厮杀,远征军将士人困马乏,精疲力尽,他们纷纷要求指挥官休战几个小时,到晚上再来歼灭残敌。“不,这不是休战的时候”,加里波迪斩钉截铁地回答,脸上泛起他特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露出在任何情况下从未丧失的镇静表情,并接着说:“我们一休战,那不勒斯人就会以为我们已被打垮。他们的士气并没有完全消沉下去,他们的士兵打得不错。我们如果不抓住战机,我们如果休战,今晚就打不垮他们,因为他们会看出:我们现在打不败他们。我们必须吓破他们的胆。”然后他向士兵们大声疾呼:“意大利的命运就在这里,就在这个战场上,就在我们与那不勒斯军队的第一次交锋中。我们必须征服一切,或者就战死在这个沙场上。这次战斗必须是决定性的一战——不是战死,就是胜利。”司令官决一死战的决心使得身着红色衣衫的勇士们感到身上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们又像早先那样勇猛地冲入敌阵,连续攻克了敌军五道坚固的阵地。与此同时,加里波迪还派出西西里起义军从侧翼打击敌人,分散敌军的防守火力。在这双重压力下,敌军终于抵挡不住,丢盔卸甲地退出了卡拉塔菲米。
翌日,加里波迪在难以形容的欢呼声中进入卡拉塔菲米。然而,加里波迪进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的战士祝贺他们辉煌的战绩:“率领你们这样的战士,我什么样的大仗都敢打。昨天,我已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就敌人兵力与敌阵的火力而论,我率领你们进行了一场非常艰苦的战斗。我依靠的是你们使得敌人闻风丧胆的刺刀。你们明白,这一点我没有估计错。”
战争不仅是双方实力与智慧的角逐,同时也是一种意志的较量。“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从这种意义上讲,抓住战机,决一死战,也是一种智谋的运用。
【原文】
通信联络手段的重要性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简评】
指挥员在战场指挥众多的部队作战,在“言不相闻、视不相见”的情况下,必需有通信联络的手段,并且要求部队切实按照信号所示的意图或命令行事。作为通信信号的旌旗,在古代通常按旌帜的颜色、形状和上下左右摆动的次数,规定所指示的含义。后来发展到“旗语”,就能表示更丰富的内容了。烟火,古代的“狼烟台”是远距离通信的信号;火把、篝火、火堆、灯火为夜间通信信号,后来发展为信号灯以及灯语,不仅夜间使用,有时白天也用信号灯通信。这些都是信号通信工具。而金鼓、号角、铜号则是音响通信手段。
通信联络的目的,正如书中所说的,“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即统一人们的视听以达统一行动之目的。
【战例】
春秋时期,晋侯率兵讨伐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