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第三册):诸子百家
- 侯会
- 16字
- 2021-05-14 17:15:49
辑一 《老子》:言尽五千,上善若水
老子姓什么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可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那个“老子”,而是姓“老”名“聃”的这位先生。
也有人认为,老子姓李名耳,“聃(dān)”是他的谥(shì)号——“谥号”是古代名人显贵死后被授予的名号。“聃”字本义是耳朵又长又大,替老子造像的画师可别忘了这一点。至于那个“老”字,应是尊称。
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大约生于公元前571年,比孔子年长二十来岁。相传他在周王室的图书馆做典守官(“周守藏室之史也”),有条件读尽天下典籍,他的学识修养也就无人能比,要不怎么孔子也去向他请教呢!
老子
后来周室衰颓、内乱不断,图书典籍也散失了不少。老子深感失职,索性辞官不做,骑了青牛出函谷关,准备西游。——把守函谷关的令尹名叫喜,早就闻知老子的大名,拦住他说:您干吗不写点东西留下来呢?
老子也早想把自己对世事和人生的思考记录下来,“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这五千字的大作,就是我们见到的这部《老子》,又叫《道德经》。
若在今天,五千字的文章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可老子写下的这五千字,被后世学者研究了两千多年,也还是没有钻研透!这下你该明白人们为什么尊崇老子,连孔子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到洛邑“问礼于老子”,老子回答:您问的这些东西有点过时啊,那些讲求“礼”的圣人,连骨头都烂没了,只留下些言词罢了。君子赶上好时机呢,就乘高车、做大官;赶不上机会呢,就像蓬草一样,被风吹到哪儿就落到哪儿算了。我听说,高明的商人把宝货藏起来,总像一无所有的样子;高尚的君子修养深厚,表面上却大智若愚。您啊,要去掉傲气和欲念,收起踌躇满志和想入非非,这些都无益于人的身心。这就是我要告诉您的。
老子送孔子出门时,又找补说:我听说富人送人钱财,仁人送人善言。我不富有,但还算个仁人,就送您两句善言吧:喜欢议论别人的,无疑是耳聪目明、明察秋毫,可离死就不远了;爱揭别人短的,能言善辩、无所不知,但就要陷入危险了。您的生命不是自己的,是爹妈给的;您的生死也不由自己决定,因为还有君王呢。您好自为之吧!
老子说话坦率,显然没把孔子当“外人”。那么孔子对老子又怎么看呢?离开老子后,孔子对弟子说:我知道鸟是能飞的,鱼是能游的,野兽是能跑的。能跑的可以拿网兜住,能游的可以用线钓起,能飞的可以使箭射下。至于龙这种神物,我却搞不清它是怎么乘着风云飞上天的。今天见到老子才明白:他就是龙啊!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儒家的独尊地位刚刚确立。在此之前,西汉统治者更重视“黄老(黄帝和老子)之术”——我们看司马迁的记述,还带着明显的“扬道抑儒”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