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从我中考时的一次失误说起。前面说过我中考时因为字迹不工整和不熟练使用“答题而丢分。这个失误就出现在答题卡上。当时还剩两道大题都是世界史的部分(一题是关于法国大革命;另一题是关于二战后期的几次重要会议)对这两道大题我都非常有信心能够答得好。结果失误出现了。原来为了节省时间我都不在考卷上写,都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这是吸取教训后的结果(关于这个后面再说)结果我在答题的时候把答案写错位置(位置颠倒,把法国大革命的题写在二战的题的横线上)事后我估计这两道题至少使我丢了10分。其实当我写完我就意识到了自己失误了但是我又不知道怎么改(担心越改越乱影响阅卷老师批改)就这样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丢了10分(这样的事后面还有,我不长记性啊)。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做什么事都要细心,仔细,能不急就不急。同时希望现在的学生能熟练使用“答题卡“避免类似失误(其实不用我说,使用答题卡现在已经成为学生考试的基础技能了吧)接下来可以讲学习方法,(本章中的学习方法更适用于初中历史的学习,因为我虽然有自学高中课程、但是毕竟没有真的上过课。所以就不会有太多关于高中的内容)下面分几点来说:第一点就是前面的故事中的启示要细心,不要粗心(在任何学科以及做任何事情均要注意这一点)第二点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同样在任何学科均适用)具体到历史这个学科就是必须先掌握四个方面。第一时间,第二地点,第三人物,第四事件。掌握了这些才能更深入的学习(掌握影响、意义、原因等)初中历史考试中基础部分(即前面提到的四个方面)的分值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本章及下一章重点讲这四个方面。首先说历史中主要的纪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那年为公元一年,课本中常用)第二,帝王谥号纪年如汉高帝元年就是公元前206年。在先秦至隋朝常用。第三,年号纪年如康熙元年就是公元1662年,第四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天干也就是甲乙丙丁等,地支也就是子丑寅卯等。天干共有十个,地支共有十二个,它们相互搭配用来纪年(古代天干地支用法广泛不只是纪年)这个纪年方法在历史课中多用于表示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如“百日维新”发生于戊戌年(公元1898年)因此又称“戊戌变法”。干支纪年现在不常用,学生一般只需记住几个相应的事件就可以了(数量有限)。当然如果对这个感兴趣可以进行深入了解。还有一点要知道干支纪年的周期为60年(即60年后重复、称为“一甲子”)除了这四种纪年方式还有一种特殊的纪年方式就是民国某年(1912年到1949年)如抗战胜利于民国34年(公元1945年)。考生要非常熟悉这些纪年方法。特别擅长它们之间的转化,一般转化为公元纪年。以上就是本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