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四公子补遗之春申君

  • 七十列传
  • 墨九9
  • 1464字
  • 2021-09-01 18:25:51

战国四公子的结局都不太好,所谋越大、才干越大,结局越不尽如人意。比较起来,平原君赵胜略好一些,他的人生算是正常终局。

信陵君被魏王猜忌,无可奈何郁郁而终;孟尝君活着的时候,倒是没有人敢惹,但是他因为私怨而导致齐国被毁、齐王被杀,这事说起来,总不是很光彩,估计余生之中,这一直都是他的心病,想起来就膈应的厉害。而且,他死之后,封地薛地被齐魏两国所灭,家族被屠杀殆尽,很是悲惨。

四公子中,另一个自己一死,家族被灭的,就是春申君。与孟尝君不同的是,这灾祸全是春申君一手促成的。

春申君平民出身,这与其余三位王族公子含着金汤勺出生,生下来就拥有一切完全不同。春申君一生的功业,一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是他实在太幸运。合适的时间,遇到了楚考烈王,他又将这份幸运牢牢地抓在手中,终其一生,都与楚王肝胆相照,信任有加。

战国四位公子的个人才干都属于上上之选,春申君幸运,得到楚王的加持,给他舞台,给他权力,任由他发挥一身的本领。

春申君也没有太过辜负楚王,他执政楚国,富国强兵,当权第四年,领兵救赵,得胜而归;第八年,提兵灭鲁,为楚国开疆拓土。令楚国俨然有了中兴之气象。

再后来,他担任楚魏赵韩燕五国联军之上将军,统领联军攻秦,提议绕开函谷关,走蒲坂一路,进军咸阳。还真有些成功的可能性。可惜,他实在是太害怕秦军了,或者是内心深处不愿意和秦国开战。总之,还没有与秦军主力接战,自己就仓皇退兵,导致五国伐秦失败。

他擅自逃离,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列国间最基本的信任因此荡然无存,这以后,列国间,再无人提议联合对抗秦国,合纵之议从此烟消云散。六国只好各自为战,等待着被秦国逐一歼灭。

除去这件事情,春申君一生还算顺利。正因为太顺利了,春申君养成了妄自尊大的脾性。

四公子都以养士著称,其余三位公子,所养之士,虽有优劣,却也还可圈可点,在紧急关头,他们的门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像孟尝君之鸡鸣狗盗、魏子冯谖,是可以救命的;平原君之毛遂,也有春秋时候曹沫之风骨;信陵君之侯赢朱亥、毛公薛公,俱是一时之人杰,可以托付大事。

春申君养士,大概率是炫耀的成分多一些,他手下的门客最多,最炫目的时刻,大概就是在宴会上,穿珠带金,与平原君的门客,比拼一下谁更奢华一些。假如春申君活到现在,一定是一个成功的演艺界大佬,手下掌握几百个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的小鲜肉和俊俏美男吧!

门下三千客,都是小鲜肉,春申君好吃好喝供着,等到自己被杀,无一人肯出头,当他的头颅被抛出宫门外,这帮人一哄而散。也没有见有人为他报仇或是追随于地下。甚至到最后李园搞清算,屠灭春申君满门的时候,竟也没有一人肯出来援手。

当然,说春申君三千门客,无一人可用,也略有一些苛刻。门客朱英还算是有胆有识有担当的。他在最关键的时刻,努力想改变春申君的命运,却被春申君轻蔑地拒绝了。

这也许就是春申君养士失败的关键所在:不用忠言。

曾经有人笑话孟尝君,说他手下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所以贤能之士不肯前来投奔。其实这话错了,真正的贤才投奔的是明主,岂会介意这些小事,但他们绝对会因为在上者,言不听计不从而厌弃之,扬长而去。

春申君大半生睿智多谋,富贵逼人,可是到老了,竟然因心中那点隐秘的小心思,被李园兄妹俩所迷惑,妄想李代桃僵,永保富贵。

做出这等天大的事情,居然对李园兄妹毫无戒心,任由李园坐大,慢慢布局,等他入套,砍他脑袋。朱英的建议,实在是万全之策,春申君却当笑话一样,轻轻放过。

那么,他的结局就不可逆转,与他的家族一起,成为别人案上的肉,任由砍伐。

春申君一生顺遂,到最后,因着一念私心,举族被杀,沦为笑谈,思之实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