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洛阳的“洛阳桥”

洛阳桥虽然桥名带有“洛阳”两字,但桥梁所在地点却不是洛阳,而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起始港之一——泉州。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当时是广东、福建北进京城的捷径。此桥为何取名为洛阳桥呢?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的居民多为越族人,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由于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造成大批中原人背井离乡,南迁谋生,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为来自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民众。他们来到了泉州以后,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形很像古都洛阳,因思乡心切,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现在仍称洛阳镇),此江改称洛阳江,此桥也因此而命名“洛阳桥”。

这些由中原迁移泉州的民众,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也带来了古丝绸之路的商贸传统,引导当地百姓进行农业开垦,发展经济。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个听起来好像有点神奇。

河洛语是唐代官话。河指黄河,洛指洛水。也就是说,操河洛语的以这两个地方的人为主。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闽南语肯定与以前的河洛语大异其趣。但闽南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原汁原味的河洛语,那是有据可查的。

为什么河洛语能保留至今呢?为什么没被当时的福建土话同化呢?因为那时候是大规模移民,不是个人和小群体的行为,加上当时中原的文明程度要高出福建,所以同化不了。反而是河洛语在吸收当地土话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最终演变成今日的闽南语。在某种程度上说,闽南语可谓正宗的汉语。而洛阳桥的名字保留至今,则再次印证了先进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最有竞争力的软实力。

②洛阳桥附属文物十分丰富,现存有2座塔、2座亭子、3个祠庙、4尊武士石像、20方历代碑刻,桥南接尾的“蔡忠惠公祠”,是北宋时为纪念蔡襄的功劳而建造的,祠中有两块大石碑,刻着大书法家蔡襄所撰的《万安桥记》,记述建桥过程。此碑文章之精练,书法之遒丽,刻工之生动,世称“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