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干涸的大道清源·中国故事: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第三辑)
- 杨永发
- 1369字
- 2021-04-30 19:26:57
建筑与艺术的天合之作
龙脑桥最出彩的是集建筑与石雕艺术于一身,古代的能工巧匠在桥礅上做足了文章。龙脑桥为东西走向,东西两面各3座桥墩,均为素面无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桥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别雕刻古代民间传说的吉祥走兽,有四条龙,两个麒麟,一只青狮和一只白象,给人一种悦目自然、气宇轩昂之感。这样的构思创作与排列布局极为罕见。
龙脑桥上石雕的工艺和技巧娴熟精致,艺术品位极高。继承和发扬了秦汉唐宋的石刻工艺传统,夸张与写实相兼,简洁整一,不枝不蔓。采用的圆雕技法使整座石桥上的石雕作品浑厚刚毅,精巧规整,比例匀称,造型生动。
古代工匠们在整体与细部的加工处理上精耕细作,一丝不苟。中间四个桥墩上各雕一条巨龙,龙头上的眼、耳、口、鼻、眉、髯、角,龙身上的甲、翅和流云,线条明快,清晰流畅,看上去栩栩如生,使冰冷的石头仿佛有了灵性。在龙的口内有一颗重30多公斤的“宝珠”,运用镂空雕刻技术整体凿雕而成,滚动自如,但又不能取出,妙趣横生。而龙王和龙后的石雕处理也有区别,龙王头顶的“王”字是凸出的阳刻,而龙后是凹陷的阴刻。
②龙脑桥桥长54米,12个桥墩13个孔,中间八个桥墩分别雕刻了麒麟、青师、四条龙、白象四种瑞兽,“麒麟两岸守护,大象河边畅饮,青狮桥上怒吼,龙王携龙遨游”,景象甚为壮观。厚重的历史与雕刻的艺术性、结构的科学性完美结合,全国罕见。
外侧两只麒麟雄姿勃勃,口衔绶带,张口怒目,两只火焰纹腿匍匐墩上。两条牛蹄形脚一只踏兵书,一只踏宝剑,气势昂然。大象和青狮的处理也颇具匠心,厚重沉稳,轮廓简练。尤其是大象看上去大耳下垂,象鼻卷曲,长牙翘伸,给人以神态自然、宁静端庄之感。
①龙脑桥是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梁板桥,共有石梁板30块,每块长3.70米、宽0.95米、厚0.60米,每段由两块并列安置在桥墩槽口内,使桥面平整,石梁不左右滑动,增加其稳定性能。平桥的所有构件不用榫卯衔接,都是利用石块自身重量垒砌,每块石条重约6.8吨,四层石条的自重量就有27.2吨,再加上石梁石板的重量,桥身每单元自己重量已超过30吨。
②龙脑桥位于泸县县城北郊九曲河上,为泸州至隆昌的古驿道所经之地,修建于明代早期的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乾隆四十三年,“钦命永宁道泸州城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加以保护”。直到现在,龙脑桥还完好如初,为当地乡民提供过河便利。
划一条小舟在河中观望,只见石桥上龙、狮、象、麒麟上侧露头,下侧现尾,张牙伏爪,依次排列,气势磅礴,呈现出“麒麟两岸守护,大象河边畅饮,青狮桥上怒吼,龙王携龙遨游”的奇观。
我不由为四川先民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所折服。四川人主要由本土四川人和各地移民构成。简而言之,四川人就是全国各地移民的后裔。因为移民的流进流出,中原文化、南粤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等与形成于先秦的巴蜀文化发生持久而激烈的碰撞,其碰撞的过程也是融合互鉴的过程,其结果是催生了一种有别于原有古蜀文化的新文化的诞生。
僻居内陆腹地的四川人,比起得风气之先的沿海人,似乎难有开风气之先的壮举。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四川人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范例不胜枚举,龙脑桥就是最好的例证。它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从简单实用走向艺术浮华,但又不脱离实用价值的开山杰作,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的桥梁文化。龙脑桥具有一种标志性和符号意义,其价值并不在桥梁本身,而在古桥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