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干涸的大道清源·中国故事: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第三辑)
- 杨永发
- 1879字
- 2021-04-30 19:26:55
空山有茗山
茗山寺位于安岳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巅,距县城六十余公里。因“唐道佛骨禅宗更播于名山”而造寺得名,始创于唐元和年间,而盛于北宋。从导航信息得知,虽说茗山寺离华严洞并不远,但一路上从荒无人烟的山中小道绕来弯去,如果没有当地老乡的带路,恐怕我只能在大山深处瞎转悠。
小路的尽头是一处荒草过膝的山间平地,抬头但见虎头山脉层恋叠翠,群山拱衬,独虎头山雄踞其中,形似猛虎,傲视诸峰,好一个仙气逼人的风水宝地。穿过弯弯曲曲杂草没膝的山路,隐隐约约看见山顶有一座古寺。茗山寺石刻现今并不向外界开放,文保员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对访客十分警觉,敏锐的目光和犀利的话语堪比“朝阳大妈”。验明正身之后,在交谈中得知她已在空山独自守护多年,令我心生敬佩。
虎头山形似一支大蘑菇,环山古道壁立,佛像林列。现寺存唐、宋摩崖造像63躯,其中单个造像34躯,1至4米的造像50余躯,其中5至7米的有8尊,皆雕刻于顶峰绝壁,雄伟壮观,艺术精湛,为安岳唐宋摩崖石刻精品中的翘楚。
造像题材主要有毗卢佛、观音、大势至、文殊、毗卢佛与东岳大帝合窟、十二护法神将等。各造像多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宝冠装饰,无一雷同;金刚、力士,则多呲牙咧嘴,杀气腾腾。乾隆四十六年碑文云:“炼金丹,修舍利,道不离夫仁义。东青牛,西白马,理本原于至诚。所谓自作自受,晓于前而扬于后也。”说明此地当时盛行“三教合一”之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二护法神龛。窟内刻十二护法神像,高1.8米,各像面目狰狞,赤足怒目,神态威严,皆戴盔着甲,手执各种护法神器,表示佛法与智谋之威猛能摧伏一切邪魔之超凡能力。他们守护着此处庄严的佛土,神圣不可侵犯。
接下来是毗卢佛、东岳大帝合龛。龛正中坐像左为东岳大帝,头载道冠,身穿广袖道袍,倚坐于金刚座上。道教说他是玉皇大帝的孙子,掌管人间生死之神,民间修东岳庙广为供奉。右为毗卢遮那佛,是佛教“法身佛”,华严宗主尊,头戴宝冠,螺髻微露,双手结智拳印,结珈趺坐于莲台之上。两像均高4米,座高1米,表情睿智肃穆。
转过一个弯,是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坐像龛。窟内二菩萨结珈趺坐于金刚座上,像高4.5米,头戴华丽镂空宝冠,身着通肩袈裟,面颊圆润,神态安祥。
紧接其后的是文殊师利菩萨。龛正中造像高5米,头高1.3米,头戴五佛高冠,右手平置于胸前,左手托经书外伸1.5米,经书重达数百公斤,全靠2.3米的垂地袈裟支撑,胸前有稀疏璎珞装饰,线条柔和,富于质感,浑厚古朴。窟后壁小圆龛刻有7厘米的化佛8尊,窟楣上方刻有“现师利法身”五个大字。据《文殊师利涅槃经》称,文殊有大慈心,智慧第一,推为众菩萨之首。作为佛的胁侍菩萨之一,其造像比较普遍,但5米以上的文殊尊者却较为罕见。
随之而来的是毗卢遮那佛立像,像高6.3,头高1.3米,头戴化佛高冠,身穿通肩垂地袈裟,目光下视,两手结金刚合掌印于胸前。以近乎圆雕的形式摩崖刻在绝壁之上。造像比例适度,线条简练流畅。唐武氏以来,各在刻弥勒大佛较多,如此巨大的毗卢遮那佛摩崖造像实为少见。
①毗卢遮那佛立像是茗山寺最高的石刻,像高6.3米,头高1.3米,头戴化佛高冠,身穿通肩垂地袈裟,目光下视,两手结金刚合掌印于胸前。立像比例适度,线条简练流畅,以近乎圆雕的技法与绝壁融为一体。唐武氏以来,石刻弥勒大佛较不多见,如此巨大的毗卢遮那佛摩崖造像实为少见。
最后是观音、大势至菩萨站像龛,俗称观音堂。正壁左刻观音菩萨,右刻大势至菩萨站像。全高均在6.2米,头高1.3米,面部丰满,衣着华丽,雍容华贵。窟内另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十二圆觉菩萨及供养人等圆雕像十余尊,很多头已不存,为清代所刻。
和他处的石刻造像略有不同,茗山寺的菩萨衣着都相对简单,璎珞也并不繁复,只是轻描淡写地从佛衣中偶然露出。而菩萨的宝冠却是无一例外的精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看样子工匠大师把更多心思放到了宝冠之上。
茗山寺石刻佛像依着山势,大有山即是佛,佛即是山的气势,却使人感到没有任何的压迫感,没有佛像俯瞰众生的威严感,这实在是佛像所表现出的恬淡和亲和力所致啊!我仿佛感觉这些精美的石刻造像在沉睡了上千年之后又苏醒过来,闪耀着熠熠光辉,以美轮美奂的姿态与我对话。
这里没有嘈杂和喧嚣,除了风声还是风声,以至于将石刻打磨成了水波的形状。下山途中,虽然看不到对面的石刻,但我却依旧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这些紧靠着崖壁的佛像已在这空山之巅的风云际会中伫立了上千年,他们还将继续伫立上千年。突然间,我的心头涌上了“铅华洗尽”这四个字。
②安岳华严洞是全县造像窟中最大的洞窟,也是两宋时期的中国造像艺术典范。在石羊镇箱盖山悬崖峭壁上,凿有大小两洞,内有宋代造像159躯,历代碑刻题记2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