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进行了清晰的定义——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大类,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和人类学等层面上的价值,是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阶段的标志,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特殊的见证。

古代桥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难以替代的、特殊的功能和形式,蕴藏着宝贵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智慧,从建造技术上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保留了当时的文化特征,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很多古桥至今仍被使用,是一种带着温度的、活着的历史遗产。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识到保护古桥、使之永续传承的重要性。

古代桥梁在我国留存众多,尤其是南方地区河道星罗棋布,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桥梁资源。它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是社会文化的瑰宝,也具有突出的地域性色彩。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在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存续下来,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是珍贵的不可再生也不可取代的文化资源。因为饱经风霜,遗存下来的古代桥梁大多面临着严峻的病害问题,既包括因为自然风化而形成的老化,也包括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害。因此如何保护古代桥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茅以升、唐寰澄等桥梁专家曾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古代桥梁》等著作中对我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历史、形式特征和建造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这两部著作是桥梁建造技术研究上重要的里程碑。近年来,众多桥梁学者以地域范围为区分,分别对其中的桥梁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见之于《北京古桥》《绍兴古桥》《泉州古桥》《江南古桥》等著作。

笔者便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上海古桥的历史发展、建筑特征和相关文化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上海地区的古代桥梁,延续了吴越桥梁的建造特征,具有独特的地方性。研究上海地区的古桥,对于江南古桥文化的传承和江南水乡整体风貌的保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上海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临大海,西侧为淀山湖,南、北方分别是长江和钱塘江的入海口。起源于太湖的吴淞江和黄浦江及其繁多的支流共同织就了上海地区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上海境内水域面积有697平方千米,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于黄浦江水系,其干流全长113千米,贯穿上海市,由吴淞口汇入长江。桥梁成为跨越塘浦 塘一般指人工开挖的河流,大部分为东西向,浦一般指吴淞江的大支流,大部分是南北流向。、沟通河道两岸的主要交通方式。在古时某些主要集镇上曾出现“一里一桥”甚至“百步一桥”的壮观景象。

上海的一些古代桥梁具有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建造工艺以及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在我国的桥梁建造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很多仍旧保存良好并且还在持续使用中。这些保留下来的古代桥梁是桥梁史、建造史上的珍贵历史资料和文化瑰宝,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历史,记载了上海的历史变迁,融入了上海的文化脉络。现存的上海古桥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之外,既是水系和村镇发展关系的印证,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记忆,也是当时建造技术的重要表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新的交通方式出现,上海地区的古代桥梁逐渐被铁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等近代桥梁所替代,古代桥梁也在这一变革中逐渐走向衰退。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庞大的交通需求使得上海古桥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和使用价值,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量的上海古桥在近四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被拆除,这种前所未有的消亡速度,使得上海古代桥梁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虽然古桥淡出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保护古桥的工作需要得到学界、业界和社会的重视。

笔者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工作20年,其间陆续接触了不少古桥修缮的项目,一开始被动学习,了解古桥的营造历史、技术和保护方法,以古人、工匠、学者为师;之后慢慢进入角色,逐渐掌握了该项工作的要领。笔者及团队先后调查了300多处古桥,修缮了60多座。撰著这本书的目的主要还是总结过去,发现问题,提高水平,分享一点积累的经验,对于其中的不足,也希望得到同行、前辈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