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定型效应——不要被刻板印象影响

【心理学词典】

定型效应又被称为“刻板效应”“刻板印象”,具体是指我们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对某些人、某些事或者某个群体所形成的固定不变的看法与评价。

它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快速的判断,不需要费尽心思搜索信息、了解情况,但是可能会因此形成偏见。这是因为我们很容易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将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机械地看作某类人或某类事的代表,进而将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的看法与评价当成对具体个人或事件的评价,从而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心理学实验】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一个人的照片分别拿给两组人看,照片上的这个人有这样的特征:下巴向上翘,眼睛则深凹进去。而他向两组人介绍这个人的情况时所说的话是不一样的。他对A组人说,“这个人是个狡猾的罪犯”,可是对B组人说,“这个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然后他让这两组人分别对照片上的这个人的特征做出评价。

结果A组人认为这个人眼睛深凹,正说明他狡猾、凶狠,而上翘的下巴则表明他顽固,不肯悔改;B组人则认为这个人深凹的眼睛正表明他有着深邃的思想,而上翘的下巴则表示他对真理的执着探索。

为什么两组人对同一个人的面部特征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呢?包达列夫经过分析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社会上各种类型的人有着一定的已经成形的看法,所以当人们把这个人当作罪犯看待时,其大脑中对罪犯的固有印象就会影响人们的评价。同理,当人们把他当作学者看待时,那自然就会有积极的评价了,而且都是和脑海中对学者的印象挂钩的。

【心理学与生活】

刻板印象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偏见,而且我们不仅会对所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并不是百分之百真实的间接材料对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比如,认为年轻人大多数是容易冲动的,而老年人普遍是稳重、保守的,而且平常遇到老年人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对其表现出尊敬。我们还会认为北方人都是豪爽的,而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认为男人总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竞争性,而女性则通常比较容易依赖他人;等等。

其实,这样的看法都是我们大脑中形成的固定、刻板的印象,刻板效应会让我们在认识某人时先将他的一些特征归为某类成员,然后再把属于这类成员的一些典型特征归属到他身上,以此为根据去认识他,这样一来比较“省力”,但就很容易造成偏见。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偏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方面,人们的思维规律都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如果我们在没有充分掌握某类人全面的感性材料时就对其进行概括,那么大脑中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是不符合这类人的实际特征的。而根据这种印象对人进行判断与评价,又不去考虑个人的具体生活环境,自然就会产生错误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根本不可能对某个群体或者某类别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全面的了解,所以只能由个体去推知整体了,这也是非常无奈的事。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而且还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网上曾有一道非常有意思的测试题,题目是这样的:

某地的一位公安局局长在路边和一个人聊天,这时候跑过来一个小孩,很着急地对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这时旁边这个人就问:“这孩子是您什么人?”局长说:“这是我儿子。”

问题:你知道那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局长是什么关系吗?

就这样一道简单的测试题,在参加测试的100个人中居然只有两个人答对了,而且还都是孩子。这道题的答案是: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爸爸,也就是孩子的外公;另一个是局长的老公,也就是孩子的爸爸。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有那么多成年人答不对,而孩子却答对了呢?这是因为在成年人的固定印象中,公安局局长就应该是男的,从局长是男性这条线索去推理的话,自然没办法得到正确答案;而孩子脑中却没有成年人那样的刻板印象,所以自然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再比如,网上曾有这样一个笑话:

如果你面前站着一个满腔怒火的重庆妹子,而后边是悬崖,那么这个时候你最好还是狠心跳下悬崖吧,因为面对发怒的重庆妹子要比跳悬崖更可怕。

其实这个笑话说的是重庆妹子泼辣,因为只要一提到重庆妹子,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泼辣”这两个字。同样地,我们也经常听人说东北姑娘是“宁可饿着,也要靓着”,还有“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等等,这些都是刻板效应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咨询公司在对入户访问的员工进行招聘时,通常都喜欢招女性,而不喜欢招男性。因为在大家的脑海中女性是比较善良的,而且具有亲和力,没有攻击性,其本身的力量也比较弱,所以不会对他人造成实际的威胁;而如果是男性,其入户访问的要求通常会被拒绝,因为男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和攻击、暴力有关的事情,从而让人增强戒备。尽管大家清楚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具有攻击性、都会做坏事,但还是会拒绝他们入户的要求,可见刻板效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到底有多大。

刻板印象的力量非常强大,它会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地重复一些相似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并由此产生思想上的惯性;会让我们不自觉地依靠过去的经验,按照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愿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刻板效应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积极作用是可以让我们的认知过程得到简化,有助于我们快速地做出判断,让人们在沟通中的适应性得到增强。而它所产生的消极作用要远远大于积极作用,它会阻碍我们对某类人新特征的了解,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僵化。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刻板印象,我们就会用这种印象去衡量一切,从而造成认知方面的巨大偏差,犯下错误,导致人际交往活动的失败。

所以,我们必须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自觉地克服刻板效应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要全面地、正确地认知周围的人和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判断的失误。

克服刻板效应消极影响的具体方法如下。

1.摆脱原来的思维习惯,用新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要想摆脱已经成形的思维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因为这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2.要善于用亲眼所见的事实或者亲身的经历去校正那些“偏听之词”,有意识地寻找与大脑中的刻板印象不一样的信息。

3.换个角度思考,就像小时候的司马光那样,并没有费劲地把人从水缸里拉出来,而是直接把水缸给砸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异于常人的思维,但又是最快、最有效的。

4.要深入某个群体,对其成员进行广泛的了解,并且要重点与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进行沟通。不断地拿原来刻板印象中的信息与实际的信息进行对比,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得到正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