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拨开迷雾见真容——情感勒索的套路

你不听话,就是你不对

电影《狗十三》中的女主角李玩从小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自从父母离婚后,她的妈妈就彻底退出了她的生活,后来父亲再婚,继母给她生下了一个小弟弟,父亲觉得亏欠李玩,就送给了她一只小狗,希望小狗能代替自己陪伴女儿。

起初,李玩很排斥这条小狗,后来她渐渐地接受了小狗,并与它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关系。她给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因为她十分热爱物理。

在学校里,李玩的学习成绩很好,物理成绩尤其优秀,但英语成绩不太好,父亲希望李玩能学好英语,避免在考试中被英语拖了后腿。为此他强制李玩去参加英语小组,本来李玩想要参加的是物理小组,但她在和父亲争吵了一番后选择了屈服,还乖乖地跟着表姐学习英语。表姐是尖子生,负责给李玩辅导英语。

一天早上,李爷爷在买菜的时候弄丢了“爱因斯坦”,他并不在意,在他心里,“爱因斯坦”不过是件礼物,他决定重新送给李玩一件礼物作为补偿。但李玩得知“爱因斯坦”丢失的消息后立刻失控了,她控诉道:“你们找过‘爱因斯坦’吗?”在那天晚上,李玩发了疯似的寻找“爱因斯坦”,爷爷出门追她,她推了爷爷一把后跑了,爷爷的脚也因此扭伤了。

回到家后,爷爷一边看着扭伤的脚一边对奶奶说道:“爷爷奶奶还比不上一条狗。”在家人们看来,李玩就是一个不懂事、叛逆的少女,他们觉得李玩真的太不听话了,怎么能为了一条狗这样对待照顾她的爷爷呢?但对于李玩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亲密的伙伴,是一直陪伴着她成长的伙伴。

在努力寻找无果后,李玩开始约人出去喝酒,她每天很晚才拿着酒瓶回家。家人们都很担心李玩,纷纷出去寻找,就连十几年没出过门的奶奶也外出寻找她。后来奶奶走丢了,父亲的愤怒达到了顶峰,当看到李玩拿着酒瓶子回家时,他上前打碎了李玩手中的酒瓶,一边训斥、怒骂,一边拖拽、扭打,李玩的手被破碎的酒瓶给割破了,她恐惧极了,一边捂着手上的伤口,一边试图逃脱父亲的控制。最终李玩被父亲拖到了车上,一起去寻找奶奶。

找到奶奶后,父亲带着她们回家了。回到家,父亲强迫李玩向爷爷奶奶道歉,李玩不肯,父亲拖着她,给了她一个耳光,之后李玩试图逃到自己的房间,却再次被父亲拽到了客厅,最终李玩泪流满面地向爷爷奶奶道歉,并承诺不再闹了。父亲这次放过了李玩,李玩逃到了卫生间,冲着澡、哭着,并渐渐安静下来。后来,父亲向安静下来的李玩道歉,并安慰她。

继母为了让这个家重归宁静,就买了一条同样品种的狗送给李玩,家人们都说“爱因斯坦”找到了,但李玩一眼就认出这不是她的“爱因斯坦”,李玩激动地问堂姐:“这不是‘爱因斯坦’!你知道的!”堂姐立刻说:“对!‘爱因斯坦’耳朵后面有黄白的毛,这条没有。”继母听到后开始辩解,还一直给堂姐使眼色,堂姐犹豫了一下后说这就是“爱因斯坦”,最终李玩只能接受它。

之后,李玩开始接受新的“爱因斯坦”。李玩的弟弟昭昭是个很调皮的男孩,他经常拿着晾衣竿打家里人,家长们都很宠爱他,并未责怪,后来他开始招惹新“爱因斯坦”。新“爱因斯坦”自然对昭昭报以敌对的态度,父亲为了教训新“爱因斯坦”,就用拖把打它,但这遭到了新“爱因斯坦”更加激烈的反抗,继母开始嚷嚷着要将新“爱因斯坦”送到狗肉馆去。最终李玩伸出手,对新“爱因斯坦”说:“不怕,‘爱因斯坦’。”新“爱因斯坦”回到了主人身边,安静地卧在李玩的脚下。

由于新“爱因斯坦”伤害了昭昭,家里人开始打算将它送走,虽然李玩苦苦哀求,但新“爱因斯坦”还是被送走了。它并未被送到狗肉馆,而是被父亲送到了流浪狗收容所,新“爱因斯坦”因为思念主人,最后在收容所绝望而死。

李玩按照父亲的要求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因为只要她拿到名次,就能获得保送名额。但是李玩搞砸了英语演讲比赛,却得到了物理大赛的第一名,成功赢得了保送名额。家人都为她高兴,父亲还说可以满足李玩一个愿望,而李玩的愿望只是想知道:“你把我的‘爱因斯坦’送去哪家狗肉馆了?”

在父亲的带领下,李玩来到了流浪狗收容所,但她的“爱因斯坦”已经去世了。后来,李玩和堂姐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了真正的“爱因斯坦”,李玩呆呆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跑到了一条空无一人的小巷里捂着嘴痛哭起来,她没有和“爱因斯坦”相认,甚至害怕它认出自己来。

情感勒索者在向受害者提要求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套路,其中一个常用的套路就是二分法,勒索者会将自己和受害者一分为二,划分成两个不同的阵营,勒索者是正义的一方,是好人,受害者则是坏人。为了让自己好人的身份合法化,勒索者会对自己的要求进行伪装,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高尚,从而让受害者对自身产生怀疑,并最终做出妥协。

对于李玩来说,“爱因斯坦”是个十分重要的伙伴,它在李玩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陪伴角色,而父亲和爷爷奶奶却是缺席的。爷爷奶奶虽然照顾着李玩的生活,却根本不了解李玩。奶奶不知道李玩不能喝牛奶,但每天早上都会给李玩准备一杯牛奶并强迫她喝下。爷爷在孙子出生后甚至说出了“李玩的名字是随便起的,孙子的名字不能随便起”这样的话。父亲每天都忙着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李玩,只一心想着让女儿学好英语,考上重点高中。

当“爱因斯坦”走丢后,家人们根本不在意李玩的感受,甚至觉得只要再送给李玩一件礼物就可以了。当李玩疯狂地寻找“爱因斯坦”,并因苦寻无果而到酒吧买醉时,家人们都觉得李玩不懂事、叛逆。在他们看来,李玩就应该压抑自己的感受,好让这个家重归平静,不然就是她不懂事。

当受害者不肯满足勒索者所提出的要求时,勒索者就会摆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让受害者相信,只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是最好的选择,才是更成熟的表现。勒索者甚至认为自己有权命令受害者服从自己的要求,否则就是幼稚、自私、不懂事,他们甚至会斥责受害者,直到受害者做出妥协。

李玩热爱物理,她的物理学得很好,父亲却觉得她应该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英语上。在将参加物理学习小组换成英语学习小组时,李玩与父亲发生了第一次争吵。最终李玩妥协了,因为父亲告诉她只有学好英语才能考上重点高中,李玩只能做出妥协,因为父亲是为了她的升学考虑。

当“爱因斯坦”丢失时,压抑已久的李玩开始大爆发式地宣泄自己的不满和痛苦。可最终的结局依旧是妥协,因为在爷爷奶奶、父亲这些成年人的眼中,李玩只有安静地接受他们的安排,才是懂事的、成熟的。最终李玩在父亲的斥责、拖拽、扭打中做出了妥协,她向爷爷奶奶道歉,事后却只能躲到卫生间里宣泄内心的痛苦,直到她渐渐安静下来。

李玩的理想就是学习物理,父亲答应她只要她考好了就带她去天文馆。李玩如约送上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但父亲却爽约了,因为他要去参加一个饭局,李玩只能跟着父亲去出席饭局。在被领导询问“有事儿啊”时,父亲脱口而出:“跟您一起吃饭就是这辈子最大的事儿,人的事儿还没搞明白呢,谁还去管天上的。”或许这只是父亲在饭局上随口而来的客套话,却深深刺伤了李玩,她觉得她的理想没有得到父亲的尊重,就如同“爱因斯坦”丢失时她的感受没有得到尊重一样,她甚至觉得父亲对她的理想只有不屑。

在二分法这个套路中,情感勒索中的受害者会慢慢对自己产生质疑,并陷入困惑之中,这时受害者就陷入了勒索者的套路中。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也就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人格、兴趣、价值、观念等。一旦一个人所提的要求与自我认知相冲突,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反抗,而勒索者会用二分法的套路让受害者对自我认知产生怀疑,令受害者觉得自己的坚持是错误的,这样一来,受害者就会失去反抗的动力,变得很容易妥协。

李玩在一次次的反抗中变得越来越容易妥协,她的反抗方式也由激烈变得平静。当“爱因斯坦”丢失时,李玩发疯般地外出寻找,甚至还推倒了爷爷;但当父亲将新“爱因斯坦”送走时,李玩尽管很痛苦,却平静地接受了。她开始质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是错误的,于是她变得更加懂事。后来李玩在陪同父亲参加饭局时,轻而易举地接受了别人夹给自己的狗肉并吃下,而在此之前她十分痛恨吃狗肉。

从此以后,李玩被贴上了“懂事”的标签,她再也不会忤逆、拒绝和反抗,她变成了爷爷奶奶、父亲喜欢的模样,成了一个再委屈也会妥协、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拒绝的“乖孩子”。

在情感勒索的过程中,由于勒索者将自己视为好人、正义的一方,所以他根本无法接受受害者的反抗,他会觉得受害者是在自我伤害,是不顾及自己的感受的行为,于是他总是脱口而出:“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在亲密关系中,类似“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的话会成为情感勒索者的武器,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受害者会觉得很痛苦,自我认知开始动摇,从而变得没有自信、不再坚持。

通过捧高他人来贬低你

小周有个男朋友小秦,她从第一眼看到小秦时就爱上了他,她说不清小秦哪里好,就是爱了,而且爱得无法自拔,每天看不到小秦就会思念他。后来在小周的再三逼婚下,她终于如愿和小秦结了婚,她觉得婚姻可以为自己的爱情提供一个保障。但结婚几年后,小周发现小秦对自己越来越冷漠,而冷漠的婚姻生活让小周越来越难以忍受。

不知从何时起,小周发现丈夫对自己的态度渐渐冷淡下来,他不再和自己开玩笑,也不愿意和她做一些亲密的动作,例如抱着她,亲吻她的发梢。最让小周难以忍受的是,丈夫总是拿她和其他女人做比较,还会用十分嫌弃的语气对小周说:“你看看其他女人,再看看你,一点儿女人味也没有!”

每当这个时候小周就觉得很委屈,自从结婚以后,她除了白天上班工作,一回到家还会像保姆一样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而小秦从来不会帮忙,每天下班回到家吃完饭,就坐在那里玩游戏。结婚之前,小周也很爱打扮自己,她长得不错,打扮起来非常漂亮,可自从结婚后,小周既要工作又要料理家务,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好好打扮自己。小周一直觉得丈夫应该能理解自己的辛苦,却没想到丈夫不仅不感谢她的付出,反而嫌弃起她的形象来。

小周觉得丈夫变心了,虽然他没有明说自己喜欢上了别的女人,也没有在她面前露出过任何蛛丝马迹,但她就是感觉丈夫不再爱她了,不然他不会总是拿别的女人和自己做比较,还特别嫌弃自己不修边幅的形象和满身的油烟味。

在日常生活中,“你看看人家”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总是被拿来与他人进行比较,而这恰恰是情感勒索者的惯用套路。这种消极比较实际上就是在贬低你,否定你的能力,让你陷入自我怀疑和恐惧之中,然后屈从勒索者的一种套路。

在上述案例中,小周觉得丈夫小秦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变心了,但实际上小秦是希望通过消极比较的方式让小周打扮自己。但这对小周来说无疑是个过分的要求,她每天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处理工作和家务了,根本没有时间好好修饰自己,而且小秦又不愿为她分担家务。

当情感勒索者发现受害者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时,通常会使用消极比较的方式来贬低受害者。首先勒索者会摆出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然后让受害者觉得,与这个人相比他根本就是一无是处,如果受害者表现出了反抗,例如小周会说自己根本没时间打扮,而且她长得不错,打扮起来比某某漂亮多了,这个时候,小秦不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自私,反而会据理力争,通过不断贬低小周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小秦否认小周的感受,甚至开始贬低小周的性格、能力,而小周极有可能会因此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觉得小秦说的是对的。

消极比较往往伴随着贬低,当我们被亲近之人贬低的时候会产生十分糟糕的感受,例如觉得自己不够好,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甚至会陷入焦虑之中。这恰恰是勒索者想要得到的效果,因为这样受害者就会屈服,努力按照勒索者所说的去做,向勒索者证明他并没有那么差。例如小周可能会努力挤出时间打扮自己,好向小秦证明她并不是一个邋遢、不修边幅的女人。

消极比较在亲子关系中十分常见,“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许多孩子的噩梦,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也是许多家长自认为有效的激励方式。

小佳的童年就一直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之下,她父母口中最常说的话就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小佳一直觉得自己的一生就是被父母嫌弃的一生。

小时候,小佳被父母带着参加家族聚餐时,父母会让她给大家表演节目助兴,例如唱唱歌、跳跳舞。小佳性格腼腆,不情愿当众表演,这时父母就会说,你看看××家的×××,比你还小呢,就可以在公众场合又唱又跳了。

5岁时,小佳去上学,她觉得书包太沉,想让爸爸帮忙背一下。爸爸一听立刻火了:“你看看××家的×××都不用爸爸背书包,她能自己背书包,你怎么那么矫情!”

上大学时,小佳在坐公交车的时候不小心被偷走了500块钱,那是她身上仅有的现金,没了钱就没了生活费,于是她给父母打电话说明情况,希望父母能给自己打点钱过来。但父母得知小佳弄丢了钱后,立刻劈头盖脸地骂了她一顿:“你自己怎么就不能多注意一点啊!谁像你呀,这么大了还要父母为你担心,你看看×××,她就从来没让父母操心过。”

小佳丢了钱,心情本来就不好,被父母这么一骂,她立刻委屈得哭了,越哭越伤心,她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被父母嫌弃的孩子。从小到大,她从没有被父母夸奖过,父母总是嫌弃她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每当小佳反驳时就会招来更严厉的责骂,小佳甚至想不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父母这样嫌弃。

大学即将毕业时,小佳开始参加实习。实习期的工资很低,只有一千块。有一次,小佳想参加一个演讲培训班,她的工资根本不够,在犹豫了一段时间后,小佳终于鼓足勇气给父母打了电话,她想向父母借钱。结果小佳又遭到了父母的数落:“×××也是实习生,人家的工资怎么就那么高,你却还要向我们借钱,你丢不丢人啊。”

这一次,小佳彻底爆发了,她非常生气地对父母说:“你们爱怎么说随便,反正以后都不要给我打电话,我也不会给你们打电话了!”说完,小佳就挂断了电话。从那以后,小佳就再也没和父母联系过,尽管后来父母陆续给她打过电话,但小佳一次都没有接。小佳与父母的决裂,在她的父母看来,责任全在小佳身上,小佳太不懂事了,也不够成熟,动不动就耍小孩子脾气。但在小佳看来,父母根本没在意过自己的感受,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让她觉得很伤心、委屈。

在这段亲子关系中,小佳明显是情感勒索中的受害者,而她的父母则是勒索者,所使用的勒索套路就是消极比较。当小佳总被父母拿去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时,小佳会对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产生怀疑,她觉得委屈、愤怒,对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因为父母在用这种方式贬低她。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本应该是给他提供幸福、安全感的存在,所以当他被父母拿去与别人进行消极比较时,他就会因父母的贬低而陷入一种十分痛苦和无助的感受中,开始怀疑自己不够好。拿出一个完美的形象来与受害者进行比较只是勒索者套路的第一步,接下来,勒索者就会提出要求,只要受害者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受害者就会得到勒索者的肯定。例如小佳性格腼腆,不愿意当众表演,当父母说×××就能当众唱歌跳舞时,小佳会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于是勉强当众表演,从而得到父母的夸赞。而如果受害者不按照勒索者的要求去做,那么勒索者就会以更加严厉无情的话语去贬低受害者,打击受害者的信心,直到受害者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为止。

消极比较的情感勒索套路在日常生活、职场中都比较常见,它会使受害者陷入充满嫉妒、竞争压力的环境当中,受害者为了得到勒索者的肯定,会努力改变自己从而满足勒索者的要求。如果勒索者提出的要求太高,那么受害者就会陷入一种自我贬低的困境中,因为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勒索者的要求,并因此丧失自信、开始贬低自己的存在价值。就算受害者努力达到了勒索者的要求,他也会产生委屈和隐隐的愤怒感,因为他牺牲了自己的需求。

搬救兵,孤立你

小方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里,从小生活无忧,在大学毕业后,家里托人给他找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待遇不错,还很轻松,最重要的是距离家很近。家人都希望小方能按照家里的安排在家乡的单位工作,只要他回家,房子、车子、工作一应俱全。但小方最终选择了去北京,一个距离家乡很远的北方城市。

小方一个人在北京打拼,过得很辛苦,但他从未想过回家,因为这里有自由,他觉得就算辛苦也很开心。但父母不同意小方独自一人在北京生活,他们希望小方能按照他们的安排回家乡。起初父母只是劝小方,说待在北京很辛苦,回家过日子会很舒服。后来他们发现根本无法说服小方,于是就搬出了亲戚,让他们出面劝小方。

从那以后,小方每天都能接到舅舅舅妈、叔叔婶婶的电话,甚至连80多岁的奶奶也开始逼迫小方回家,奶奶还开始绝食,并告诉小方,只要他一天不回家,她就一天不吃饭。小方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回家,他觉得自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奶奶饿死。辞去北京的工作后,小方回到了家乡,进了家里给他安排的单位。

小方虽然按照父母的安排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他并不快乐,他经常会怀念起自己在北京的辛苦生活,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开心,也很自由。

搬救兵是情感勒索者的惯用套路之一,当勒索者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迫使受害者屈服时,那么他就会祭出“搬救兵”这个法宝,发动亲朋好友来支持自己,以向受害者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在亲密关系中,勒索者十分了解受害者,例如受害者最尊敬、关心的人是谁,这往往会成为勒索者迫使受害者妥协的软肋,他会努力让这些人去说服受害者。在上述案例中,小方最关心、尊敬的人是他的奶奶,当父母搬出奶奶,奶奶通过绝食威胁小方的时候,他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只能按照父母的安排回家乡的单位去上班。

搬救兵的有效之处在于,受害者会感到孤独和挫败。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在自然界,人只有群居在一起才能生存下来,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现如今,一个人想要生存下去不必再群居,但群居的心理状态却依然保存了下来,具体表现就是人无法忍受孤独,尤其畏惧被排挤,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尤其需要亲密伙伴的支持和关怀,例如家人。

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得到自己信任、尊敬的人的支持,是一种很大的激励。相反,如果我们被自己信任、尊敬的人反对、打击,我们就会觉得孤独和挫败,从而感到更大的压力,甚至陷入焦虑之中。一旦情感勒索者使用了搬救兵的套路,那受害者就会觉得自己被排挤了,为了重新融入亲朋好友的群体之中,受害者自然会做出妥协。

在上述案例中,小方的父母在说服儿子回乡无果后,就搬出了亲戚,让小方的舅舅舅妈、叔叔婶婶去说服他,这样一来亲戚都站在了小方的对立面上,他自然会觉得自己被排挤了,就会因为无法得到父母、亲戚的支持而产生压力。恰恰在这时,小方最尊敬、关心的奶奶也站在了父母的那一边,这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出所料,小方终于屈服了,他放弃了自己的快乐和自由,接受了父母的安排。

当勒索者发动亲朋好友去劝说受害者,逼受害者屈服时,实际上不止运用了情感压力,还运用了社会压力,那就是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例如中国的孝道文化。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西周时期就开始兴盛起来了。在孔孟时代,孝道文化讲究父慈母爱而子孝。到了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孝道文化开始呈现出极端的一面,子女要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任何要求,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否则就会遭到惩罚,例如家法伺候。

现如今,不少父母还秉承着极端的孝道文化,并经常借此来教育子女、要求子女。对于勒索者型的父母来说,子女就应该无条件地遵从他们的意愿,因为这是“孝道”的要求。实际上,对于勒索者型的父母来说,子女与他们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子女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就应该以父母为中心,子女只能压抑自己的正常情感。在上述案例中,小方的父母自认为他们的安排是对儿子好,实际上是不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他们根本没有将儿子视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根本不知道胁迫儿子回家乡单位上班这件事,已经深深伤害了他。

2016年3月,网上曝出了一则新闻,有位27岁的女子因为不堪忍受父母的逼婚而跳楼轻生,还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安排冥婚吧,我再也不会反抗了。”自杀女子不仅相貌姣好,学历高,收入也不错,但她根本不想结婚,却在父母、亲朋好友的逼迫下不得不去相亲。

根据轻生女子朋友透露的消息,自从她20岁起就开始被父母花样逼婚,后来父母开始搬出亲朋好友一起逼婚。起初父母只是劝她,告诉她女子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嫁人生子,没必要有那么高的学历,更不需要高薪的工作。后来父母开始责骂她:“女人生来就是结婚生孩子的,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女人,还不如去死。”

女子告诉朋友,如果有个男人这么骂她,她必然会反击,但现实却是自己的父母和亲朋好友这么说她、骂她,将她贬低得一无是处,她很无奈,只能默默接受。她一直觉得自己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眼中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废物,而且随着年龄渐渐逼近30岁,父母和亲朋好友开始更加疯狂地逼她结婚,好像她不结婚就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一样。父母还总是对她说,女人年龄越大就越不值钱,就像菜市场的菜一样,早上十块一斤,中午五块一斤,到了晚上白送都没人要。

后来,女子的父母在小区内到处给女儿找对象,还让小区的住户为女儿介绍合适的结婚对象,闹得整个小区都知道这位女子是个恨嫁的女人。最终女子不堪忍受父母逼婚所带来的压力而选择了轻生。

女子渴望父母能够尊重自己、给自己自由,但同时又无法摆脱父母的情感束缚,最终她选择了一个极端的方式来摆脱父母的控制——用轻生来对抗父母,以达到报复父母的目的。在女子看来,父母十分好面子,将面子看得比女儿还重要,觉得女儿迟迟没有结婚就是丢他们的面子,最终女子选择用自杀来撕破父母的面子。

从另一方面来说,女子是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得到解脱。女子生前不止一次地向朋友表示,她已经被父母逼迫得喘不过气了,已经很抑郁了。女子之所以会陷入悲观厌世的状态中,就是因为父母使用了搬救兵的情感勒索套路,让亲朋好友都站在女子的对立面谴责她,这样一来,女子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她没有爱情、亲情的支持,还要经常遭受父母、亲朋好友的羞辱和责骂,后来甚至整个小区都知道她是个恨嫁的女子了,这让她更加难堪。她无法忍受这些,又不想做出妥协,随随便便就找个人嫁了,于是选择了自杀。

我们或许能抵挡一个人、两个人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可是当自己身边所有的人都开始劝说自己时,就很难坚持下来了,我们会动摇,我们的自信心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每个人都需要周围人的支持,当你发现自己有很多人支持时,即使是再大的困难你也有勇气坚持下去。反过来,即使你很坚决,坚持要做某一件事情,但当周围的人都反对,没有一个人支持你时,那么你的勇气就会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渐渐干瘪,因为独木难成舟,一个人的坚持真的太困难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和支持是人的一项基本心理需求,尤其是亲朋好友的支持,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反对你,你很难坚持下来。

对于情感勒索者来说,搬救兵不仅能瓦解受害者反抗的决心,还能增加勒索者逼迫受害者妥协的信心,因为勒索者有亲朋好友的支持,而受害者没有,受害者会觉得孤立无援,心理防线会变得很容易被瓦解,他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的坚持背叛了亲情、友情,自己是个自私的人。这种无力感和负罪感会使任何情感勒索的受害者放弃坚持的立场。

如果这时受害者也搬出救兵,那么勒索者就会慌乱。例如一个不婚主义者在父母逼婚时对他们说,他没有结婚的打算,父母这时会语重心长地劝他,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要经历结婚这个过程。但当他的父母有一天得知,他加入了一个小团体,里面全是不婚主义者,父母就会愤怒和慌乱,因为在父母看来,周围人都结婚了,孩子很快会因为孤立无援而妥协,但不婚主义者小团体的出现,让他们意识到孩子是有支持者的,这样一来孩子的心理防线会变得更加难以突破。

被利用的恐惧、责任感和内疚

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娴妃是个是非分明、谨言慎行的妃子,她一直独善其身,不依附皇后,也不愿加入高贵妃的阵营。在深宫之中,娴妃一直牢记着父亲对自己的教诲,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但她的母亲却一直试图让女儿放弃原则,为家族谋取利益。而娴妃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她一直在努力抵制着母亲的善诱甚至是逼迫。

娴妃有个弟弟,在入宫之前她十分疼爱这个弟弟。后来娴妃从母亲那里得知,弟弟因涉嫌参与朝中大臣贪腐案被捕入狱,母亲希望她能向皇上求求情,救弟弟出来。娴妃没有答应母亲,她告诉母亲后宫不得干政。当娴妃得知狱中的弟弟生病后十分担心,于是她私底下四处筹钱为弟弟请医生看病。当皇后得知娴妃的困境后,就给了她足够的银两,娴妃将这笔钱交给了母亲。

母亲没有按照女儿所说的去请医生,而是怂恿丈夫拿着钱去贿赂主审官。很快行贿的事情就暴露了,娴妃的父亲因此入狱。娴妃的母亲只能再次入宫请求女儿的帮助,表面上她一直在苦苦哀求女儿,实际上就是在对女儿进行情感勒索。

母亲指责娴妃软弱无能,她认为娴妃既然是家中长女,又位居妃位,就应该保护家人的周全,救出狱中的父亲和弟弟就是她的责任。不断加强受害者的责任感是情感勒索者经常使用的套路,他会不断强调受害者应该对他负责任,让受害者觉得牺牲自己满足对方的需求是理所应当的。

娴妃本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宫中踏实、悠然地生活,但母亲却时刻提醒她、逼迫她,告诉她作为家中的长女,又做了皇上的嫔妃,有责任和义务让父母、弟弟沾光,所以既然父亲、弟弟入狱了,娴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们从狱中救出,这样才能证明娴妃是个合格的女儿。

责任感是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如果没有责任感,一个人就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同时,责任感对每个人来说又是必需的,我们需要责任感来约束自己,从而做出某些自我牺牲。例如父母觉得自己要对孩子负责任,会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和精力拿出来培养孩子。如果没有责任感,父母就会变成不负责任的父母,这对孩子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对于情感勒索者来说,责任感强烈的受害者恰恰更好控制,因为受害者会将让步和自我牺牲视为理所当然。如果妻子是个责任感特别强烈的女子,她自认为自己有义务照顾好孩子和丈夫的衣食住行,那么丈夫在要求她做出牺牲时就会特别容易,因为每当丈夫强调她身为妻子、母亲的责任时,妻子都会做出让步。例如丈夫要求妻子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妻子表示孩子很小,很容易将家里弄得又乱又脏,不用每天都打扫得很干净。面对妻子的反抗,丈夫开始强调她身为妻子的责任,于是妻子只能忍气吞声地打扫卫生。

对于情感勒索者来说,受害者有责任去满足自己的任何要求,否则他就会向对方施压。面对丈夫、儿子的入狱,娴妃母亲十分恐慌,她害怕面对家破人亡的悲剧,于是她将自己的恐惧和焦虑都转移到女儿身上,认为女儿有责任消除她的恐惧和焦虑。在电视剧中,娴妃并未答应母亲的要求,而导致母亲自尽而亡。如果娴妃真的答应了母亲的要求,保住了一家人的周全,她的母亲难保不会再一次对她进行这种情感勒索,因为对于她来说,女儿就应该满足她的一切要求。

当娴妃母亲看到女儿迟迟不肯答应自己的要求时就开始威胁她:“如果你不救你弟弟,我就和你断绝母女关系!”她的威胁没有起作用,娴妃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于是母亲开始指责她:“你当你的好人,等你弟弟上了断头台,你永远别想看到我这个额娘了。”在得到儿子的死讯后,娴妃的母亲跑到宫中指责女儿:“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生了你这么一个软弱无能的女儿!如果你去求皇上,你弟弟就不会死在牢里,你对得起谁?家破人亡都是你的错!”最终她当着女儿的面,一头撞死在城墙上。在母亲死后,娴妃陷入了深深的罪恶感之中,她开始接受母亲强加给自己的责任,踏上了蜕化之路。

内疚是一种会让人很痛苦的感受,它常常伴随着自责和自我贬低。同时内疚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情感,一个人如果没有内疚的感受,就意味着他不会在意社会规范,会轻易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内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交往。可对于当事人来说,内疚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受,他会责怪自己,怀疑自己,甚至伤害自己。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抱有一种盲目乐观的心理,认为自己更有道德,例如在离婚时夫妻双方都喜欢将责任推卸给另一方。这种心理会使人在产生内疚时更加痛苦,因为它伴随着对自我的自信心甚至是自我价值的打击,因此引起受害者的内疚感会成为勒索者的有力武器。

情感勒索者之所以能轻易让受害者感到内疚,是因为他与受害者之间往往有着很亲密的关系,例如亲子关系。娴妃即使再想坚持做自己,也无法摆脱与母亲的羁绊。母亲总是说娴妃是个懦弱无能的女儿,她显然是在贬低娴妃,从娴妃后来的宫斗能力来看,她绝对不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娴妃母亲此举显然只是想通过贬低来刺激女儿进行反抗,使女儿答应自己的要求。但显然她没有成功,并选择了决绝的自杀方式,利用内疚感和自责感惩罚了女儿,由此激化了娴妃的蜕变。

对于情感勒索者来说,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受害者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他们会直接指控受害者伤害了某人,从而使受害者产生内疚感。例如娴妃在将皇后赏赐的银两送给母亲后,母亲怂恿父亲去贿赂主审官,结果事情败露了,从而导致娴妃弟弟死在狱中,父亲也因此入狱。本来这一切责任都是娴妃母亲的,但她却将责任都推卸给了女儿,责怪是女儿无能才造成了这种困境,导致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女儿。于是在母亲一头撞死在城墙上后,娴妃就开始带着对家人无尽的内疚改变自己。

除了责任感、罪恶感外,情感勒索者还十分擅长利用受害者的恐惧感,通常的表现方式就是威胁,例如娴妃母亲用断绝母女关系来威胁她。由于关系亲密,勒索者对受害者十分了解,深知受害者最在意的是什么,所以会以此作为威胁迫使受害者放弃反抗。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最在意的事物时,就会恐惧和焦虑,为了减轻这种恐惧和焦虑,他就只能按照勒索者的要求去做。总之,勒索者十分擅长利用受害者的恐惧感、责任感和内疚感,并将这三种感受放大,使受害者被这三种感受支配,并在这些糟糕的感受中痛苦挣扎,从而为了摆脱痛苦而满足勒索者的一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