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开放金融创新的核心要素

综合来看,为了更好地厘清我国开放金融的理论与实践路径,需要充分把握以下核心要素。

(一)明确制度支撑与保障

金融业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的核心对象,如果出现危机,往往会对一国经济社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冲击。因此,金融业的变革离不开制度与规则的引导和约束。例如,从全球来看,英国和欧盟的开放银行制度探索走在世界前列。英国主要由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主导开放银行服务计划,并由财政部牵头成立开放银行工作组(Open Banking Working Group,OBWG),对外发布监管框架。欧盟则着重从银行“存贷汇”的“汇”着手,基于已有的《支付服务指令》(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PSD)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颁布《支付服务修订法案(第二版)》(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 2,PSD2)。2019年9月,欧洲监管机构已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准确阐明了银行技术平台与外部公司建立联系的方式。同时,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借鉴英国与欧盟的经验,积极推动开放银行监管规则的制定。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开放银行探索仍然是在银行业务边缘地带自下而上的实践,并没有涉及监管核心问题,如真正进行系统性变革,因此亟须监管规则与标准的落地。

(二)厘清开放金融探索的战略定位

无论是各国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评级,还是各类媒体和社会组织对银行的竞争力评价,战略与管理能力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类型。例如,美国的“骆驼”评级法就关注银行管理水平,主要考察银行业务政策、业务计划、管理者能力等。从长远来看,开放银行不仅是一项具体的技术或业务解决方案,而且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经济周期下行、同业竞争加剧、监管更加严格等,新技术更是给银行传统业务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着眼于开放银行的变革,本质上是对银行经营模式、系统架构、数据管理、业务创新的全面梳理,并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重新定位金融中介组织的功能。

目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在从IT时代向DT时代转化,数字化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动力。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开放金融变革不可避免,当然具体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节奏、程度、重点,也并非一成不变。无论如何,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数字化探索,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做好准备,都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的自我赋能,把数字化贯穿到机构创新与发展的“基因”中。

(三)构建适应开放金融转型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现代金融机构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组织架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与服务能力。开放金融创新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是原有组织架构难以支撑敏捷反应和快速决策。尤其是传统机构通常以产品为中心,采取相对割裂的部门制,IT与业务相互独立。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不断围绕战略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未来应该结合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优化,进一步塑造组织架构的轻型、敏捷、智能、高效、活力等特性。

(四)保障开放金融探索的安全原则与边界

近年来,传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数字网络型、互联网型、直销型、虚拟型等各种业务类型,金融行业逐渐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更加复杂,如客户信息保护以及网络风险、外包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防范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如果离开安全保障,甚至遇到难以避免的风险,则这项改革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数字化反过来也能够服务于机构风控,如推动风控体系的流程自动化、决策自动化、数字化监控和预警,尤其是着眼于信用风险、压力测试、运营风险与合规等。

(五)夯实金融大数据的资源基础

从狭义角度来看,离开数据开放的开放银行战略是不完整的。例如,英国近年来高度关注开放银行并开始制定开放银行的数据共享政策,包括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引。其核心是要求英国九大银行(其他银行可参照执行)遵循统一的数据开放标准,支持客户(包括个人和中小企业)将自身账户信息向第三方机构共享,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帮助个人和企业客户获取更好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交易数据,这是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201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银行应当“主动制定大数据战略,积极建立大数据服务体系,加强数据共享,深化大数据应用,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一方面要更好地把大数据用于合规、审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另一方面要用于数据分析与挖掘、客户画像、产品分析、盈利分析、市场情况分析、精准营销和交叉营销等,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价值。

从金融行业角度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一是数据够不够,尤其是要在传统结构化数据之外,加强非结构性数据管理;二是数据好不好,要将无效数据、低效数据去除,提高数据质量;三是数据怎么用,包括数字化、提高安全性、改善管理、加强外部合作等。当然考虑到我国的监管环境,真正的数据开放短期内难以有较大进展,需要做好相关储备,并且在此过程中不能忽视个人数据信息保护问题。

(六)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和系统

开放金融建设离不开对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就金融科技的底层重大技术而言,需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安全技术(密码技术、量子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还有一些尚在发展的前沿技术,如边缘计算、数字孪生、脑机结合、增强现实等,以及有向无环图(DAG)、哈希图(Hashgraph)等下一代分布式技术。当然,不同技术的成熟度和可应用程度实际上是有差异的,这也影响到金融机构科技创新的技术路径选择。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机器流程自动化等技术比较成熟且应用范围较广,可优先布局和发展;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则相对较低,应进行更多相关实验。

科技构成了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面对业务和市场的千变万化,需要有更快速的响应能力、更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更稳健的支持能力。当然,根据自身条件差异,金融机构增强自身科技能力的路径也有不同层面:一是以开放视角下企业级的系统研发与集成为核心,在底层合理、适度应用外部技术与设备;二是以外包与合作为主线,在共赢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三是在整合自身技术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外部技术输出与服务。

(七)积极探索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型业务

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将金融科技活动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市场设施等。进一步细化看,典型的金融科技需求场景包括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支付结算、融资产品与服务、智能营销与服务优化、身份认证与风控、保险服务、智能投顾与财富管理、信用服务等。

对于开放金融转型来说,需有效融合新技术、新理念,全面重构原有的业务模式,打造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全新应用场景,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大创新方向。一是新型“家庭金融”,即从家庭层面实现消费金融、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多样化服务功能的配置。二是新型“产业金融”,包括产业链金融,即以金融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链优化,服务产业升级、规模经济、中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等。除此之外,面对金融混业经营、综合经营的趋势,应在合规的前提下,对各类金融业务融合展开探索。

(八)打造合作共赢的数字化平台与新生态

数字化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互联互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为了构建更加开放的合作共赢生态。通常来看,开放金融以各种平台合作模式为主,采取自建、合作、参与、投资四种模式进行建设。近十年来,双边市场与平台经济理论成为国外产业组织理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平台经济模式,这里的“平台”概念刻画的是一种现实或虚拟空间,该空间可以导致或促成双方及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换言之,平台是以某种类型的网络外部性为特征的经济组织。平台经济之所以拥有巨大魅力,是因为它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特殊性质。

在金融科技创新浪潮中,主流金融机构普遍运用科技手段全面改造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众多新兴机构加入原有金融服务产业链中,整个金融行业生态都在发生变化,多层次的平台模式成为市场结构优化的方向。为了有效推动整个开放金融建设,在此平台生态中可能会涵盖四类主体:在业务与经营活动中积极应用新技术并探索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持牌金融机构;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展金融业务或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主要为金融机构或类金融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与外包服务的新技术企业;利用新技术搭建平台,提供创新型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类金融组织。

归根结底,新生态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业务、技术、系统、理念的共享、共赢式发展。当然,生态的建设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为开放而开放”,而是需要参与者有更加清晰的战略思考和定位,在生态建设中真正找到彼此互补、合作共赢的着眼点。

(九)全面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场景创新

从根本上看,开放金融变革的驱动力与金融科技创新一样,其供给侧驱动因素是不断演进的新技术和日益变化的金融监管,需求侧影响因素则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与消费者偏好。

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代替原有流程,以提升管理和运作效率,因此更加关注企业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非用户体验、快速创新和灵活的扩展能力。与这样的企业端信息化转型不同,金融机构数字化本质上是面对客户端的科技创新,包含面向业务场景的自我赋能。

具体看,一是充分适应客户需求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趋势,真正在客户服务和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完成实质性的快速改进,同时构建产品和服务的综合链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无处不在的“交互”,因为从居民到企业,我国客户主体习惯的交互界面,已经快速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化,整个商业生态都在变,更需要加强开放金融建设,使未来金融服务如“网”无处不在,体验一“点”触手可及,推动客户向用户乃至伙伴转移。三是更好地维护客户关系,有效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例如,长期以来,尽管银行电子化进程逐渐深入,但在许多业务环节客户仍需到网点完成,网点也是银行内部重要的业务与利润中心。未来需要真正实现资源重新整合,面对开放银行时代客户不再局限于本地的挑战,实现“无人”银行背后“有人”服务,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客户关系,增强客户黏性。四是从客户到用户,再到伙伴。客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产品和服务,而是能够主动定制和提出需求,甚至最终参与到产业链的服务流程中,成为部分服务的提供者之一。

总之,一是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与模式,全面拓展家庭金融的服务链、产业金融的信用链,把握好智能化家庭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服务配置,以及各类企业的需求特征,真正实现场景金融的服务融合。二是可以着眼于支付结算、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基本金融功能,实现服务空间与时间的拓展,提前发掘、培育和满足客户碎片化的潜在金融需求。

(十)完善开放金融时代的责任与文化体系

近年来,各类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愈加受到关注,问题严重者可能导致公司形象受损,甚至引发生存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法,重视其经营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维度产生的影响。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也意味着需要改变僵化的、缺乏社会责任的公众认识偏颇或固有形象。数字化时代的开放型意味着彼此的责任与义务。在当前环境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家都遭遇了众多环境与舆论挑战,更需要积极发挥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功能,进一步强化责任管理,创新责任理念,完善责任管理体系,健全责任推进机制,逐渐将责任管理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中。在此背景下,建立在共赢、共享、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开放金融,符合责任体系建设的原则。对此,需要从开放金融建设的技术、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真正推动金融机构强化服务实体的“初心”,增强社会公众的认可与“信心”。

具体看,开放金融建设需要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将对三项非财务类因素的考核纳入决策中,这是一种长期来看能够带来更高投资回报率的新兴投资策略。与此同时,充满活力与未来感的数字化银行的发展,还需要新型的、正能量的银行家精神提供助力,其特点包括乐观主义与创新精神、源于管理掌控力的自信心、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信用、具备生于忧患的危机意识、共享理念下的社会责任感、维护职业道德与市场原则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