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清末民国时期教学艺术方家之思想

(一)梁启超的科学教学观和趣味教学观

梁启超(1873~1929),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1897年10月开始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920年后,专心从事著述和讲学,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同时兼任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等几所大学教授。梁启超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一生著述宏富,其《饮冰室合集》凡148卷,计一千余万字。

梁启超对教学艺术的最大贡献,是将其研究引向教学内容层面,力求打破自先秦以来“重道轻器”即长期视术科以及教学艺术为“外王之术”的观点,首次提出从“学”“术”结合的学理层面探讨教学艺术的内涵。一方面,梁启超主张“少年智则国智”,必须重视科学教育;同时认为“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21],积极倡导各科教学首先也应是科学的。他批评当时“教中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22],认为这就是本末倒置,极不科学。另一方面,梁启超认为,教师要善于运用演戏法尽力让学生感到快乐,使学生能过上“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的生活,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那种把课本里的东西叫学生死记硬背,或者嚼饭喂人的“注射式教育”,不仅谈不上艺术,还会摧残教学趣味。梁启超明确提出:“对教育来说,趣味就是一切,一切就是趣味。趣味是目的也是手段。”[23]他甚至把趣味贯穿于教学艺术的各个方面。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深度研究教学艺术并最早论述趣味教学的重要学者。

(二)蔡元培的“融通文理”和“五育并举”教学思想

蔡元培(1868~1940),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1920~1930年,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元培的教学思想和对教学艺术研究的成果主要在担任大学校长期间形成和取得。他作为校长,对教学艺术的研究侧重于教学思想的创新,为教学艺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其一,蔡元培所提出的“融通文理”对我国大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918年10月,关于人才培养“融通文理”建议在北京大学校务会上通过,随即开始试点。他所采取的措施是大学本科“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之某种(如习史学者,兼习地质学;习哲学者,兼习生物学之类);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之某种(如哲学史、文明史之类)”[24]。于是,北京大学实行了“废科设系”改革,撤销文、理、法三科,全校专业归属14个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一百年前,蔡元培就提出“融通文理”并强力实施,由此可见蔡元培的远见卓识。其二,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认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五者不可偏废。[25]他还认为:“美术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26]蔡元培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思想特别是对美育的推行,在我国现代美育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