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2期)
- 朱喆主编
- 1929字
- 2021-04-29 18:36:36
二 面向世界的文化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党的领导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从总体上设计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战略,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认识,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承认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现实存在,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改革开放最显著的特征是中国成为世界现代化洪流中的一员。伴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的深入进行,所有制结构、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格局和社会阶层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13]与此同时,伴随着开放从地域到内容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冲突和融合。面向世界、面对多样性从此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征。
首先,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础上,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片面性,确定了文化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并把真正坚持和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尊重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作为拨乱反正、调整文化政策的一件大事提到全党面前。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4]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文化建设在多样性中繁荣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从历史经验中意识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15]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必须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应当怎样对待人类的文明成果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6]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党中央认识到:“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17]造成一些人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偏离,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四个现代化就不能实现。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等位置来考察,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18]
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1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是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思想建设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20]显然,党的十二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含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双重内涵。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还特别指出:“但是必须下大决心用大力气,把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其他有益文化学到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不这样做就是愚昧,就不能实现现代化。”[21]强调:“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22]这一表述,进一步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与开放的世界眼光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新时期文化现代化内涵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