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高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本土化模式研究
- 于晓红 井丽巍 李阳
- 4182字
- 2021-04-29 18:10:50
第二章 吉林省高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更强调尊重个性,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吉林省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正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并向社会各界输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本部分以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详见附录一)调研结果,分析吉林省高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劣势,为优化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一 培养理念
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与动力源泉,一个学校要想长期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理念与目标。
如图2-1所示,近半数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相对重视培养理念的设置,但重视程度一般,非常重视的学校不足5%,这也从侧面指出吉林省高校应当加强对培养理念这块“基石”的重视,更好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图2-1 吉林省各高校培养理念重视程度占比
表2-1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培养理念汇总
表2-1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培养理念汇总-续表1
表2-1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培养理念汇总-续表2
就培养理念而言,吉林省高校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以及长春工业大学将“创新”写入了校训;但通过了解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部分高校更加重视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有所忽视。
二 专业制度
专业建设关系着一所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学生未来发展,专业制度则决定了入学后专业的选择范围。
图2-2 吉林省高校各种专业制度占比
目前我国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并不了解这些专业,或是上大学后发现专业与想象中不同,甚至发现并喜欢上以前根本没有注意过的专业。根据图2-2,大部分学校存在专业调换机制以及双学位制度,这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针对转专业制度,吉林省高校的具体要求如表2-2所示。
表2-2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转专业制度概览
表2-2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转专业制度概览-续表1
表2-2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转专业制度概览-续表2
表2-2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转专业制度概览-续表3
表2-2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转专业制度概览-续表4
表2-2 吉林省代表性高校转专业制度概览-续表5
虽然各个高校均出台了转专业制度,但是难度系数较高,在调查问卷中也发现近半数调研对象认为当前存在调换专业困难的现象。
图2-3 基于调研数据的专业制度设置问题反馈汇总
综上所述,在专业制度方面,吉林省高校均实行了双学位制。由于目前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汇,绝对的分界不再存在,新兴的边缘科学如雨后春笋,实行双学位制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其知识结构,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另外,学校虽然出台了专业调整机制,但对于申请设置了一定门槛,一般只有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有权利提交转专业申请,在经过笔试与面试两关后,真正能够去其他专业的学生数量有限,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不同高校对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契合培养理念,是培养目标在当前学期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课程设置是否全面、学分比例是否合理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如图2-4所示,通识课程以及创业实践已经在大多数学校中落地生根,但第二课堂和复合式课程尚未普及。表2-3为吉林省高校具体课程设置。
图2-4 高校课程类型
表2-3 课程设置
表2-3 课程设置-续表
课程设置上,各个高校汲取了现代教育方式的优势,设立了通识教育课程、第二课堂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通识教育包含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健全人格的熏陶以及一些非专业性的实际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类课程则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形式多样,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并且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同时,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以及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也表明学校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对于帮助大一同学适应大学课程的新生研讨课,大部分学校并未开展,这也表明大学应当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模式,为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
图2-5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针对高校课程设置,反馈结果显示轻视学生的国际化基础与需求问题依然存在,在培养学生国际化技能方面任重道远。约1/3的调研对象认为课程缺乏实用性,内容陈旧,且课外教育有所缺失。
全英文或双语授课的课程数占总课程数的比例影响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但近半的调研对象比例在10%以下,甚至约1/5的调研对象选择了没有相关课程。
总体而言,吉林省高校的课程设置正在逐步走上正轨,但对于国际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图2-6 全英文或双语授课的课程数占总课程数的比例
四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学历水平、学缘结构等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每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表2-4 师资队伍建设
表2-4 师资队伍建设-续表
在“人才强校”的背景下,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以及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各个高校教师队伍的高级职务比例普遍在40%以上,但学历结构差异较大,拥有博士学位比例的教师在15%~7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比例较少。
五 教学条件
当前各个高校都把教学相关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建设,馆藏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等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条件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基本需求。
表2-5 教学条件
适宜的教学条件有利于现代教育的实施,吉林省各个高校专业建设侧重点不同,硬件设施虽然有所差异,但普遍满足了当前的课堂需求。
图2-7 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条件
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条件上,基本具备多元教学氛围,但在师资、教材、实验室等方面有所欠缺。
图2-8 国际化实训室或实训基地
对于各个高校最为缺乏的国际化实训室或实训基地,部分高校已经着手设置,但仍有部分高校没有相应计划。
依据图2-9,吉林省高校在教学条件上有一定优势,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对完善。
目前,各个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基本完备或正在建设之中,有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交流与学习。
图2-9 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方面具备的优势
六 国际交流与合作
经济全球化将高等教育纳入一个全新的开放环境中。当前,众多国家及其大学都将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此服务本国、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注重高校基础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的建设,更应当与国际接轨,开阔视野,注重交流与合作。
表2-6 国际交流与合作
表2-6 国际交流与合作-续表
吉林省高校较为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均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但固定的定期对外交流项目较少。
图2-10 每学期举办国际化活动的次数
国际化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调查问卷显示,约40%的调研对象选择了从未举办,经常举办的约占1/4。
目前,获取国际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依然是教师,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相关教学条件的不健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主动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能力。
图2-11 获取国际化知识主要途径
图2-12 国际化交流活动主要形式
高校国际化交流活动形式主要集中在海外交流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以及留学生联谊活动上,选择国际性展览会这种形式的不足1/4,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从未参加过国际化交流活动。
超过半数选择了1%以下,只有小部分学生对于去企业实习有较高的积极性。
在吉林省,各个高校均与境外一些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部分学校定期进行学生与教师交流项目,为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国际化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2-13 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选派学生实习,参加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七 中外合作办学
自2003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形成和保持了高水平、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关注度、信誉度、品牌度有所提升,社会影响扩大,对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凸显。吉林省大部分高校均实行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以此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表2-7 中外合作办学
表2-7 中外合作办学-续表1
表2-7 中外合作办学-续表2
中外合作办学为教育体系的创新、办学理念的变革、教育资源的丰富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吉林省中外合作办学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在学科和专业分布上,以办学成本小、市场效益较好的学科为主。另外,一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具体情况没有在网上公布,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教学理念、教学管理、证书授予等详细情况无法查找,不利于学生和家长参考和选择。
八 创新实践项目
创新实践项目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实践与理论结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为加强学生在创新实践项目中的参与度,吉林省各个高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活动类型。
表2-8 创新实践项目
表2-8 创新实践项目-续表
在创业实践项目方面,吉林省高校设立了各种创业园区、创业活动、创业竞赛,其中一些学校创业实践项目较多,走在了吉林省前列。
高校一般每学期会举办创业大赛及创业实践活动,部分甚至举办次数在3次以上。
在创业实践方面,吉林省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学校在积极参加全国创业比赛的同时,也自行组织各种活动竞赛,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创业园发挥了促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作用,但是效果和产生的影响度仍有待提高。
图2-14 每学期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实践等活动的次数
九 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
以国际化为标准、创新为原则,大学正着力改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健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查问卷设置的问题,了解社会各界对于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认可度和建议。
调研显示,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比较薄弱的是国际态度和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国际化专业知识,在这几方面高校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加强。
针对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调研对象较为认可培养过程的规范性、培养目标设定的合理性等情况,整体结果反映如图2-17所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认同度最高,教学手段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有待加强,整体反映出高校国际化氛围和活动存在一定缺失。
图2-15 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薄弱项目
图2-16 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
图2-17 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评价
受到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当前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主要的薄弱点依然集中在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上,大学应该从完善国际化课程体系、整合海外优质教育资源、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和氛围三个方面着手,以加强校内国际化素质培养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