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本体论”的相关词源学考察

一 “本体论”的历史渊源

(一)“ontology”就是“本体论”吗

“ontology”是本书的研究主旨,也是关键词,但它的中文准确译名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英文里的“ontology”,来自拉丁文中的“ontologia”,而再往前追溯,它则属于希腊文字。一方面,拉丁文“ontologia”最早出现于由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1547~1628)编撰的《哲学辞典》里,他将其定义为“存在之哲学”,而后真正使其传入中国并沿用至今的是来自日本的学者。另一方面,在希腊文中,“on可以认为是直接相当于英文中的being的。因此,ontology这个词表明了它是一门关于being的学问”。[1]由于国内哲学研究的需要,关于“ontology”的中文译名出现了多个,一时之间,孰是孰非,难下定论。比如,“本体论”“存在论”“是论”“万有论”等等。

国内有不少学者认为将“ontology”译为“本体论”不够准确,甚至可能带来较大不良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康先生在译注《巴曼尼得斯篇》时就将“ontology”译为“是”,即“是论”。陈康先生认为这样的翻译,“不但为中国哲学界创造一个新的术语,而且还给读者一个机会,练习一种新的思想方式”。[2]这说明“是论”的译法在研究人员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生涩感和中西差异,但这正是国内学者吸收和研究外来文化思想时需要具备的素质。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在中西方哲学思维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比较鉴别体悟真正的哲学研究之美。俞宣孟先生亦认为将“ontology”译为本体论危害极大,“容易使我们的同胞望文生义,由它而想起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关‘体用’、‘本根’的论述,……”[3]另外,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对“本体论”这一名称的使用也提出了质疑和建议:“‘本体论’这一名称的最初出现是到了十七世纪。它标志着传统的关于在者的学说形成哲学的一个分支,成为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4]尽管“‘本体论’这个词还可以在‘广义上’使用,即‘并不具体涉及本体论的方向和倾向’”,但是这一问题“遭到追寻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学院派哲学中各个不同学派的明确拒绝,所以,将来最好是放弃‘本体论’、‘本体论的’这样的名称”。[5]

(二)“ontology”是“存在论”“万有论”还是“是论”

上文已阐释“本体论”这一译名不恰当之缘由,接着我们再看看“存在论”“万有论”“是论”三种译法的情况。首先,采用“存在论”的译者想必是从“Being”出发考虑的。然而问题是,“Being”在英文中有“存在”和“是”两个译法,而在中文里“存在”与“是”相比,前者的外延要比后者狭窄,“‘是’能包含‘存在’的意思,而反之却不能”。[6]还有,若是取“存在”之意,英文里又有“Being”以外的其他对应,即“existence”。我们知道,英文里的“Being”和“existence”之间显然是无法画上等号的,因而“存在论”的译法容易在中英文互译时造成歧义。

那么“万有论”这一译名呢?其实它与“存在论”有相似的情况。一方面在范畴的外延上,“有”还是不如“是”广,“作为最普遍的Being是没有任何特殊规定性的,‘存在’、‘有’在它面前都只是些特殊规定性,都是一种‘所是’”。[7]另一方面,“‘有’是从‘手持’(拥有)的观念发展而来的,而在西文中,having和being是两码事,……”[8]也就是说,采用“万有论”的译法也会发生相关范畴的外延缩小以及中英文互译的歧义情况。

就国内学界对“ontology”译名之争论情况来看,大多数学者赞成“是论”可以完整准确且无歧义地表达意思。比如,陈康先生在其译注的《巴曼尼得斯篇》里,吴寿彭先生翻译的《形而上学》里,俞宣孟先生在其著作《本体论研究》中,杨学功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中,均表示“是论”这一译法优于其他几种译法。笔者亦赞同“是论”这一译法,尽管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它可能在运用以及理解过程中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但是毕竟就“是论”本身的外延以及可能产生的歧义方面来看,已是最优之选。

二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最早为“本体论”下定义的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就曾对此做出引用,“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有’是唯一的、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9]沃尔夫的释义至少说明了“本体论”是关于“有”的学问,是必须依靠抽象的逻辑推演而完成的,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在沃尔夫那里,“本体论”与“宇宙论”“理性心理学”“自然神学”齐名,共同构成“形而上学”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后三者自然分属不同的科学领域,与“形而上学”分道扬镳,而唯独“本体论”这一分支依旧是关于“形而上”问题的研究。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即“形而上学”是超越“有形之器”的“道”,是研究抽象之“道”的哲学的同义词。“Metaphysics”(即形而上学)在牛津词典里的释义为“the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deals with the nature of existence,truth and knowledge ”(即哲学的分支,研究存在、真理以及知识的性质)。众所周知,“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名称,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一部同名著作。尽管《形而上学》是后人在整理其物理学著作之后发现的哲学著作,但是就其“是者之为所是”的研究内容来看,这一书名是准确无误的。综上所述,在我们今天的研究中,“本体论”可以等同于“形而上学”,本书亦将二者视作可以互换、互通的概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