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本书主要由绪论、主体以及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该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体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第二章和第三章详细考察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发展轨迹,即从马克思博士学位论文一直到《资本论》的创作的时期;第四章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分别对卢卡奇、葛兰西、萨特的思想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五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形成及其本质特征;第六章探讨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给予中国的现实启示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梦实现的逻辑关联。结语部分主要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再结合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时代内涵,提出“以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为指导,重塑社会主义劳动信仰”的观点。

第一章分析了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首先,对“本体论”的历史渊源做了简单考察,包括“本体论”的中英文译名孰优孰劣以及“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等同关系,并对本书拟采用的“本体论”名称作出相关说明。其次,对古希腊哲学本体论思想进行考察。内容包括古希腊哲学初期的伊奥尼亚哲学家的万物本原之思、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本原说”与巴门尼德“存在论”、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本原说;古希腊哲学繁盛期:柏拉图“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实体论”;古希腊哲学晚期的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其中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成为青年马克思博士学位论文本体论思想的直接理论依据。再次,对17~18世纪西欧近代哲学本体论思想进行考察。涉及哲学家包括培根、霍布斯、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伏尔泰、孟德斯鸠、让·梅叶、狄德罗、拉美特利、霍尔巴赫。最后,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本体论思想进行考察。涉及哲学家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特别是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本体论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均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

第二章分析了19世纪40~50年代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分别对其博士学位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五部经典著作中包含的本体论思想进行文本分析,从中确立马克思五个处于动态形成过程中的本体论立场,即自我意识本体论、感性存在本体论、社会实践本体论、社会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马克思从早期的博士学位论文里确立的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自我意识本体论立场出发,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感性存在本体论立场迈进,这是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关注现实世界的重要转变。而后,马克思再从感性存在出发,发展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确立的社会实践本体论,这是马克思奠定崭新世界观与本体论立场的关键。接着,马克思再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此时唯物史观已初步确立,马克思进一步将关乎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实践形式,即社会生产视作其本体论立场,它形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最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之中,确立社会生产本体论立场。社会存在本体论作为更加高级、成熟、凝练的本体论立场,凝聚了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也为下一阶段马克思最终在巨著《资本论》中确立劳动本体论立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分析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劳动本体论思想。本章以《资本论》第一卷的文本为例,对马克思确立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展开探讨,具体包括“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与劳动本体论的内在关联展开论述。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劳动本体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资本论》创作之始终,成为马克思本体论立场的最终归宿。也就是说,《资本论》研究从劳动价值论开始,理论的层层推进都未曾绕开劳动本体的思考:从包含在“商品”中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开始,到价值外化为价值形式直至成为“货币”,“货币”购买到劳动力商品之后又转化为“资本”,再到包含“价值增殖过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根据劳动时间、劳动量、劳动效率划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到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进一步转化为“工资”,并根据劳动时间、劳动量划分为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最后资本在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了“资本的积累”,得以在规模上进行简单再生产或者扩大再生产……

第四章分析了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思想。本章分别对卢卡奇、葛兰西、萨特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及其与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关联进行了探讨。其中,卢卡奇的本体论立场在晚年发生重要转向,即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历史本体论立场向《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以“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立场转变。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一种“实践一元论”的超越性、创造性的哲学,他还突出强调了“社会历史”的重要作用。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试图以人学本体论为立场,用存在主义来“拯救”或“填补”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人学空场”。尽管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靠近并解读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本体论研究提供了多维度的研究视野,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马克思哲学思想不同程度的误读、歪曲,这是需要格外重视的。

第五章分析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形成及其本质特征。分别从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是其“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必然、“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论原则以及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史的发现所给予的支持这三个维度论证劳动本体成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归宿。接着,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四个本质规定,即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具体—抽象性。最后,笔者还考察了马克思本体论思想与流行本体论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其中包括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物质—实践本体论以及其他流行本体论与劳动本体论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劳动本体论最适合用于概括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最终立场。

第六章展开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当代价值的探讨。首先,笔者从“生产劳动”的首要地位、劳动者和劳动精神以及构建一个以劳动为本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体系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给予我国的现实启示。其次,笔者还就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行考察。从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内涵的当代解读出发,继而探讨如何以劳动本体论思想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最后,笔者分析了马克思本体论思想与中国梦实现的关系。一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探讨如何以“劳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从理论自觉、思想自觉以及行动自觉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以“劳动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三是从理论继承与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全体劳动者万众一心汇聚力量这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劳动本体何以能够助力“中国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