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潘光旦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和民族学家。他1913年入学于清华学堂游美预备班,1922年毕业,随后前往美国求学,并先后在达特茅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动物学和遗传学。1926年回国后,潘先生先在上海任教8年,在当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陈达的延聘下,1934年回到母校任教,主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理论社会学组的工作。1943年,潘光旦接替陈达担任社会学系系主任,直至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其间,潘先生专注于优生学、社会心理学、家庭与婚姻的研究,并将社会学之清华学派发扬光大。潘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智识贡献,不仅对于研究历史社会学、社会学史具有重要意义,也展现出早期社会学人为社会学中国化、本土化所进行的努力。

为了纪念潘光旦先生诞辰120周年,本辑特设“潘光旦诞辰120周年纪念专题”,对潘先生的学术人生以及时代群像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和讨论。其中,杨奎松的文章指出,潘光旦一贯主张民族国家至上,他的教育思想与学术关怀也是高度关注人,并以“人”为前提来设想种种社会改造和建构。吕文浩的文章从潘光旦优生学研究出发,论述了潘先生如何接续先前知识分子的人种改良主张,以优生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诸多社会文化势力,以期提升中国的民族品质。田方萌的文章则重新评价了潘光旦的社会生物学说,并指出潘先生的社会思想,实际上是根据两纲六目论构想出一个理想社会,用潘先生的原话,即“我们期望着,民族的生命延长一代,民族的品质也迈进一代。只有民族品质的继长增高,才可以把我们从因循苟且的旧辙里搭救出来,才可以教我们重新讲求继志述事与显扬光大的大业”。王君柏的文章,则将潘光旦的社会学思考放置在人文取向的框架中进行分析。社会科学研究要加入历史纵深和文化比较的角度,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与可能性。在这一点上,潘先生的新人文思想实质上是积极地回应了费孝通先生对于文化自觉的倡议。

本辑其他重点学术论文,依次有:周翔依托两项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数据,对1996~2010年中国城市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性根源进行的分析;钱继伟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以探讨对早期中国历史不同叙事背后的原因;范璐璐和邓韵雪对西方劳工力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性述评;廖炳光从产权理论出发,对乡镇企业和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产权研究进行了梳理。

同时本辑还收录了两篇学术长书评,均重点关注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儿童教育议题,分别对华盛顿大学许晶的新著《好孩子:在一所中国幼儿园中的道德发展》和加州大学美熹德分校劳拉·汉密尔顿(Laura T.Hamilton)的著作《大学养育:家庭对女大学生成功的重要性》进行了解读。

严飞

《清华社会学评论》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