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蕴含的是一个流变的、生生不息的、历史的、文化的多彩世界,它是使儿童终身受益的精神源泉。儿童对音乐有着天生的喜爱。随着对音乐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儿童期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期望通过音乐教育为儿童打开更为广阔的世界,但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却各不不同,使得音乐教育活动实际上成为各求所好的价值追求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被“物化”:人们视科学为准绳,轻视儿童的生命特性,过分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就是为了占有更多显性的音乐“知识”,掌握更高的音乐“技能”,教学重心偏向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活泼的个体生命间的精神交流变成了人对物的塑造和训练,音乐教育也因缺乏儿童的生命价值的滋养而变得功利化。而当音乐教育以“为艺术而艺术”的价值为导向时,音乐教育就易陷入唯美的泥沼,醉心于形式论的探索,从而肢解了人的音乐感觉,使得音乐教育的价值要么卷入情感论的旋涡,要么游走于“形式与内容”之间。所以,不同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左右着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构成了儿童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种种迷障,以及“非此即彼”的尴尬关系。因此,儿童音乐教育的危机归根结底是音乐教育价值的危机。而对当代异化的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反思、批判与重构,不仅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寻根”之路,也是回归儿童音乐教育本真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应采用批判反思的视角,以儿童音乐教育价值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儿童生命的成长、儿童幸福的“当下生活”和更为美好的“可能生活”为理据,以音乐教育回归本真为诉求,从宏观上构建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框架。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不仅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成为古今、中西、雅俗文化的交汇与共存之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冲突必然影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而左右教育行为,导致不同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种种困惑与焦虑。因此,为了对儿童音乐教育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解教师和家长的儿童音乐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发生机制,笔者以上海为背景,深入真实的教育生活场域中,从人们说的、做的、打算做的事情入手进行分析。鉴于研究的儿童年龄段限定在3~6岁,笔者选择幼儿园作为田野学校,通过对幼儿园日常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对教师、家长、儿童的访谈及文本分析,揭示音乐教育改革背景下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审视儿童音乐教育中成人的教育观念及行为,分析儿童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儿童音乐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发生机制,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当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把握、教育者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迷茫与冲突进行深刻反思和成因剖析,进而提出合理定位儿童音乐教育价值的方法,即构建和谐幸福的儿童音乐教育,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释放儿童生命活力、关注儿童心灵、追求儿童生命价值提升的教育。

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是儿童生命的内在价值诉求,生活是儿童存在与生成的基本方式。对儿童而言,音乐教育绝不是一种无意义的、无审美情感体验的单一化音乐知识的堆砌与枯燥技能训练的“制器”过程,也非听之任之,看似热闹,只求短暂快乐,审美表现粗浅的活动,而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诗意的存在”。以“儿童”作为价值的原点,关注儿童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在发现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中,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儿童生命的成长、生命价值的实现,这不仅是音乐教育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儿童音乐教育实践必须回归的教育本真。要想摆脱儿童音乐教育的困境与异化危机,教育者须直面儿童的生活和儿童的世界,为儿童创造一种使其内在的潜力得到自然发挥的音乐教育氛围,使音乐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与儿童)、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要素之间建立生存共同体,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机制,构建符合儿童天性与儿童文化、和谐幸福的音乐教育理论框架与实施策略,使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密切关涉儿童的生命成长、呵护儿童的音乐灵性、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完善儿童人格的活动,从而实现儿童音乐教育的本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