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

【概况】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隶属中卫市管辖,东连宁夏同心县、原州区,南接宁夏西吉县,西邻甘肃靖远、会宁两县,北临宁夏沙坡头区和中宁县,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的传统农牧业大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重点贫困县之一。政区总面积64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万亩。辖17个乡镇、1个管委会、1个街道办事处、1个自然保护区、8个社区、168个行政村,总人口45.18万,其中回族人口占70.9%。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2亿元,增长6.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1亿元,增长1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亿元,增长7.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42元、7600元,分别增长8.5%和10.6%。

(李瑞东)

【农业与农村经济】 全县完成农作物种植206.04万亩,同比增长1.3%。其中:夏粮15.35万亩(小麦10.6万亩,豆类4.75万亩),秋粮133.95万亩(玉米30.15万亩,马铃薯60.4万亩,糜荞谷43.4万亩),经济作物36.74万亩(油料15.5万亩,蔬菜9.44万亩,硒砂瓜5.5万亩,小茴香2万亩、葱韭蒜2.3万亩,中药材2万亩),一年生禾草20万亩。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2.15万头、152.18万只、15.68万头、171.9万只,分别增长10.8%、2.4%、3.7%、5.7%;肉类总产量35186吨,增长10.1%;禽蛋产量5760吨,增长6.7%;农牧业总产值41.70亿元,纯收入16.63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3.69亿元,纯收入13.03亿元,畜牧业总产值18.01亿元,纯收入3.60亿元,农民人均农牧业纯收入4157.5元,增长9.6%。

(李瑞东)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4个86.06亿元,落地开工项目46个。振发新能集团落地海兴区,华润西华山风电、中科嘉业光伏扶贫、闽宁纺织工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立海原上市挂牌企业育成中心,吸引区内外拟上市企业。落实自治区“降成本30条”,减免涉企收费。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93亿元,增长3.2%。

(李瑞东)

【第三产业】 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小老板303人、小企业110个,创业带动就业2200人;创建内蒙古包头、新疆昌吉等500人以上劳务基地21个,转移就业9.12万人,创收13.7亿元。培育发展运输专业村5个,全县货运车辆达到9000辆,带动1.6万人从业。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扶持8家专业合作社开展剪纸、刺绣等订单式加工,带动1788名家庭妇女就业,创收1600万元。整理海原特色餐饮名录,打造“海原回乡人家”示范店24家,在县内外开办餐饮门店达1846家,9200人实现稳定就业,创收1.5亿元。全年实现三产增加值22.72亿元,增长7.6%。

(李瑞东)

【城乡建设】 棚户区改造建设,征地拆迁697户1380亩。建成西湖安置小区,东城小区完成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向阳、西湖二期安置小区。建设富民花园、四季花城B区商住楼2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运动广场、儿童游乐生态休闲公园等。扩建东区供热站,建成换热站6个,铺设管网11.2公里,提高城市集中供热覆盖率。开工建设关桥华润希望小镇,建设李俊乡、贾塘乡美丽集镇和西安老城等一批美丽村庄,改造危窑危房8728户。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达标排放,污水处理率达90%。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规范城乡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增加设施设备,垃圾处理率达90%。建成中南部连通工程海原受水区项目,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83%。

(李瑞东)

【交通路网建设】 海同高速公路主体完工,开工改造建设国道341线下小河至史店、寨科至黑城和省道204线史店至李俊干线公路,建成村级硬化路329公里、砂化生产路201公里,交通路网更趋完善。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53公里,完成电信普遍服务和农村宽带接入工程,使所有行政村通上动力电、接通宽带网。

(李瑞东)

【环境保护】 实施牌路山森林公园、黑海高速公路两侧等城乡绿化3915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3.4万亩,完成生态移民迁出区造林4.1万亩,实施月亮山精准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打造中沙绿城西安园河有机枸杞基地,新增枸杞种植面积1.2万亩,在高崖、关桥种植苹果、香水梨23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4%。开展“蓝天碧水净土”和“绿盾2017”专项整治行动,注销黄标车400辆,拆除城区燃煤小锅炉12台,落实整改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展开河长制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制订县级河流“一河一策”及综合治理方案。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关闭拆除砂场砖厂126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治理农业面污染源。严把节能降耗关,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93%,空气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9天。

(李瑞东)

【社会保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38所、中小学80所,建成校舍面积45.3万平方米。出台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开展城乡学校帮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普及学前教育,入学率达73.74%。全县参加普通高考3484人,本科上线2103人,上线率62.66%;参加中考4769人,600分以上852人,较上年增加258人,共有3009名学生升入县内外普通高中学校。海原县荣获“中卫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扩建三河、七营卫生院,建成红羊建国、九彩马套等标准化村卫生室,开工迁建中医院、妇幼保健中心。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取消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以县医院、中医院为中心,覆盖8个乡镇36个村卫生室的医联体,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融合。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完成非遗传承基地主体工程,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个,扶持发展农村文化大院42个、文体团队182个。开工建设甘城旅游驿站、郑旗盖牌休闲旅游度假村。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工作。12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建成第三敬老院、第四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27个“儿童之家”和39个农村社区服务站,扩建海兴敬老院。完善救助制度,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将2.08万名建档立卡对象纳入农村低保。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9%和100%。实施农民工工资支付“清零行动”,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展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六大行业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生产。建立县级领导接访制度,化解信访积案,推进平安海原建设。

(李瑞东)

【脱贫攻坚】 落实“六个精准”,推进“五个一批”,完成36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减少贫困人口28192人,贫困发生率由16.6%下降到12.5%。脱贫销号村全部达到“五通八有”,贫困对象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推行“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致富门路”。打造贾塘后塘、西安小河等一批脱贫销号示范村。实施产业和创业富民工程,做“有土”“离土”两篇文章。统筹整合11.4亿元资金,推进16项脱贫计划,向6131户贫困户赊销华润基础母牛14482头,扶持2.4万贫困户种植马铃薯、瓜菜等特色经济作物13.9万亩,免费培训贫困对象5038人。对建档立卡户评级授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8.43亿元,覆盖率达66.7%。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工程,县内安置1343户5657人、县外安置539户2373人。创新“村财企管+肉牛赊销+托管代养”等扶贫模式,推行“银行+合作社+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481户建档立卡户每户年分红5000元。清退不符合标准建档立卡户74户298人,新补录999户3718人。实施教育、健康、文化、保险和社保兜底等扶贫工程。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格局。完善脱贫攻坚考核办法,严格考核问责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链条。

(李瑞东)

【改革创新】 推进农业农村等8个方面48项重点改革,完成45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工作,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核查8.3万宗,在海城、史店启动“两证合一”试点工作,展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行政审批事项35项,调整取消22项。完成“营改增”税制改革、水资源确权登记、中小型水利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

(李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