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语诗歌新传统的形成与展望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海外华语诗歌开始慢慢成为华语诗歌的重要力量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可是对于海外华语文学(特别是海外华语诗歌)的研究重心还是集中在港台文学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近些年来,东南亚其他国家诗人的作品研究也在慢慢增加。事实上,东南亚十国的诗歌正在不断融入整个华语诗歌的大家庭中。研究东南亚十国华语诗歌对于整个华语诗坛来说是一件推动华语诗歌整体性研究的大事。东南亚十国的诗歌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异同,在写作风格和写作方法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不同,东南亚十国近些年来诗歌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整个东南亚诗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传统可以有很多层面的表现,大的传统中包含着小的传统,东南亚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传统让东南亚诗歌与其他地区的华语诗歌一道构成一个大的华语诗歌传统,东南亚诗歌自身也在不断形成新的传统,这就是我们说的东南亚诗歌的新特点不断集聚沉淀而形成的新诗歌传统。

这个不断生长的新传统中有的特点比较鲜明,有的特点有待发展,比如说比较突出的东南亚诗歌新传统就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继承发展的小诗的兴起,比如说尚有待发展的是东南亚诗歌的地域特色以及对现代诗歌功能的拓展。

研究东南亚诗歌的传统其实包含着两个命题。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东南亚诗歌传统形成的作用,二是海外华人所在国的文化影响。关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东南亚诗歌传统的影响已经另文专论,此处不再赘述。而海外华人居住国以及居住国文学所受到的西方文学的影响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历来研究海外华人文学有一个误区,就是在极力将海外华人文学拉入华语文学大家庭的同时,却忽视海外华文文学所在国的文学因素,具体到东南亚诗歌来说,东南亚各国的诗歌就各具特色,这也是与诗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

东南亚各国在历史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概括起来,东南亚各国大多具有美丽的景色,旅游业发达,临海或者本身就是岛国,因此带有一些海洋文化的特点,热带气候造就的热带风情决定了东南亚华语诗歌具有热烈奔放的一面。东南亚诸国大多经历过相当长的被殖民历史(泰国除外),抛却政治因素不谈,从文学上说,东南亚诸国的本土文化大多经受西方文化的碰撞后导致多元文化并存。东南亚诸国与英语世界的联系较多,西方外来文化对东南亚诗歌特点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上述东南亚历史因素对海外华语诗歌一定会产生一些影响,只是在每一个诗人个体身上反映的程度不同而已。

海外华语诗歌的发展路径和东南亚当地文学不同,和中国内地文学也不同,那么海外华语诗歌新传统在文化背景上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在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和所在国地域诗歌(有的表现为西方诗歌影响,所在国文学西化的因素使然)影响的同时将东南亚华语诗歌的共同拥有的因素贯穿其中。

比如马来西亚诗人吴岸先生的诗歌秉承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凝练、意境深远的特点,吴岸善于将自然之景化为诗歌的血肉。吴岸的诗歌中也具有大量的外来文学的因素,比如吴岸诗歌的知性因素和深刻思考明显带有西方文学的特点,他的诗歌在布局谋篇上的严谨统一也有西方诗歌的影响。因此,吴岸先生的诗歌不但在华语诗坛影响深远,在西方诗歌界也受到广泛赞誉。

孤 岛

吴 岸

潮退时

他独自等待在浅滩上

裸一身的嶙峋

潮来时

他迎着阵阵的波浪

在欢乐的拥抱中

消失了

自己

二是东南亚诗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的多样性方面。东南亚华语诗歌作为一个特殊的华语文学样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东南亚文学在人类学意义上具有先天优势。东南亚文学的多元文化混融性本身就是在为世界文学作贡献。文化传统需要积累和传承,欧洲文学和中国内地文学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在语言方式和艺术手法上确实博大精深。东南亚诗歌作为华语文学的一个代表承担了华语诗歌走出去的任务。东南亚诸国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对外交流,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东南亚华语诗歌将中国诗歌带到海外进行文化交流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东南亚风情和中国诗歌的结合是东南亚诗歌新传统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东南亚诗歌新传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新加坡新锐诗人周德成的诗歌在彰显东南亚新生代诗歌的实力,同时也显示出东西方文学的某些因素的共同影响。

缓慢的四月

周德成

墓、棺木与沉默太大

眼睛与心太小

在地狱与天堂的缝隙里

永远都装不下

那伺机钻入清明人群

文雅的泪水与粗暴的愁楚

三是东南亚诗歌新传统的发展条件是将东西方传统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东南亚华语诗歌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将东南亚诗歌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中国是诗的国度,从来都不缺少优秀诗歌和杰出诗人。欧美诗歌的强大思想力量和宗教情怀也是世界诗歌的瑰宝。东南亚诗歌的新传统要大胆借鉴吸收外来文学的影响,在国内流行一句话,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我想对于东南亚诗歌新传统来说,越是世界的,就越是东南亚的。东南亚华语诗歌要打破文化界限,打造自身特色。

渔人的晚餐

王 涛

拉起最后一张网

夕阳是渔人打散的蛋黄

从黑黑的锅底

他夹起长长白白的面线

吃啊吃下浪花朵朵

闻啊闻着咸咸的岁月

东南亚诗歌历经多年的积淀,呈现出一些新的气象和特色,这些特色有的比较鲜明,有的还表现得不够,东南亚诗歌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显示出一些新传统不断生长的迅猛势头,尚需继续努力加以强化,突出自身特色。

一、浓郁奔放的热带海洋气息

东南亚诸国地处热带,在地理特征上具有浓郁的热带气息。环境对于诗歌特色的影响在学术界已经有过太多的研究,本文不想赘述内在原因,可是东南亚诗歌这个鲜明的地域特色尚需通过借鉴世界各国的热带诗歌写作经验将此特色加以发扬光大,以彰显东南亚诗歌的强大底蕴。纵观世界诗歌史,以描绘热带风情而著称的诗人不在少数,要是算上具有热带气息的诗作更是不可胜数。试举两例来说明:一是诺贝尔桂冠诗人圣琼·佩斯,他的诗作带有热带海洋文化特有的热情奔放和汪洋恣肆的特色。圣琼·佩斯的诗歌概括起来大致有两大特点——感情充沛和想象雄奇。二是诺贝尔桂冠诗人聂鲁达,其诗作也可以概括为两大特征——笔力雄健和容量巨大。

雨(节选)

圣琼·佩斯

雨的榕树松开它稳住城市的立柱。那乘御天风而游荡的东西也就那样漂下同我们共居!而你也不会否认,突然,一切对我们化为乌有。

谁要想知道大地上阵雨发生的变放,只消在我的房顶上住一住,置身于全部信息和预兆。

不曾信守的允诺!不辞辛苦的播种!人行道上的白烟!

让闪电来吧,唉!它却撇下我们!……让我们到城门那儿送走

四月天空下,昂扬阔步的阵雨,昂扬的阵雨大踏步前去,在闪电鞭笞下,好像列队自我鞭笞的教徒。

但是,眼看我们更无告,暴露给腐殖土的清芬和安息香,因为大地迎着黑色处女的气味而刚醒。

……这是蕨类植被下的大地更加清新,大宗的化石在滴沥的灰岩面露了头。

在玫瑰经过风雨而皱缩了的肌肤里,大地,大地仍以处女的香味重酿玫瑰的芬芳。

……这是城市在无数剑锋的火光中更显生动,鹰隼翱翔而掠过大理石雕,天空再次掉进喷泉的圆池。

而空荡的广场上,金色的战马跃立在竖碑顶端。这是光烂依然闪烁在朱红的门廊;银蹄的黑犬守在花园底层的门口。

这是欲望重新回到年轻寡妇,年轻战士遗孀的肋部,好像又封了口的大瓮。

……这是清新感奔向言辞的顶峰,而水泡还挂在诗的唇边。

人再次受到新意象围攻,屈服于心海狂澜的震荡:

“那支美丽的歌,那支美丽的歌就在那雨水新雾的空际里……”而我的诗,雨呵,也就不曾写出。

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诸多诗人都有大量诗歌以热带海洋文化作为写作背景,他们的诗作中喷涌出热带海洋的博大情怀和热带植物的迷人气息。这个热带海洋诗歌的气息十分博大而迷人,而且带有一些国际化的特点,与东南亚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相适应的,因此,借鉴世界各国的海洋文学的特点,形成自身特点是一件长期的任务。

二、斑斓多彩的多元文化影响

东南亚诸国大多具有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明的特征,这造成东南亚诸国在文化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东南亚华语诗歌已经显示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彩色调。东南亚诗歌的多元特色也要借鉴世界各国的丰厚诗歌传统,打造东南亚多元文化背景下诗歌的新特色和新传统。以南美诗歌为例,南美诗歌在国际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这与南美诸国文化多元性相关,南美文化既有自身的本土文化的根基,也有欧洲外来文化的影响。南美诗人博尔赫斯就是一位兼具阿根廷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诸多因素影响的大诗人。他的很多诗作体现出鲜明的多元文化特色。比如他的著名诗歌《雨》:

博尔赫斯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博尔赫斯的诗歌曾经在中国内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行一时,由于文化特征的差异性,后来,博尔赫斯在中国国内的影响逐渐消退。个人认为在东南亚地区,南美诗歌特色可以加以借鉴并将其发扬光大,有效地借鉴外来诗歌的优势资源,可以对当地的文学大有裨益。

为了加快东南亚华语诗歌新传统的形成进程,窃以为东南亚诗歌的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应对。

第一,加强对外交流和跨界合作。

东南亚诗歌新传统的形成自然需要大批优秀诗人的高水准诗作为支撑,而一个地域诗歌风气的形成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分不开,和诗歌的社会担当也有关。历来对于诗歌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误认为诗歌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独特风景。这个观点只对了一半,诗歌的社会效应的确不是诗歌的最主要的任务,诗歌直接诉诸心灵世界,以对精神世界的直写为标志。可是诗歌的发展又是现实地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一方面要立足于此时此地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又要打破诗歌创作的小圈子局限,打破地域局限,打破诗歌的文体界限,大胆吸收各种现代元素实现跨界联合。

第二,拓展诗歌的现代价值。

新传统的形成就是要彰显新的时代风貌和进取意识,诗歌从来都是一边回归传统,一边走向现代。东南亚诗歌新传统的形成也要抓住当下的时代特色,展现自身新的力量。随着传媒不断发展,资讯日趋丰富,现代人的消费理念更新,社会兴趣点多而集中。东南亚诗歌顺应这股时代潮流也在不断发现新的现代诗意,表现现代人心灵冲动和生命热力。

第三,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

从东南亚华语文学的发展态势来说,新马泰地区要略胜一筹,总体来说,东南亚地区小说的传播要大于东南亚诗歌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气质的小说已经在华语文学届占据一席之地,而东南亚诗歌在国际诗坛的影响尚显不足。这与东南亚地区诗歌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是不相称的,吴岸先生曾说过,东南亚是诗歌的沃土,在这片沃土中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需要东南亚诸国诗人乃至整个华语诗坛的共同参与。相信随着东南亚各国诗歌的走出去和引进来,随着整个华语诗歌的不断进步,东南亚诗歌新传统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气象和新的局面。

(本文收录于2015年于缅甸仰光召开的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