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幕上发人深省 幕下掌声迭起

——影片《鸦片战争》印象

影片《鸦片战争》是献给香港回归的一份厚礼。怀着对往昔屈辱历史的无限哀痛感,对今日强盛祖国的无比自豪感,我观看了这部警世之作。

《鸦片战争》通过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战后主要人物的归宿和大清国的现状,以揭示林则徐、琦善、道光皇帝以及英国几位战争的挑起者等人物的思想意识为主要表现手段,向国人及世人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对此,影片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大清国的二炮台修建得又高又结实,但却在英国人的大炮下迅疾崩溃;面对侵略者的坚船和利炮,“钦差大臣”琦善被惊得五官扭变,声泪俱下,言不成语,以至做了个千古被骂的卖国贼;林则徐、关天培等爱国将领热血满胸,但只留下了豪情遗恨。关天培最终老泪纵横,把刀问苍天:这到底是为什么?而林则徐也被英国人的强劲之势所震惊,他把玩着地球仪,看着翻译官的洋打扮,听他说洋人的洋思想,再三寻思,最终明白了其中奥妙,便时时携带地球仪,并将这个代表科学与进步且给自己启迪的东西送给将被斩首的琦善。侵略者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用罪恶的鸦片毒害生灵,谋取白银,驾着船舰和大炮,耀武扬威、肆无忌惮地挑起不义之战,战后却要清朝割地、赔款,这种近乎荒谬的不公正却铸成史实。可见,闭关锁国终将导致愚昧落后,而落后必将被动挨打!

“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曾经的历史。”这是篇首语,也是警世句,那铿锵有力,饱含惜国、爱国之情的画外音,的确发人深省。

影片重在剖析人物内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致使座中三次响起如雷般的掌声,观众情绪的高涨由此可见。虎门鸦片如山堆,林则徐一声令下,开始了“销烟”的历史壮举,台下噼噼啪啪响起如爆竹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英雄气概的认同,也是对中华脊梁和民族灵魂的认同。因贪污和吸毒被判处死刑的唐肇庆恳求以战死赎罪,当他举着大刀,口喊“狗养的”,纵身跳入敌群中大砍时,座中又爆起一阵剧烈的掌鸣,这是表达对侵略者啮骨之恨的掌声,也表达了观众报仇般的快感。关天陪这个爱国名将誓与炮台共存亡,他毅然骑坐在最后一门大炮上,向侵略者招手:“来呀!来呀!”当一伙敌军靠近他时,他引燃了大炮,在一片火光中与敌人同归于尽。此时,座中再次爆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观众热泪盈眶,老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铮铮骨气。这三起掌声是祖国强盛的表征。如今,中华儿女能够正视历史、反思历史并大胆自由地表达爱憎、主持公正,的确是国富民强了!

历史已经改观,悲剧再不会重演,但每一个中华子孙应警记:落后必将挨打,强盛才能救国。这正是影片《鸦片战争》的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