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马池问史录·张树林专辑
- 政协盐池县提案法制和学习文史委员会
- 6237字
- 2021-12-22 18:13:13
盐池县境内的明长城
盐池县境内的明长城
中国历朝历代几乎都把修筑长城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都不同程度地修筑过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的象征,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明朝在灭掉元朝以后,一部分蒙古族人留在内地从事农牧业生产,后来逐渐融合于汉族;另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回蒙古草原,与原居蒙古草原的部落一起,仍然过着游牧生活。明朝中叶以后,随着政治的日趋腐败,瓦剌等蒙古部落又相继兴起,他们长骑射,擅奔袭,骑兵英勇剽悍,经常侵扰明朝边境,烧杀抢掠,对北方的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明朝廷为了防御蒙古族的侵扰,从洪武二年(1369)开始,就接受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北部边界修筑长城,分兵防守,“以扼胡寇”,此后代代不绝。经过200多年的时间,才基本完成了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可以说,在明王朝统治的270余年间,从未停止过修筑和经营长城防御体系。
明代的长城又称“边墙”。据说秦始皇因修长城而触怒民怨,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明朝将长城改称“边墙”以示与秦始皇暴政的区别。明代的长城,规模要比秦长城大得多,其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所修筑的长城,建筑结构也更加完善坚固。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多里(此为原来公布的数据)。又据2009年新华社数据显示,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公里;壕堑长度为359.7公里;天然险的长度为2232.4公里。
宁夏境内的明长城有大边、小边之分,总长超过2500里。大边三面环包宁夏,处在第一道防线,所以又称其为“外边”。小边位于大边之南,是第二道防线,故又称“内边”“重险”。盐池县境内的明代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作用十分重要,顾祖禹在其所著《读史方舆纪要》中称其为“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至今在盐池地面上仍然保存有明长城遗迹三道,即人们俗称的头道边、二道边和沟拉壕。根据史料记载,这三道长城的修筑经过如下:
二道边 宁夏“外边”“河东墙”的一部分,是盐池县境内修筑最早的长城。但后人习惯上把靠近县城的一道长城称之为“头道边”,也就是第一道边墙,而距县城稍远的一道长城就被称之为“二道边”。其实,二道边的修筑时间,要早于头道边50多年。二道边,位于头道边之北5~10公里不等,从兴武营西之毛卜喇与头道边分岔,两道边墙大致平行,由西而东穿过盐池县境北部。二道边迄今虽有遗迹,但因风雨剥蚀年久,加上人为的破坏,几乎倾圮殆尽。只留下了高大的墩台,每隔1~1.5公里就有一座,耸立在残垣之上,较为完整。如盐池县柳杨堡南侧的地段,长城残墙仅存1~1.8米,基宽6米,夯层10~14厘米,而城墙上的墩台,残高尚存10余米,底阔见方11米。这段长城,自兴武营迤东至花马池(盐池县)均有遗迹。
据《弘治宁夏新志》记载,宁夏河东墙“自黄沙嘴(有的写作黄河嘴,在宁夏黄河东岸,作者注)起,至花马池止,长三百八十七里。成化十年……巡抚都御史徐廷璋、总兵官范谨力举而成之者。”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平定宁夏地区,改元宁夏府路为宁夏府,隶属陕西行省。洪武五年(1372年),宁夏府又被撤销,居民南迁于内地,但军队依然驻守在宁夏。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宁夏地区的边防巩固,于洪武六年(1373年)派遣重将镇守该地,标志着宁夏正式成为单列的军事驻防区。
这期间,正值蒙古毛里孩等部屡次袭扰河套、黄土高原北部,明军征讨久而不捷,面临进退维艰的形势。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奏筑宁夏河东长城(河东墙),以资防御,获朝廷批准。宁夏巡抚徐廷璋,宁夏总兵官范谨“力举而成”。成化十年(1474年),河东墙开始修筑。这道长城,西起今银川市横城堡北一里处黄河东岸一个叫黄沙嘴的地方,向东经过红山堡、清水营进入盐池县,经毛卜喇、兴武营、红圪垯、陈记壕、芨芨沟、黄记沙窝子、杨记圈、柳杨堡、宛记沟、夏记墩,进入陕西定边县境苟池北畔,与由东而西的延绥长城结合。其修筑时对地理条件的选择是:“凡草茂之地筑之于内,使虏绝牧;沙碛之地筑之于外,使虏不庐”。作为宁夏河东的第一道长城,河东墙对于防御北方蒙古族部落的侵扰,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正如明代弘治年间,有一位“好文谦己,谙练边务”,名叫傅钊的都指挥同知,写诗赞颂道:
危垣迢递枕雄边,势压金城铁壁坚。
中国有凭堪保障,外夷无计可踰穿。
英公才大难同驾,道济谋深未许肩。
不是眉山豪杰出,谁能经始向当年?
但是,这道长城修筑的质量较差,不高不厚,容易遭到破坏。明代《延绥镇志·修边记》记载,所筑长城“垣墙庳薄,取足限内外而已”。修筑23年后的弘治十至十四年(1497—1501年),都御史张祯叔、王珣又在长城外侧挖掘排列成“品”字形的深坑44000余个,以阻挠蒙古骑兵贴近长城,加强防御能力。
宁夏河东墙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修筑质量又不高,经风沙剥蚀填埋,“墙既日薄,沟又日浅”,逐渐颓废。30年以后,其阻隔作用明显降低。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七年(1504年)、十八年(1505年),蒙古族小王子部经由花马池、清水营诸地,拆墙而入,使平凉、固原一带屡罹兵燹。明正德元年(1506年),右都御史杨一清总制三边军务,赴任伊始,就主张重建河东墙。九月,他“自庆阳环县历延绥定边、宁夏花马池、兴武营、清水营,直抵灵州一带,边墙、城堡、墩台,逐一躬亲阅视”。经过实地勘察,杨一清向朝廷上疏了重建工程方案。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是:“查得应筑边墙,自延绥定边营迤东石涝池地界起,至宁夏地方横城止,共三百里。沿边旧有墩台七十一座。旧筑边墙高一丈,连垛墙三尺,共一丈三尺;底阔一丈,收顶三尺五寸。内除垛墙根砖一尺五寸,止剩二尺,官军难以摆列迎敌。墙外壕堑一道,深八尺,口阔一丈,底阔四尺,中间多有填塞平漫,止存行迹。城内除兴武营、清水营、毛卜拉、红山儿四堡切近边墙易于守护,其余大小城堡俱各离边极远,声势隔绝”。①
翌年二月,经杨一清推荐,擢升仇钺为宁夏游击将军,驻屯清水营。春四月,重修河东墙之役按既定方案举行。征调陕西8府(一说6府)各卫所民夫与军夫9万余人,聚集在定边石涝池地界至宁夏横城之间,执夯施工,计划四个月完成。但是,杨一清的计划并没有实现。由于宦官刘瑾作梗,民工饮水炊食供给困难,风餐露宿,疾病流行,生活条件恶劣,死亡者时有发生,因而折竿悬旗,呼躁欲哗变。管工者令骑兵包围以射杀之。杨一清知人心难犯,唯恐酿成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的局面,乃许之以修筑完花马池城(今盐池县城)即解散民工。花马池城五日筑完之后,民夫遣散,杨一清也因不附和权臣刘瑾而被迫辞职,工程就此停止。此次修复竣工的长城仅40里(一说30里),今已无从考其基址。其位置有说在清水营一带,有说在定边城南3里许。
头道边 嘉靖九年(1530年)至嘉靖十年(1531年)修筑的“深沟高垒”,今称“头道边”,位于二道边以南。这道长城的西端,即横城河岸至兴武营之间的地段,是继续利用了成化年间的边墙旧基。这道长城的现状,倾圮后的墙身高度,一般在5~8米,基宽8米,夯层10~13厘米。长城外侧的壕堑,今已淤为平地。坐落在长城城墙上,高出长城墙顶的跨墙墩台(敌台),每间隔150米左右就设立一座。今残高尚在10米以上,突出墙面10米,底宽10米。这些墩台倾圮后呈浑圆形,整齐地排列在长城城墙上,异常壮观。由于这里的土质呈紫色,所以筑成的这段长城又称之为“紫塞”或“紫垣”。这是宁夏境内目前保存的较为完整,而且长度最长的一道长城。
为什么要修这道长城呢?原来是成化十年(1474年)所修的“河东墙”原本质量不高,经过50多年的战争破坏与风沙侵蚀后,已经倾圮不堪。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琼任三边总督。翌年九月,他在巡视了花马池一带长城后,认为“今城去军营远,贼至不即知”“姑试之于花马池、定边间,使鹾道四达,则资之竞厥工,以救三秦生齿之糜烂乎!”于是王琼上疏,放弃徐廷璋所建“河东墙”,而采取“沿营划堑”的方案另筑新长城,谓之“河东新墙”。①
此时,已为朝廷首辅的杨一清力赞其议。明朝廷于是派遣兵部右侍郎王廷相提督延绥、宁夏军务,主持新修河东新墙。河东新墙自宁夏河东横城起,至花马池止,总长360里。
这道长城的修筑,第一期首先筑的是花马池城北的一段。撇开原来的旧边墙,延亘于宁夏花马池营与延绥定边营盐场堡之间,长约54里,由齐之鸾、张大用主其事。庚寅(嘉靖九年,1530年)秋,修筑告竣,外挑壕堑,内筑城墙,并在城墙上设墩铺50座,供守御的士兵栖止。宽大的壕沟与其外侧土筑高垒,对防御蒙古族的骑兵效果很好。“及冬虏入,果不能越大、小池,增盐利千缗”, ②又保护了食盐运输线。因这段长城在花马池城北60步处开设关门一道,其上建有关楼,雄伟壮丽,遐迩闻名,被称作“边防东关门”,此段长城便被命名为“边防东关门墙”,简称“东关门墙”。
当年十月,王琼将“东关门墙”的效果上报朝廷,并“请自红山堡之黑水营至定边之南山口,皆大为深沟高垒”。王琼的奏表得到朝廷允准,“发内帑佐之”,并提拔齐之鸾与张大用为按察副使,按“深沟高垒”之法,调集长城沿线的守边军队督筑第二期工程。
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河东新墙沿着头年修筑的“东关门墙”向东西两侧延伸,开始修筑西北自红山堡之黑水沟、东南至延绥定边营之南山口(今定边县城附近)之长城。因工程跨连两镇,故由河西督储道副使齐之鸾督理宁夏境内工程、靖边督储道副使张大用督建延绥境内工程。宁夏地段工役又采取分段包干的办法,共分为五小段:“自红山堡黑水沟东五十里,参将史经以所部兵二千作之;又自毛卜刺堡东二十四里,都指挥吴吉、郑时以防秋兵三千作之;又自兴武营东四十八里,征西将军周公尚文并诸将他工之先讫者万二千有奇作之;又自安定堡东十七里,参将王讥以所部兵千二百作之;又自红石崖东至盐场堡四十七里,游击将军彭椷、指挥穆周以陕游兵三千、延绥防秋兵二千作之”。①其中,红山堡至兴武营段仍帮筑旧“河东墙”。而由兴武营向东南则抛弃旧墙另筑新墙,并且是“外挖壕堑,内筑城墙”。经安定、高平诸堡连接上年筑成的东关门墙,再经盐场堡而达定边营南山口。其壕堑的形制是:“堑,深、广皆二丈;堤垒(壕堑外沿的土堤,笔者注),高一丈,广三丈。沙土易圮处,则为墙,高者二丈余有差,而堑制视以深浅焉”。兴武营至定边营另筑的新墙竣工之后,时人称之为“深沟高垒”或“河东沟垒”。“深沟”是指墙外的壕堑,“高垒”应是壕堑外侧的堤垒。后人习惯上把这一段长城甚至是整个河东新墙统称之为“深沟高垒”。一道高垒(堤垒),一条深沟(壕堑),加上一道高高的长城,构成了长城防御工事的“三重保险”。
河东新墙自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举役,是年秋九月告竣,历时7个月(一说为4年)。“凡其边堡,悉复故制,……颓垣垫恤,于崇于浚”。使昔日“声息之区,渐成乐土”。②三边总制王琼在《北虏事迹》中记载:“宁夏镇城至花马池三百余里,运粮者循边墙而行,骡驮车挽,昼夜不绝。”
明代“深沟高垒”筑成之后,宁夏镇放弃兴武营以东的“河东故墙”(二道边),沿河东新墙部署防务,屏蔽着延、宁通道,“商旅游行,循沟垒而不受惊张之虞”。关于丢弃河东旧墙(二道边)这一做法在历史上也有不同意见。如《嘉靖宁夏新志》所言:“但旧墙势不可弃。据余子俊始设之意,盖不专于扼塞而已。谓虏逐水草以为生者,故凡草茂之地筑之于内,使虏绝牧;沙碛之地筑之于外,使虏不庐,是故去边远而为患有常。苟存之,亦如云中大边、小边之设,藩篱益厚,夫岂不可?今尽弃之,有深略者恐未为然:盖百年成之而不足,一日弃之而有余矣!”
嘉靖十六年(1537年),也就是河东新墙筑成5年之后,三边总制刘天和以“其在兴武营者,以其土沙相半,不堪保障”,又对兴武营一段进行了修浚:“沿边内外挑壕堑各一道,袤长五十三里二分,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人斯有恃。”
河东新墙是宁夏境内长城遗迹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据原住长城脚下青羊井村的官全老人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敌台上面还残存有明代的土炕、灶台以及砖砌房基的遗迹,这是当年将士们戍守边防的见证。
长城的防御作用,给包括今盐池县在内的明朝北部边境,带来了短时间的安宁。明三边总制杨一清曾作《兴武暂憩》诗曰:
簇簇青山掩戍楼,暂时登临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晚,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翻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至今,“深沟高垒”建成已有480多年,其“深沟”已经被风沙填埋成为平地,而“高垒”(堤垒)的遗迹尚有残存,与长城平行,时隐时现。于是,近年来有些人则把当年的“高垒”误认为是“没有夯土层”的“隋长城”遗迹,这是一种很不合乎实际和逻辑的说法。
沟拉壕 沟拉壕是盐池县境内另一种形制的明代长城,也就是前面说的“壕堑”与“天然险”相结合的形制,是固原长城内边的一段,沟拉壕是当地人对这一段长城的俗称。
据明代《皇明九边考》记载:“弘治十五年(1502年),总制尚书秦纮奏筑固原边墙,自徐斌水起,迤西至靖虏花儿岔止六百余里;迤东至饶阳界止三百余里。以上即固原以北内边墙也”。内边的修筑方法是“铲削山崖,挑浚沟堑,设险以备胡”。每年“至今于二、八月各修理一次”。内边的作用“屹然为关中重险。东向可以顾榆林,西向可以顾甘肃,总兵、游击、守备官皆驻扎于此,犹家室之堂奥也”。
徐斌水,今名徐冰水,在同心县城东北80里;靖虏,即今甘肃省靖远县;饶阳,古堡名,在盐池县城南,今陕西、甘肃、宁夏(麻黄山乡)三省区交界处。从东向西而言,起自定边营南山口,西南经石涝池堡、饶阳堡、三山堡至甘、宁交界之甜水堡,再经同心县下马关、徐斌水,海原县的红古城、干盐池,横贯宁夏中部,长600余里(不算靖远县部分),是明代宁夏镇与固原镇的分界线。内边通过盐池县原后洼、麻黄山、萌城三个乡的南部边缘,也是盐池县与甘肃环县的边界线。其在麻黄山乡高崾岘村附近的一段,就是用“壕堑”与“天然险”相结合的方法修筑的。中间山梁上,用人工挖掘“壕堑”,两边连接的是数十丈深的大沟——“天然险”。至今,这段长城的遗迹还十分清楚,深约二丈有余,修筑方法一看就能明白。1982年,宁夏考古专家许成先生到实地考察之后,确认沟拉壕就是固原内边的一部分。自此,当地人才知道沟拉壕原来是另一种形制的长城。
清朝建立以后,蒙汉成为一家,长城的军事作用完全废弃。但长城工程的浩大与艰巨,令世人惊叹。
清朝诗人俞讷的《边墙》诗写道:
斥堠烽烟静,沿壕长绿莎。
高台蹲健鹘,荒碛卧明驼。
地利宜耕牧,边氓息铠戈。
车驱经废堞,怀古漫悲歌。
这是诗人经过年久失修的城堞时,追念古昔,不禁感叹的咏歌。这说明到了清代,长城一线已经不再属于边防要塞,远离了战争,所以“斥堠烽烟静”了。但是,当人们到了长城脚下,就会不禁想到当年“长城戍卒鸣刁斗,夜夜清霜上铁衣”的悲凉情景,不由得“怀古漫悲歌”。
今天,长城已成为一种大型的文物古迹,成为一种旅游景观。沧海桑田,岁月悠悠。盐池县境内的明代长城,已在浩瀚的大地上静静地躺了五六百年。但是,当人们走近长城的时候,仿佛又能听得见古盐道上那悠扬的驼铃声和盐市上交易的喧闹声;仿佛又能看得见古战场上战马嘶鸣、杀声连天的战斗情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长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到此来领略“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神韵。长城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作为新时代的长城“边人”,我们不用再“怀古漫悲歌”,而是要“引吭歌盛世”了。
盐池县境内的沟拉壕(内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