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
- 皇甫军 包海艳 杨静
- 19683字
- 2024-03-21 11:21:05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学科建设
1 学科
1.1 科学与学科
对科学的定义古今中外有各种不同的回答,第一种,“科学”是指“特殊的智慧”;第二种,“科学”是指“知识”;第三种,“科学”泛指一切的学习形式;第四种,“科学”是指“知识”或“了解”的艺术。1888年,达尔文在《生活信件》中指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到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而英国现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P·布莱克特却说:“所谓科学,就是通过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与此相似,《科学:什么是科学》把科学界定为真实陈述句构成之系统。并认为“科学要求科学性的陈述与表达必须含有认识,并且是真正的、经得起检验的认识”,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一般而言,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在早期,由于科学的分化尚未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科与科学之间的界限不很分明。自然科学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而是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包含在哲学知识总体中。因此,在古希腊时期,学问统称为“哲学”。在15-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得到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发展,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形成了。从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动论》的问世开始,到19世纪,自然科学以垂直分化的形式,在中观层次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学科系统。人们习惯用分解的方法,把自然界的某一特定的运动形态作为某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建立起许多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各种专门化的经典学科。所以,学科是指科学的专门化。从科学与学科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科与科学因为知识这一共同点而密切地联系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知识是学科与科学基本细胞。人们一般认为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尽管对这一定义还有异义,但无论如何定义,经历或论证的知识、规范化的知识体系是其基本内涵。人们对学科的界定也有不同的角度,但无论是从其本源来看,还是其衍生的含义来看,学科都是知识或学问的分支或分类。如果把知识单元作为科学体系最基本单位,则知识单元的系统化构成了知识体系,成为学科,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构成了科学总体。因此,知识是科学和学科共同的细胞。
第二,知识的集中和分化产生出不同的学科与科学体系。古希腊的学问统称“哲学”;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家对自然和社会的笼统认识逐渐分化为一系列分科的认识,出现了诸如哲学、天文学、数学、医学、法学、修辞学等学科名称;15-18世纪,哲学开始分化为一系列独立的学科;19世纪中叶以后,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分化,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集中。可见,学科的不断产生和科学体系的不断扩大,都是以知识的不断集中和分化为前提的。
第三,构成科学总体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由于知识之间的天然联系,虽然科学总体中存在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学科,但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学科结构。学科之间的相关联既有时间相关联、逻辑相关联,还有层次相关联,这种由于知识之间天然的联系而带来的学科之间的关联,是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深化的,而科学作为学科的体系正是在这种关联的不断深化中得到发展。
1.2 学科的概念和功能
1.2.1 学科的概念
关于学科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1)西方学者对学科的认识
法国学者布瓦索认为学科是“客体-现象-定律”组成的集合。德国学者黑克豪森将学科定义为专门对同类问题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指出学科需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明确指出学科应该包括两种涵义,即作为一门门知识的“学科”和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认为学科是一种规训制度。马克思·尼夫提出,学科指代的是一个孤立的、专门化的研究领域,学科在逻辑上不是垂直的,而是水平平行的。英国学者赫斯特(P.Hirst)认为,学科必须满足四个条件:①具有自己专属的概念;②有关概念间相互联系,形成有逻辑结构的关系网;③具有该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④拥有独特的研究方法。
Camon认为只有在该学科独特的知识体系的发展下,学科才能出现。他认为学科的知识体系需要三部分支撑:一是一个显性的哲学体系;二是至少有一个概念框架或视角来分析该学科的研究范畴,即什么问题属于该学科,什么问题不属于该学科;三是一个方法论,它可以促进和补充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
(2)国内学者对学科概念的认识
《辞海》中的学科:一是学术分类,如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化学学科、物理学学科等,是指某个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教学的科目,如生物、数学、物理等教学科目。近年来,国内学者也从不同层面对学科进行论述,如:刘献君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依据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划分出的知识集合。武建鑫认为:学科是一套系统且有序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是在客体认知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宣勇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科内涵进行分析,将研究流派分为五类,即知识门类说、教学科目说、双重形态说、创新活动说和科学分支说。翟亚军将学科概念的流派分为:知识说(教学科目说、学问(学术)分支说和科学分支说)、组织说和规训说。
综上所述,虽然各学者的论述略有不同,但较多倾向于知识体系、学术组织、教学科目、规训制度等方面。无论何种定义,都是基于“学科是某个历史时期,规范化、制度化的知识体系”这一根源发展而来的。本文倾向于回归学科的根源,故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社会发展下知识体系的分支。
1.2.2 学科的功能
(1)学科是高校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科都担负着重要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备的实验设施、相对充足的资金保障,必然形成承担各种重要任务的优势。
(2)学科是高校人才开发及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每个学科都集中了较强的师资力量,无论从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还是从他们的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及实验手段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来看,都体现了其强势。更要指出的是,高校的学科多数是与硕士或博士授予点相依托,可形成一个或多个配置合理的学科群,共同展示学校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声誉。
(3)学科是现代社会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表明:科学技术引导产业变革,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优秀人才的涌现,众多科研成果的面世,优秀人才与科研成果在产业上的应用,改造着传统产业,并为高科技产业的成长营造了较好环境,使产业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和先进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学科是现代社会新经济、新文化的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人类引入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以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武装劳动者,以高科技产业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高校的每个学科和学科群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这些人才步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乃至关键作用。
1.3 学科的划分
我国自清末引进西学以来,在社会大众心目中,学科更多的是指人文、社科、理、工、农、医6大门类。
根据2018年4月我国更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主要划分为13个门类,111个一级学科(见表1-1)。
表1-1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而国家标准GB/T13745—92,将学科分为5类,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共计58个一级学科(见表1-2)。
表1-2 GB/T13745—92学科分类目录
目前国际上大多认可的学科划分基本上按照ESI的分类方式。ESI的学科划分为7大类,下设22个学科(见表1-3)。
表1-3 ESI学科分类
1.4 学科相近及相关概念
1.4.1 学科和专业
(1)专业的基本内涵
《辞海》中将专业的概念描述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潘懋元等认为:“专业”是不同课程组合的一种形式。有的专家认为,高等学校的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或者说,专业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在西方高等教育中,专业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其称为“课程计划”。
(2)学科和专业的区别
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为一谈,高校也常常将二级学科等同于专业。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学科与专业发展目标不同
学科以发现和创新知识为目标,以获得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发现、新理论等为核心任务。专业主要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不同领域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
②学科与专业构成不同
学科是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构成的。专业主要有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或培养计划构成。
③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依据不同
学科的划分依据是知识的内在逻辑。即使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新的学科、新的需求,那么学科也将保持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围。专业的设置依据社会职业的需求。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培养具有相关知识的人才。
综上所述,学科通过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的职能,专业的发展以学科为基础。因此,学科与专业是不可相互取代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1.4.2 一流学科和一级学科
2011年3月,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的学科设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学科建设,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均按新目录进行。新目录中学科按“学科门类”(13个)和“一级学科”划分。所以对高校而言,学科的内涵一般是指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
而要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中所指的一流学科,则应当恢复学科的本来意义。学科本意是对人类知识体系的一种主观划分,是为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的相对有序而出现的。国际一流大学中的学科,既有如物理学、化学等传统意义上的一级学科,也有如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生态等学科群,还有如量子信息、人工智能、能源环保、大数据等新兴交叉学科。
国内比较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学科评估,当属近些年来进行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这一“学科评估”口径下的学科,主要是指新学科目录(2011年)中的“一级学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工作,最新一轮评估于2016年实施。
在西方,有学科的概念,但并无学科建设的说法,更不会把学科评价作为大学建设的指挥棒与资源分配的手段。目前在我国,“学科”还具有行政管理与政策供给属性。在此背景下,我们更有必要界定好“学科”的内涵。“一流学科”的学科内涵在广度、宽度上应该远大于“一级学科”的学科内涵。因此,较广义和宽泛的“学科”概念及学科划分方式更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更有利于培养杰出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也更能发挥学科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
1.5 世界一流学科界定
世界一流学科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近年来,学界对世界一流学科筛选、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学者们就世界一流学科的本质、概念、特征、标准、建设目标与发展路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如周光礼等认为,世界一流学科,应该满足四个条件:一流的学术队伍、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生质量和一流的学术声誉。顾海良教授认为:所谓一流学科的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进行国际比较的科学研究、教学水平上的一流,另一方面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一流,也有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一流。冯用军等认为:世界一流学科是拥有一流学者队伍、一流学生质量、一流科技成果、一流学术声誉、一流社会服务、一流国际影响的学科聚合。宣勇认为:世界一流学科就是拥有一流的学术组织,拥有一流的学术产出。有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学科应在拥有高水平的团队,前沿的课题等基础上,还要有先进的实验基地,有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也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大学学科排行榜中排名前20,那么该学科就可称为世界一流学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的具体任务包括建设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提升科研水平、推进成果转化五个方面。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世界一流学科的概念是围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学科文化、社会贡献五个核心因素展开的(见图1-1)。即世界一流学科必定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学科文化、杰出的毕业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同时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图1-1 世界一流学科核心要素
1.6 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1.6.1 学科的地位
(1)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高等学校工作繁多,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党的建设等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政治保障和后勤保障等问题,学科建设开展好了,就会带动教学、科研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从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当然,如果学科建设工作开展不好,学科水平不高,就会影响教学,制约科研和学校整体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学科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以学科建设推动学科的各项工作。
(2)学科建设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学科发展与知识创新、科技进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知识创新、科技进步、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可以促进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学科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学科水平影响和制约着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将会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学科水平是影响学校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学校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小对于学校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其制约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科水平。学科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社会上知名度高、影响大的学校,都有一些在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学科。当今高校间竞争十分激烈,竞争力的获得主要靠高水平的学科,最有竞争力的学校一定拥有多个高水平的学科,没有在全国有影响的学科,学校不可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品牌学科,对于扩大学校影响,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态势都是十分重要的。
(4)学科水平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在一定的学科、专业之下进行的,学科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提升学科水平。学科水平提升后,学生就会接收到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受到最规范的训练,才会培养出优秀人才。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决定性意义。
1.6.2 学科的作用
(1)学科是人才吸引的强磁场,人才培养的沃土。学科是培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沃土。在高校,培养人才是通过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学实现的,而专业教学所依托的知识基础正是通过学科所体现的,并建构起合理的具有特色的学科群。
(2)学科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高校教师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授者。在教学中,他们把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同时也把学科研究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带到课堂中,传授给学生。合理的学科设置完善了教师队伍,从而也促进教学改革。
(3)学科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最主要的体现。学科设置的本质和任务即是跟踪当前科技信息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向的科学研究活动。学科队伍完成高水平的学科研究项目,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提高学科队伍的科研能力,从而带动了高校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4)学科对高校教学科研有促进作用。通过高水平的学科设立,各种不同渠道的资金投入加大,建立规模大、设备新、水平高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同时,充实图书资料,改进信息获取资料手段,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学科建设
2.1 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所展开的建设活动,主要涉及学科本身学术水平的思想建设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学科建设,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泛指高等学校按特定的学科方向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所进行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是专业设置、专业方向设置、学位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科学研究方向设置、提高教学科研和育人水平基本思路和基本措施的制定、学术带头人及学术梯队的培养和建设、教学科研基地及实验室的配置与建设等。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学术队伍、学科方向、教育职能、物质条件和生长机制建设。
(1)学术队伍。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没有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就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因此,学术队伍建设工作主要是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构建知识、年龄、职能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根据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要求,每个学科要有一位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点一般要有三个以上稳定的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应有一名正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学术队伍建设中,还要注意培养和选拔教学尖子人才。
(2)学科方向。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方向要稳定合理,特色鲜明。一是在学科的本体部分要有方向;二是要根据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特点,确定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形成重点;三是要有新的生长点,每个学科都应寻找一个能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科研方向;四是要注意学科方向的相对独立性、连续性、扩展性。
(3)教育职能。教育职能的最高体现是研究生教育,也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位点的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产物,又是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教育职能一方面体现在新增点的论证和申报,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
(4)物质条件。物质条件是学科建设的依托,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硬件建设,比如;图书资料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网络建设:二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要有计划地进行基地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建设先进的教学基地、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5)生长机制建设。生长机制建设是给学科增加造血功能。要使学科建设良性循环,不断发展,首先就必须争取和承担科研项目,尤其是承担高水平的重大科研项目;其次要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2 学科建设的意义
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决定实施“双一流”战略,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指出,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影响。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高校极其重要的基础建设。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具有全面的推动作用,大学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学科建设。
(1)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而没有一流的学科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可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建设高水平的基地,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高水平的学科,社会才能对其产生认同感、信任感。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智力贡献的主要基地,而学科建设在其中发挥着最重要的动力源和人才库作用,继续加强新世纪高校学科建设,加速创建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项十分重大的历史性任务。
(2)学科是教师成长和活动的土壤。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重要特点是事业单位和学科组成结构。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师在学校的院、系、所中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又活跃在与国内外密切联系的学科领域里。教师与学校、社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学科,因而学科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和基地。只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和专家。纵观我国各大学的院士和知名教授,他们一般都集中在学校的某些高水平的学科。
(3)学科建设带动高校的科技创新。科学的突破,社会的进步,经济新兴产业的诞生,都和学科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学科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科学研究中重大问题的解决要靠强大的学术实力,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有可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教授,才有可能承接重大的科研项目,建设高水平的基地。
2.3 学科建设的特点
学科建设在不同的高校基于不同的基础、办学目标,甚至所处的环境等,事实上存在着很不相同的情形,但是基于高等学校共同的功能、特点及学科建设的共同本质要求等,从整体上看,高校学科建设也具有若干共同的特点。
(1)基础性
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性特点,归根结底是由高校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首先,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根本性建设。高校是生产、发展、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高校学科建设在本质上是学术性建设,属于大学的内涵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是重视和维护学术,发展学术的必然选择。学术也是大学不同于除研究机构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学术是大学的根本。所以,学科建设也是大学的根本建设,是大学自身建设和发展所特有的方式。其次,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性还在于:第一,学科是高等学校架构的基础,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单元。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开展,都必须结合学科,以学科为基础。这决定我们要把学科组织设计和学术体制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基本建设来抓。第二,学科既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基础,也是高校中院系和研究机构设置的基础,“学术系统中的核心成员单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高校中专业的设置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更要立足于学校已有的学科分布和水平,如果学校不顾学校现实情况,盲目地设置所谓“热门专业”,就很可能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残缺,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从而对学校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高等学校院系的调整和改变也是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总之,高等学校内学术机构的横向区分是“以知识领域为出发点的基本区分形式”。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要适应学科的发展变化,学科的发展要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要求。
(2)战略性
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性特点,是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中重要性的又一体现,是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长远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综合体现。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本质内涵的基础性建设,与学校整体的长远发展目标息息相关,与学校发展的各个重要方面紧密关联。高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结合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和优化本校的学科布局和学科结构。而学科布局和学科结构是学校内部结构和布局中最基础的结构和布局,是高校发展和建设中最具战略意义的布局。
第一,学科布局作为高校的战略布局深刻体现着高校综合实力和特色。学科布局主要包括学科层次和类型两个方面,学科层次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各个高等学校拥有的国家级、省部级等重点学科的级别和数量现在已经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平高低的重要通用指标;而学科类型则是高校特色的反映,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校可以称之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相对较少,但具有优势学科的学校则可以根据隶属的大学门类称之为“工科大学”、“医科大学”、“财经类大学”等。
第二,学科布局体现学校新学科发展的方向,引领学科向着与学校长远目标相一致的方向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与学校长远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学科布局不是原有学科的随意调整,而是根据国家、地区和部门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顺应学科发展趋势,通过学科布局来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学科发展的方向。
第三,这一战略布局还对高校的整体性发展发挥很大的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校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流向和配置。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学科布局的变化必然使得高等学校资源的流向和配置产生变化:比如学科布局中具有重要位置的重点学科得到的资源相对较多,而一般学科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新兴学科得到的资源相对较多,而一些没有前途的学科则应该果断地停止,以免浪费资源。
第四,即使从高校内学科自身的建设而言,它也具有教学、科研等其他领域难以比拟的战略性,往往具有统摄的作用。首先,最根本的是学科建设在本质上不是某一方面的业务建设,也不是所有的或基本上与学术或业务相关的方面建设的简单集合。其次,高校的具体学科要发展,不仅要开展科学研究,还要进行教学,通过上述对学科相关概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科建设将两者整合到一起,学科建设确实具有统摄的作用。
在实践中,学科建设之所以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和许多高校的重视,和它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所具有的战略性地位有密切的关系。为此,许多高校纷纷设置学科建设管理专门机构,或与学校规划部门结合,或将具有一定全局意义的工作职责赋予此类机构。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性特点,并且按照学科建设这一特点的要求认真地进行实践。
(3)综合性
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性特点,是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体现。由于高校学科建设是整体性的建设,无论是从学校层面,还是就学科本身而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然要涉及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队伍建设、科研方向的凝练、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建设、学科基地和环境建设及其所涉及的物质资源的配置、学术交流和学风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因此,有必要在学科建设中根据学科发展的目标,正确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形成合力,将学科建设涉及的各个方面综合为相互联系的有机的体系。所以,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科建设的系统化已经为许多高校所认识,并逐步成为或体现为许多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加以贯彻的重要原则。学科建设的系统化首先是由学科本身的系统化决定的,因此,学科建设必须符合学科的系统化要求;其次,在高校内部对学科建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协调及有关资源的整合等,其本身就是学科建设的体系化和系统化。
学科建设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它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建设要求,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学科建设必须顺应学科的发展趋势,即学科自身发展应该符合在不断深入分化的基础之上进行交叉和综合的本质要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学科自身发展也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在某个阶段可能表现为单个学科的异军突起,但单个学科的发展会带动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进而可能对整个学科的发展产生推进作用,从而产生一个综合化的发展。最为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电子信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该学科的产生本身就是数学、物理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而其产生和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相关学科甚至对所有学科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具体到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不能将眼光仅局限于所谓的重点学科,还要以重点学科的发展带动相关学科的提高,并促进学校的学科整体发展。
(4)累积性
高校学科建设的累积性特点,是高校学科建设连续性与阶段性结合的持续性发展要求的体现。其主要根据是:首先在于学科的形成、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任何学科的发展有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变化,甚至是重大的转折,使得学科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这种基于量的积累产生的重大转折虽然对于学科来说是发生质变的标志,是学科实现发展,甚至是阶段性转变的重要标志,但是,学科发展的连续性,并且在这种连续中始终体现并不断丰富着该学科的本质,则是学科稳定的特点。因此,高校学科建设不可能一挥而就,必须在正确的建设思路的前提下,通过扎实的锲而不舍的实际建设步骤,逐步积累,不断进取,才能有所见效。科学研究往往通过一个个与学科方向相联系的课题的完成,特别是重大的突破和创造性成果的产生,推进学科从一个阶段走向更高阶段。所以,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凝练对科学研究起到方向的指引和相关力量与资源的整合;而科学研究则是推进学科从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动力。
我们认识高校学科建设的累积性特点,对高校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持续支持的客观要求,形成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势头,这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及主管部门的共识。为此,不少省、直辖市对本地区学科的建设,已连续进行了多个为时3-5年的周期投入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的累积性特点和持续发展要求。
总而言之,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性特点,归根结底是由高校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根本性建设,学科也是高等学校架构的基础,是学校组织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单元;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性特点,是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中重要性的又一体现,是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长远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综合体现;高校学科建设的综合性特点,是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综合体现;高校学科建设的累积性特点,是高校学科建设连续性与阶段性结合的持续性发展要求的体现。
2.4 学科建设的作用
(1)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在高校,培养人才是通过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学实现的,而专业教学所依托的学科知识基础正是通过学科建设,建构起合理的具有特色的学科群所形成的。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为社会培育更多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2)提高学术科研水平
学科建设的本质和任务是跟踪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向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条件保障,学科队伍以此争取到高水平的研究项目;通过完成这些科研项目,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做出了一定贡献,学科队伍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带动了高校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3)改进现有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授者,高校教师既要从事学科建设中的种种学术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又要完成某一专业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工作任务。教师在教学中,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把科研中的新思路、新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使教学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某一学科建设队伍成员,依据一定的学科方向开设学科课程,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发现学科问题、拓展新的学科方向。联合师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使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达到学科的知识创新、丰富与发展。
(4)促进条件建设提高
高水平的学科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学术队伍,而且要有先进的教学和研究条件。通过学科建设,加大各种不同渠道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关实验室、研究基地,扩大规模、更新设备、提高水平,从而形成一批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同时,充实现有的图书资料,不断改进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料的手段,不断增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2.5 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着“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方针,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跨国经营、区域发展、西部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既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2)创新性原则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学科建设应该在知识、技术、管理三方面进行创新,利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一流教育基地;围绕本学科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在科技开发、科技创新、学术理论发展中,发挥好示范的作用。
(3)超前性原则
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要突出学科布局结构优化和学科群配套建设,跟踪新世纪的世界科技发展走向,瞄准国际、国内学科前沿,明确建设重点和发展目标,开辟新领域、创造新理论;同时着重搞好学术、技术储备与预测,确保学科建设始终体现出超前性和创新性。
(4)可行性原则
高等学校进行学科建设既要有超前目标,更要有可行计划,要根据人才、资金、设施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体现出可操作性、分层次按步骤滚动推进,力求按期取得建设实效;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思路,认真总结发展进程中的有效经验,扬长避短,持之以恒,防止急功近利,以确保建设的效益。
(5)综合性原则
单独的一个学科即使存在也难以持久,合理的学科结构必然是主干学科、支撑学科、配套学科、相关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共存共荣的有机集体,由此构成一个科学、优化的学科体系。高校学科建设旨在围绕主干学科,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链接,通过互动、共生、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点,实现学科从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富有生机、网络化的学科群。
2.6 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
学科建设工作不仅是上层次、求发展的问题,同样也关系到办学特色的形成、凝聚力的增强、影响力的扩大、质量效益的提高和办学实力的提升。总而言之,通过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明确并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要与学科方向确立相结合,以体现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学科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选择、确定学科方向。在选择和确定学科方向时,应把握这样几点:第一,在学科的本体部分,至少要有一个方向;第二,要确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第三,要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这就要求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在学科前沿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创新。
(2)构筑学科梯队
学科建设要与学科梯队建设相结合,以增强学科实力。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因而,在学科梯队建设中应注意着重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不同的学科,对其梯队结构的要求不同;第二,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学科、学术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宽与很强的研究能力,要视野开阔,能够把握和抓住学科前沿,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第三,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的关系。团结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双方都要互相尊重。特别是学科建设负责人,要多听学科带头人的意见,支持他们的工作。有的学科,二者可合而为一,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问题是配备好助手,以减轻其负担。
(3)搭建学科平台
学科建设要与学科基地建设相结合,搭建学科平台,以创造发展条件。现代学科建设离不开基地,在抓好学科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实验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中,要统一规划,集中有限资金,建设若干开放式的高水平基地,并制定相应的规定,做到资源共享。
(4)加强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以形成学科特色。现代科学研究首先要立项,通过立项,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价值。争取重大项目,首先要组织起来,联合作战。要发动教师,特别是有学术思想的教授、教师,经常进行思想“碰撞”,寻找新的生长点,构想新的课题。
(5)立足学位点建设
学科建设要与学位点的建设相结合,以提高学科层次。前面已提及,学科标志性建设之一就是学位点建设。只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毕业生才能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学校才能有更好的生源,教育才有特色,发展才更有后劲。但学科建设绝不仅仅是学位点相关学科的任务,它应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因为培养多层次人才最终靠的是高水平学科,提高质量最终靠的是对学科持续不断的建设。
(6)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科建设要与学术交流、学术合作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学科建设离不开交流与合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将能很快地吸收、消化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将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教师通过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不仅能扩大影响,赢得声誉,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并且也有机会获得更多支持,争取到更多的帮助。同时,推进学科建设,同样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7)促进学科成果转化
学科建设必须与学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相结合,以发挥学科效益。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科技和信息优势,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校办学之路愈走愈宽。尤其是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所提出的问题,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促进相关学科建设良性循环。
2.7 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与模式当前学界尚无定论,多方学者看法不一。鉴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办学宗旨及定位等因素的不同,使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面临许多挑战。当前的世界一流学科均是通过不断克服这种挑战和未知建设而成的,当然其中同样伴随着不断地调整完善以及创新。
2.7.1 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理念
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经验表明,一流学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创新的过程。其具有共同的特征,更有鲜明的特色。我国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扎根中国大地,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2.7.2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原则
(1)传承与创新
传承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继承,是学科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它反对功利、不随波逐流。正是有了这种传承和坚守,才会培养出杰出人才、做出创新成果,世界一流学科才能在循序渐进中脱颖而出。世界一流学科应在传承中大胆创新,在创新中继续传承。传承是保障,创新是核心,世界一流学科作为优良传统的护卫者、学科发展的引领者,传承和创新缺一不可。
(2)博大与精深
世界一流学科是建立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前沿的专业知识上的。广博的知识是学科发展的根基,也只有根基大,学科才能有长远、深入发展。扎实、前沿的专业知识是学科发展动力。
(3)和谐与特色
世界一流学科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世界一流学科又是和谐的,即学科各要素之间是和谐的,学科发展环境也是和谐的。和谐是特色基础上的和谐,和谐是手段、是途径,特色是目标、是归宿。
2.7.3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建议
(1)扎根中国大地,加强学科文化建设
学科文化是孕育中国特色一流学科的重要土壤,是一流学科进步的精神力量。学科文化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科学的学科发展机制。
①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自由是创新的土壤。开放、宽容的学术氛围是良性学术生态环境构建的关键要素,是保障高校师生自由探索、促进师生发挥创造力的基础。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代代教师、管理者、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历史的积累、文化的沉淀。
②弱化学科边界,建立包容性的学科文化生态
当前的学科划分由于具有较强的人为计划特征,使得知识体系的内在关联度降低。这种强行的学科划分无疑在学科文化间制造了人为的分裂与隔阂,而这种隔阂又成为了学科文化发展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弱化学科边界,建立包容、协同的学术共同体,发掘学科文化的共同点,促进学科间相互理解与认可。
③推动学科文化开放,塑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文化
学科文化开放是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一流学科国际化的一部分。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文化理念。我国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应打破封闭、僵化的文化模式,同时加强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学科文化交流合作。
(2)立足当前学科现状,围绕世界一流科学进行定位
在响应国家部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对已有的学科层次和学科水平进行客观评估,在找准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方案,从而提升自身学科水平积极争取世界一流。
学科如何定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依据权威学科排名来定位。如参照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成果,或参照国际公认的ESI、USNews、THE、QS、ARWU等学科排名标准作为高校学科水平自我定位的重要依据。了解高校学科的发展水平是属于国内领先还是属于国际前沿。从而,为学科发展做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二,依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来定位。如学科是否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否能够提升学科自身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学科地位和影响力,以此来初判哪些学科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潜力,哪些学科更有利国家发展。
第三,依据大学的规划来定位。即依据大学战略研究来确定某个学科未来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可能性。大学在进行发展战略规划时,应充分地调研和科学地论证学科是否具有冲刺世界一流学科的可能性。
第四,依据学科的投入进行定位。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均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本的投入。因此可以通过学科本身收获的外界资助力度和持久度进行定位,如国家资金投入力度、社会资金投入力度等。没有大量且持久的财力支持,任何大学和学科都难以成为世界一流。
第五,依据学科特色来定位。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内涵、质量水平来定位学科水平。当前国家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这也是一千个大学,有一千个特色。但是这种特色能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水平值得去论证。
采用上述任何一种定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高校必须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虽然国家公布了98所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名单,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学科都可以盲目地去争创世界一流。立足自身实际、认清自身定位,依据自身优势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培养有用人才实际也是争创一流的历史使命。
(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培养
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以下简称双创能力)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产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举措。
①明确科学的双创教育理念
双创教育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的过程。双创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地将学校教育、经济需求、社会发展需求融合在一起,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②营造良好双创教育环境
良好双创教育环境是指学校支持创新、鼓励创业、勇于挑战的氛围和文化。高校应该重视以创新创业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成立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或工作组;完善创新创业有关政策条款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
③双创教育课程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根据学科属性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形成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等方面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在包含了创新创业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包含创新创业的专业水平的锤炼。教学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践,不仅有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还要有实践课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
④搭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可以建立创新训练实践基地,如成立实验室或实验中心等;创新竞赛实践基地,如成立学科竞赛工作室、创新设计团队。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和校外机构进行联合,进行实习与实战教育,给学生到校外,如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实践的机会,创建体验实践基地。
(4)突出建设重点,发展特色学科
“特色学科”不是为了标新立异,都去搞“独一份”或“一个人的课堂”,而是为了满足人才培养和完善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当前世界一流大学除了整体学科水平高之外,一般都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特色学科的选择应坚持以下原则。
①可行性:立足于高校自身基本情况,从学校办学类型、自身学科优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做通盘考虑。
②相关性:考察特色学科的相关学科发展情况。判断相关学科是否可以为特色学科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资源支持。
③前沿性:特色学科必须具有前瞻性,紧跟科学发展前沿。一方面是发展前沿本身,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原有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④适应性:特色学科的建设应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学科要想可持续地完善和发展,必须积极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建设特色学科要有创新的理念来引导,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学术大师来带动特色学科发展;要有高水平的基地做平台做支撑;要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做汇报。学科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形成不同的特色学科。因此,特色学科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路径,使学科按照适当的方式、速度发展。总之,大学在特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寻找传统与现代、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结合点。
(5)搭建一流平台,带动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新动力,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而我国大学以“校—院—系”为主的学科组织结构,不利于跨学科合作和跨学科教育,不利于跨学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搭建世界一流学科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与综合。
①设立学科交叉机构,如设立跨学科的研究院、学术创新组织、综合实验室等,促进院、系横向间的合作。
②积极争取和承担跨学科项目,催生强学科、新兴学科诞生。
③注重学科群建设。以特色学科,重点学科以及优势学科为“凝结核”,将若干联系密切的学科组织起来,形成多学科群体优势。
④兴建跨学科大楼,把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和不同实验室联合起来,为学科交叉和综合提供便利的空间和环境。
(6)重视人才梯队,建立一流师资队伍
世界一流学科的学科队伍应由一批拥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宽学术视野,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凝聚力的世界优秀人才组成,也正是在这些一流名师的带领下,学科才逐渐发展,走在该领域的前列。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视人才,要围绕学科发展建立学科核心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①改革现行的教师聘任制度,打破优秀教师难以引进来,冗余教师难以走出去局限,搞活用人机制,促进人才流动。
②人才引进一定要“高门槛”,即积极引进一批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家。他们是学科发展的旗手,是开拓学科的领路人。
③要积极倡导“大师+团队”组织模式,搭建良好的学科梯队。在教师队伍里,要有知名领军人物、要有学术骨干,还要有充满朝气的青年成员,通过团队合作,使他们逐渐具备独立工作的科研能力和团队领导力,以促进学科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④培养和引进双管齐下。队伍状况较好的院系,有合适的培养条件和对象,应以培养为主;相对较弱的院系,难以培养出高层次人才的,应以引进为主。
⑤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
(7)深化科教融合,加速技术创新
科研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两大任务,也是学科声誉的主要来源。当前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中,科研占比最高,也导致了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而轻教学的现象。国外世界一流学科都非常注重教学,且都有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教学也是每位教师必须承担的一项工作。因此,教学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把握科研和教学的融合?
①转变观念,拆除科研和教学的“围栏”
大学是教学中心,也是科研中心,培养人才是教学和科研的共同使命,因此教育和科研相融合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高校与科研机构相比,一个重要特征和优势就是有条件将教学和科研结合从而实现协同育人。高水平教学往往涵盖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往往依赖新的科研成果,只依赖现有知识的教学很难培养出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科研和教学的融合需要积极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从而使教学方式更多样,教学内容更有广度和深度,也可以使科研更有活力、张力,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
②调整科研和教学在职称评审中的比例
当前很多高校的职称评定均存在科研占比偏重的情况,这无疑削弱了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发挥政策指导作用以外,还要积极健全教学激励以及约束机制并努力克服教学成果难以量化评价的困境。
③促进科研成果与教学资源的结合,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积极鼓励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从而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新的课程资源,完善教材更新和课程更新机制,避免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和科技前沿脱节。
④促进科研设施与实习基地的结合,优化教学实践平台
科研设施支撑实践教学,合理利用科研实验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努力协调高水平科研平台进行学生创新实践。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先进科研方法以及常规科研思路。这样有利于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同时能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研究前沿和热点,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充满创新科研实践中。
(8)争取多方支持,保证一流学科建设投入
上述所有的措施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充足的经费,学科发展寸步难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需要中央、地方及社会力量多方持续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同时,高校应加大捐赠文化的宣传,鼓励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捐赠;积极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创办企业、贷款等多渠道募集资金,扩大收入来源。
总之,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方向,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立足校情,找准学科定位;突出重点,建设特色学科;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搭建一流学科平台,促进学科交叉;重视人才,建设一流学科队伍;科教融合,加速技术创新;争取多方支持,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学科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