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冰箱无企鹅

说到我的短篇小说,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冰箱里的企鹅》,直到前两天,还有个朋友跟我说起这篇小说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

尽管我个人不太愿意承认,但它确实已然成了我的代表作与成名作,是我当年在人人网上开始获得关注的一个起点,当时它总共被转发了超过八千次,这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现在回忆起这篇小说的创作起因和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当时我放暑假在家,还没从几个月前那次失恋的阴霾中走出来。有一天晚上翻冰箱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就莫名产生了这样一个古怪的故事设定,随后我坐在电脑前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它敲出来并发在了网上。

然后它就这么火了,一夜之间收到了大量的评论和私信,转天就上了热门。两年后在ONE上重新发表,它再次受到了很高的关注,我的微博也陆陆续续收到许多私信,他们的问题和当初那些读者的一样,都是在询问我究竟想要借助这篇小说表达什么。

其实我个人从写完到现在,完整读《冰箱里的企鹅》还不到五次,以至于我对其中的很多细节几乎都没有什么印象了。小说这种东西是很古怪的,当它被创作出来以后,就完全独立于创作者之外存在了,因此我在试图解读它的时候,更像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

现在在我看来,《冰箱里的企鹅》并没有太多深意。所谓把冰箱比作“人心”,把企鹅比作“没有结果的或不被世俗接受的恋情”,这都是写完后我自己的再定义,但在创作过程中,这种高概念的东西是不可能在心里那么完整的。毕竟我只写了不到一个小时啊,更多的是凭借一种直觉与本能去完成的。

说得庸俗一点,我当时就是心里放不下曾经的爱情,想写点东西怀念顺便发泄一下,没想到最后居然可以写得如此不拘一格。这大概连我前女友都始料未及——没想到自己居然可以以这种方式在别人的青春里成为一个不朽的符号。如果是我被人写进故事,我得有多开心啊!

不过她似乎并没有很开心,七年了依然再没跟我说过一句话。

至于它为什么会给这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我想或许更多是因为它本身特有的一种孤独的气质吧。这种充满了压抑与克制的欲言又止、悲而不伤,也许比直白的叙述更加容易戳中大家内心的那些共有的点,当然这些都是我的主观臆测而已。

说到里面的情节,有一点是完全真实的,那就是我当年在家真的是有事没事就去翻冰箱。我妈为此经常骂我,说我在浪费电,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会在路过冰箱的时候条件反射地去翻一翻。不过我家的冰箱常年空荡荡,我妈是个每天都会去买菜的人,因此晚上冰箱里鲜有存货,别说住企鹅了,连蟑螂都会饿死在里面。

搬来北京后,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住,客厅里有一台冰箱,也算有点家的感觉。然而我莫名活成了小说里的主角,天天吃外卖,冰箱里没有食物,只有孤独的寒冷。可我翻冰箱的毛病好了很多,大概是真的活明白了,不再相信里面会凭空变出什么能给我惊喜的东西了。

翻冰箱的次数减少后,也有一个很坏的副作用,那就是我那个几乎不住在家的哥们儿,偶尔会趁我不注意买一些东西扔在里面,常常是放到快过期才被我无意中翻出来。前几天我就找到了冻在冷冻室里将近半年的肉块,冒着生命危险到厨房煮了吃。那真是边吃边流泪,不过不是怕吃死,而是居然没人可以分享这种大义凛然。

于是很多年之后我才读懂了自己的小说,“或许对我而言一个有厨房有冰箱的房子才能算作一个家”,这句话现在看来比什么企鹅不见了更加刺痛人。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想找到灵魂的归属感,并非只是身边要有个人那么简单,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依赖的精神符号罢了。

人类需要安全感,所以创造了房子和家,但安全而封闭的盒子带不走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因为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注定是居无定所的,而房子里配备的冰箱、音响、电视,甚至伴侣,都是一种安慰方式。

这或许正是为什么年纪越大,我越喜欢刘若英的《当爱在靠近》:“真的想寂寞的时候有个伴,日子再忙也有人一起吃早餐,虽然这种想法明明就是太简单,只想有人在一起,不管明天在哪里。”

孤独这种东西,既不会死也不会消失,只会被忽视与忘却。如果有一天,你终于发现了一种方式让你很久都没有再想起它,那真是一件三生有幸的事情。

生来孤独的人哪,愿你的冰箱常堆满新鲜的食物,厨房里总是弥漫着油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