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1]

總論

1.世謂子胥伏劍,屈原自沉,子蘭、宰嚭誣讒。(卷三《偶會》,99頁)

2.屈原懷恨,自投湘江。(卷四《書虚》,182頁)

3.世人必曰:“屈原、申徒狄不能勇猛,力怒不如子胥。”(卷四《書虚》,182頁)

4.屈原疾楚之臰洿,故稱香潔之辭。漁父議以不隨俗,故陳沐浴之言。(卷十四《譴告》,638頁)

5.鄒衍之狀,孰與屈原?見拘之冤,孰與沉江?《離騷》《楚辭》悽愴,孰與一嘆?屈原死時,楚國無霜,此懷、襄之世也。(卷十五《變動》,657頁)

6.屈原自沉於江,屈原善著文,師延善鼓琴,如師延能鼓琴,則屈原能復書矣。楊子雲吊屈原,屈原何不報?屈原生時,文無不作,不能報子雲者,死爲泥塗,手既朽,無用書也。屈原手朽無用書,則師延指敗無用鼓琴矣。(卷二十二《紀妖》,912頁)

7.雖無篇章,賦頌記奏,文辭斐炳,賦象屈原、賈生,奏象唐林、谷永,并比以觀好,其美一也。(卷二十九《案書》,1174頁)

8.好奇無已,故奇名無窮。楊子雲反《離騷》之經。(卷二十九《案書》,1175頁)

一、九章

(一)懷沙

1.屈平潔白,邑犬羣吠,吠所怪也,非俊疑傑,固庸能也。[2](卷一《累害》,13頁)


[1] 王充《論衡》,據黄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本,中華書局,1990年版。

[2] “邑犬”下今有“之”字;“能”今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