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后日本军事力量发展评析
- 刘哲民 石宏
- 8173字
- 2021-12-31 13:32:30
第一章 日本自卫队的组建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日本在本土和境外仍有201个师团、150个旅团和20支舰队,总人数达700万。为了从根儿上清除日本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1945年10月15日,盟军占领当局——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撤销了日本帝国军队的参谋本部和军令部。11月30日,盟军占领当局又令日本发布敕令第680号,撤销了陆军省和海军省,令投降的日军所有人员就地待命,等候复员转业安置。12月1日,日本政府按照盟军占领当局的命令,将原陆军省和海军省改为第一复员省和第二复员省,负责安置复员的陆海军军人。
第一复员省和第二复员省的最高长官分别为第一复员大臣、第二复员大臣,均由日本首相兼任。由此,日本第44任首相,也是战后第一任首相币原重喜郎成为第一任第一、第二复员大臣。1946年5月22日吉田茂内阁组建之后,第一、第二复员大臣改由吉田茂兼任。
1946年6月12日,旧日本陆海军人员的复员工作大部结束,于是第一和第二复员省合并为复员厅,原第一复员省改为复员厅第一复员局,局长为上月良夫,继续负责剩余旧日本陆军人员的复员事务;原第二复员省改为复员厅第二复员局,局长为前田稔,继续负责剩余旧日本海军人员的复员事务。1947年10月15日,复员厅被撤销,将第一复员局移交给厚生省,第二复员局则由总理府直辖。1948年1月1日,第一和第二复员局合并为厚生省复员局,负责最后的旧日本陆海军人员的复员工作。
而在解散旧日本军队的同时,驻日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根除日本武装的措施,开始对日本实行全面改造。然而,就在日本将被彻底解除武装以及一切支撑军事重建的基础之际,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成为冷战正式打响的标志。由此开始,美国对日占领方针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重新武装日本的声音在美国政府中日益增多。1950年元旦,麦克阿瑟发表《告日本国民的声明》,为重新武装日本制造舆论和法律依据。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日本得以重新武装。
陆上自卫队的建立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决定全面介入。1950年7月2日,驻日本九州地区的美国陆军第8集团军第24步兵师先头部队(史密斯特遣队)在师长威廉·迪安少将的率领下,乘船在釜山登陆,成为第一支介入朝鲜战争的美军部队。随后,第24步兵师其他部队、驻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部及所辖第7步兵师、第25步兵师和骑兵第1师全部从日本奔赴朝鲜战场。这样一来,驻日美军总人数只剩下数千人,使日本的防卫兵力和治安维持兵力顿时出现严重不足。
为了解决驻日美军兵力不足的问题,麦克阿瑟在1950年7月8日向时任日本首相吉田茂递交了一份信件(盟军占领当局内部资料称为 Increase in Japanese Security Agencies),指令日本迅速组建7.5万人的警察预备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事变”或“暴动”。7月18日,日本政府通过了《关于创立警察预备队大纲》。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布昭和25年政令第260号,正式开始组建警察预备队。8月14日,日本政府任命刚刚卸任的香川县知事增原惠吉和退休的前劳动省次官江口见登留分别为警察预备队的本部长、本部次长。警察预备队的本部设在东京都江东区越中岛驻屯地,在行政上受日本内阁国务大臣领导(实际上只是在1951年12月26日~1952年7月31日受国务大臣大桥武夫领导)。
警察预备队的人员募集从1950年8月13日开始,至10月12日共募集了74158人,全部进入日本各都道府县的警察学校培训,并且全部被授予二等警察的警衔(相当于现在陆自的二等陆士)。但当时对于警察预备队干部的选任条件不明确,导致干部人员奇缺。日本政府原拟让旧日本陆军大佐服部卓四郎担任警察预备队参谋长,并且从旧日军将佐中选了400人来担任警察预备队各级干部,但后因政治因素考虑而作罢,改由从公职人员中选拔。最终采取的措施是一般公募800人、各官公署推荐募集200人,总共募集1000名干部。1950年10月9日,旧内务省地方局长出身的林敬三接替增原惠吉担任警察预备队的中央本部长(相当于现在的陆上幕僚长),警衔为警察监(相当于现在的陆将)。1950年12月29日,警察预备队的编制和组织章程正式公布。按照编制,警察预备队由本部100人和总队7.5万人组成,其中本部是首相的幕僚机关;总队是实力部队,下辖总队总监部和东京都、北海道、京都府、福冈县等4个管区队。每个管区队定员约1.3万人(大致相当于旧日军的师团),下辖3个普通科连队(相当于步兵团)和1个特科连队(相当于炮兵团),其中每个普通科连队又下辖3个大队(相当于步兵营),每个特科连队下辖4个大队(相当于炮兵营)。与此同时,警察预备队中央本部长也随之改称警察预备队总队总监。
就在日本紧张组建警察预备队的时候,朝鲜半岛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之后,在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的第二次战役中重创了美国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军队,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巨大震动。美国感到远东局势相当严峻,开始进一步放宽对日本重新武装的限制,而日本则趁机向美国提出允许日本警察预备队重新武装化,也就是要从只装备手枪和步枪的准军事力量向着装备火炮、坦克装甲车辆的正规军事力量转变。
1951年1月3日,也就是汉城(今首尔)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占领前一天,日本政府向美国提出了采购包括307辆M26潘兴中型坦克在内的760辆履带式装甲车的请求。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此基本表示同意,但是美国国务院表示反对,于是日本警察预备队的重新武装化被迫推迟。
然而,美国对日本警察预备队走向正式军事力量却开了绿灯。1951年1月29日至2月7日,麦克阿瑟与吉田茂单独就媾和问题进行密谈,答应由美国负担日本重整军备的部分费用。另外,日本警察预备队在人事方面的限制也基本被解除。1951年6月1日,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58期毕业生加入警察预备队,同时招收245名干部候补生入校学习。此后,招募旧日本陆军人员的层次逐渐从尉官扩大到佐官。1951年10月1日,允许405名旧日本陆军中佐级(副连队长级别)以下军官加入警察预备队;1951年12月5日,允许407名旧日本陆军尉级军官加入警察预备队。1952年年中,美国又进一步解除了对旧日本陆军大佐级军官的追诉,到同年夏招募了10名旧日本陆军大佐级(即二战时期的联队长级别)军官。
日本警察预备队的训练在美国军事顾问指导下进行,从1950年8月23日到1952年9月30日共进行了6个阶段的训练。
第1阶段训练从1950年8月23日到1951年1月14日,为期13周,以单兵训练为主,目的是具备基本的治安能力。在此期间,美国向警察预备队提供了大量M1卡宾枪以及480辆非装甲车辆(主要是吉普车)。
第2阶段训练从1951年1月15日到1951年5月19日,为期18周,以中队战术训练为主。其间,美国向日本警察预备队提供了 M1919型7.62毫米机枪、M2型60毫米迫击炮、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16辆M15A1和48辆M16半履带式自行高炮。
第3阶段训练从1951年5月20日到1951年10月6日,为期18周,以大队战术训练为主。1950年7月,美国向日本警察预备队提供了2130辆各式非装甲车辆,9月提供了大量 M1911型11.43毫米手枪、勃朗宁M1918型7.62毫米自动步枪和450门M1型81毫米迫击炮。
第4阶段训练从1951年10月8日到1952年1月19日,为期13周,主要是在驻日美军基地进行专业技术训练。
第5阶段训练从1952年2月4日到1952年6月19日,为期19周,主要是进行大队规模的战术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其间,美国向日本警察预备队提供了443门89毫米无后坐力炮。
第6阶段训练从1952年6月23日到1952年9月30日,为期13周,主要是进行连队规模的战术训练。1952年8月,美国向日本警察预备队提供了40辆M24轻型坦克、154门M2型105毫米榴弹炮和15000辆各式车辆。
就在日本警察预备队进行第5阶段训练期间,以美国为主导的所谓盟国《对日和平条约》(通称《旧金山和约》)在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日本被盟军占领的状态结束,而原警察预备队令原则上即在180天内失效。于是日本政府在1952年7月10日向国会提出《保安厅法》,设置保安厅。7月31日,日本国会批准了《保安厅法》。8月1日,整合了警察预备队、海上保安厅及名义所属海上警备队,日本保安厅成立,日本首相吉田茂兼任保安厅长官。10月15日,警察预备队改称保安队,归属保安厅第一幕僚监部(陆上幕僚监部前身),林敬三任第一幕僚长,同日编成保安队北部方面队。10月30日,时任日本国务大臣木村笃太郎接替吉田茂担任保安厅长官。
1954年6月9日,日本政府又公布防卫二法,即《防卫厅设置法》(昭和二十九年6月9日法律第164号)和《自卫队法》(昭和二十九年6月9日法律第165号)。这两部法律于195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因此保安厅便于同日改为防卫厅,保安队则于同日改称陆上自卫队(简称“陆自”),实有官兵11万人。木村笃太郎成为第一任防卫厅长官,筒井竹雄担任第一任陆上幕僚长,而林敬三则成为第一任统合幕僚会议议长。
由于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要干部来自于日本帝国时代的内务官僚和旧日本陆军,因此在军政、军令、教育等方面都继承了很多旧日本陆军的传统。如日本陆自的队旗、连队旗——八条旭日旗是从旧日本陆军的十六条旭日旗改变而成;日本陆自的军歌则完全沿用了旧日本陆军的军歌“陆军分列行进曲(拔刀队)”,陆自第1空挺团(即空降团,实际编制为旅级,所以西方军界称其为空降旅)的团歌则沿用了旧日本陆军第1挺进团的军歌“空中神兵”。在每年日本陆自举行的富士火力演习演奏会上,陆自的音乐队(军乐队)都会演唱和演奏战前的日军军歌和军乐;陆自的驻屯地(卫戍地)也都是旧日本陆军部队的军营,连队番号也都基本沿用旧日本陆军联队番号。例如驻大阪的陆自第37普通科连队就是沿用旧日本陆军第37步兵联队的番号,并且连“菊水”部队的绰号也一并继承(使用日本历史上著名战将楠木正成的菊水纹图案)。再如驻北海道北惠庭驻屯地的第11战车(坦克)大队则沿用了旧日本陆军战车第11步兵联队的番号和“士魂”步兵的绰号。
海上自卫队的建立
在日本三个自卫队中,海上自卫队的雏形出现最早,而且旧日军色彩也最为浓厚。在日本战败后,为了扫除二战末期布设于日本沿岸的大量水雷(当时日军为了防御盟军在其本土登陆,美军为了封锁日本并迫其投降,都在日本沿岸密布水雷),旧日本海军的扫雷部队被保留下来(有扫雷舰艇360艘、人员1900名),由旧日本海军大佐田村久三任扫雷部队指挥官。
1946年7月1日,日本政府得到盟军占领当局的同意,在运输省(现国土交通省)海运总局设置了“不法入国船舶监视本部”,以强化对非法入境船只的监视,本部长为大久保武雄。1948年5月1日,日本政府又以取缔走私和非法入境、海上警备、救难、海上交通维持为名,在运输省下设了一个外局——海上保安厅(总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霞关2丁目1番3号)。但是盟军占领当局对海上保安厅提出了六点要求:
1.人员总数不准超过1万。
2.舰艇总数在125艘以下,总吨位不能超过5万吨。
3.每艘舰艇吨位不能超过1500吨。
4.舰艇航速不能超过15节。
5.海上保安队员的武器只能是轻武器。
6.活动范围仅限于日本沿岸。
尽管受到极大限制,日本却借此保留了一批旧日本海军人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2个多月,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实施了“烙铁行动”,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陆成功,一举扭转战争初期不利的战局。随后,麦克阿瑟又计划于10月15日在朝鲜东海岸的元山实施第二次登陆作战,可是朝鲜人民军已经在元山沿岸布设了大量水雷,而美军的扫雷艇大部分还在国内,时间上根本赶不及,远东美军的4艘钢制扫雷艇、6艘木制扫雷艇在15天内只扫除了200枚水雷,仅占朝鲜人民军布雷总数的1/10。于是,美军想到利用日本扫雷部队来帮忙。当时日本海上保安厅拥有250吨和125吨的木制扫雷艇78艘,人员1500人,而且在过去几年间一直在日本沿岸进行扫雷作业,既有经验,也有技术和能力进行新的扫雷作业。但是日本当时还处于被盟军占领状态,不具备国际行为能力,如果调用日本扫雷队到朝鲜半岛实施扫雷作业明显属于非法,于是美军决定秘密征召。
1950年10月2日,美国远东海军司令部(COMNAVFE)副参谋长阿利·伯克少将向日本海上保安厅长官大久保武雄提出日本扫雷艇到元山配合美军作战的要求。大久保在得到吉田茂首相的批准后,同意秘密出动扫雷艇。于是,分散在各地的日本扫雷艇统一集结到下关,临时组建了包括25艘舰艇在内、共分四队的“特别扫雷队”,由海上保安厅航路开启(扫雷)本部长田村久三担任特别扫雷队总指挥官。
10月10日,日本特别扫雷队到达元山,2天后开始帮助美军进行扫雷作业。第2扫雷队在12日当天扫除3枚水雷的同时,日本扫雷队员目睹了美军两艘扫雷艇相继触雷沉没的场景,心理大受打击。10月17日,第2扫雷队的MS1 4扫雷艇触雷沉没,艇员1人失踪(炊事长中谷坂太郎)、1 8人受伤。这下子就让此前已经目睹美军扫雷艇触雷沉没的第2扫雷队士气进一步滑向了谷底。第2扫雷队幸存的3艘扫雷艇在没有得到美军司令部批准的情况下,就由队长能势省吾(第5管区航路开启部长、旧日本海军中佐)率领擅自返回日本。这让美军司令部大为光火,要求日本严惩责任者。大久保一边请示吉田茂首相,一边于10月20日派石飞矼(第9管区航路开启部长、旧日本海军中佐)率领第3扫雷队(5艘扫雷艇)到元山海面继续实施扫雷作业。至12月4日,日本特别扫雷队在元山海面总共扫除了8枚水雷(包括第2扫雷队扫除的3枚在内)。
除元山海面之外,日本特别扫雷队还在仁川、镇南浦、群山海域实施了扫雷作业。12月15日,“联合国军”远东海军司令部下达结束扫雷作业,日本特别扫雷队就此解散。在为期2个月的扫雷作业中,日本共出动46艘扫雷艇,1200名人员,扫除水雷27枚。由于这次行动属于非法,所以日本政府一直缄口不谈。
而就在日本派出特别扫雷队赴朝鲜半岛扫雷的同时,旧日本海军大将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保科善四郎开始在第二复员省召集一些旧海军军人私下商讨复活日本海军的计划。
1951年1月,野村吉三郎、保科善四郎以及第二复员省的旧日本海军少将山本善雄、富冈定俊以及旧日本海军大佐吉田英三等人初步商定了重新复活日本海军的计划方案,并交给美国远东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伯克少将过目。经过伯克修改后,这些人又在2月份向首相吉田茂进行了说明。
1951年10月19日,吉田茂和“联合国军”司令马修·李奇微上将进行了会谈,吉田提出希望美国能租借给日本18艘巡逻艇、50艘登陆支援艇,李奇微当场予以答应。于是在第二天,吉田内阁官房长官冈崎胜男根据吉田茂的指示,召集海上保安厅长官柳泽米吉、旧日本海军少将山本善雄碰头,讨论如何运用这些将要到手的舰艇,并提出成立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
1951年10月31日,一个名为“Y委员会”的秘密组织成立了。Y 委员会直属日本内阁管辖,其作用就是仔细研究如何重建日本海上防卫力量。Y委员会成立之初共有10名委员,其中旧日本海军人员就占了8名,分别是山本善雄(主席委员)、秋重实惠(副主席委员,旧日本海军少将)、吉田英三、初见盈五郎(旧日本海军大佐)、永井太郎(旧日本海军大佐)、长泽浩(旧日本海军大佐)、森下陆一(旧日本海军中佐)、寺井义守(旧日本海军中佐),2名公职人员是海上保安厅长官柳泽米吉、警备救难监三田一也。
在成立的当天下午,Y委员会在位于霞关的海上保安厅临时办公室召开了第1次会议。此后Y 委员会每周都要召开一次例会,到1952年4月25日之前共召开了19次会议。在第2次例会上,增加了1名临时委员——海上保安厅次长山崎小五郎。
由于美国的态度决定着能否复活日本海军,因此 Y 委员会没有对美国隐瞒其想法,并且还在1951年10月26日和美国远东海军司令部商讨成立日美共同委员会。11月2日,日美共同委员会成立,美方委员是海岸警卫队将校2人、文官2人、海军将校2人(临时委员),日方委员是 Y委员会的全体委员。
1952年1月10日,山本善雄代表日方向美国远东海军司令部提交了一份名为《新空海防卫力量建设之所见》的报告,要点是:在最初两年租借60艘舰艇、组建定员8000人的新机构,并以此作为未来空海军的骨干;新机构将从海上保安厅分离;在8年内组建起10万人的海空兵力,拥有飞机1800架、舰船28万吨。美方对这份报告基本表示赞同。
在1952年2月4日召开的日美共同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新机构在海上保安厅名下但独立运行的方案,不过日方提出的新机构名称“海上保安预备队”被否决。2月15日,日方又提出了海上警备队的名称,这次获得了通过。1952年2月20日,海上保安厅改正案要纲正式发表。
1952年4月26日,海上警备队正式成立,同日还设立了海上警备队总监部,由海上保安厅次长山崎小五郎担任海上警备队总监。成立之初的日本海上警备队定编为6038人(海上警备官兵5947人、事务人员91人),实有人员1122人(海上警备官兵1045人、事务人员77人),其中99%以上的警备干部、98%以上的士官都是旧日本海军军人。由此不难看出,日本战后的海上军事力量从一开始就被旧海军军人所掌控。在海上警备队成立不久,美国租借的第一批2艘巡逻艇和1艘登陆支援艇交付,从而使海上警备队能够组织骨干展开训练。
1952年8月1日,海上警备队并入新设立的保安厅,改称警备队,归属保安厅第二幕僚监部(海上幕僚监部前身),山崎小五郎任第二幕僚长。
1954年7月1日“防卫二法”正式施行后,警备队改称海上自卫队(简称“海自”),实有官兵7590人。山崎小五郎成为第一任海上幕僚长,但仅担任1月就被长泽浩接替。
由于日本海上自卫队完全是由旧日本海军军人主导建立的,因此其编制形式、军中礼仪、号令、日常课操、用语、队旗、舰旗、军歌军乐等等全部继承自旧日本海军(队旗、舰旗为旧日本海军的十六条旭日旗,军歌为《军舰进行曲》),形成了“传统墨守、唯我独尊”的独特风气。
航空自卫队的建立
日本在帝国时代并没有独立的空军,所有空中力量被分置在陆军和海军中,也就是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这点上与美军很相似,因为美军在一战、二战期间也都没有独立的空军,只有分置在陆军和海军中的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直到二战之后的1947年9月18日,美国陆航才脱离陆军,成为独立军种,即美国空军。
日本战败之后,旧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三好康之、原田贞宪、谷川一男、秋山纹次郎、田中耕二等人聚在一起,商讨日本要重新恢复武装,必须建立独立的空军。1951年春,日本警察预备队开始接收一些美制轻型飞机(L机)从事联络、侦察和观察弹着点之用,这使得三好康之等人对于建立日本空军的欲望愈加强烈。与此同时,旧日本海军的山本善雄等人也在筹划重建日本海军,他们在1952年1月所提的《新空海防卫力量建设之所见》对空中力量的推崇令三好康之等人兴奋不已,于是在1952年7月末,旧日本陆、海军的两拨人马开始合作研讨如何重建日本的空中力量。与此同时,三好康之等人还向美远东空军司令威兰提交了《关于建立日本空军的意见书》,得到了威兰的认可。
1952年10月15日,警察预备队改编为保安队,同时在滨松设立了航空学校,由旧日本陆航中佐汾阳光文担任校长,幕僚、事务人员也都是来自旧日本陆、海军。不过,滨松航校的教育训练却是由美国顾问主持。
1952年11月,三好康之向吉田茂呈送了《空军建设要纲》。吉田内阁经过研究,决定成立航空部队。1954年2月,航空准备室成立。3月,招募航空人员的计划确定。此外,日本还开始与美国协商有关航空基地的返还或共同使用。5月,日本保安队的航空人员开始在松岛基地接受美军的飞行训练。
1954年7月1日“防卫二法”正式施行后,航空自卫队(简称“空自”)正式成立。旧内务省官僚出身、前保安厅官房长官上村健太郎成为第一任航空幕僚长。航空自卫队的其他人员都来自旧日本陆海军,为了平衡,采取了陆海同数的人员配置模式。到1954年底,日本空自拥有 T-34教练机56架、T-6教练机63架、T-33A 教练机和 C-46输送机16架、KAL-2连络机1架。
由于航空自卫队属于日本在战后新成立的军种,虽说是由旧日本陆海军人员主导,但并没有什么传统可继承,所以一切都是参照美国空军,从而成为日本自卫队里美军色彩最浓厚的军种。例如在空自成立之后的40年里一直没有自己的军歌和军乐,每逢检阅或其他活动场合,都使用美国空军的军歌和军乐。直到1994年空自成立40周年时,才选定由矢部政男创作的《空中精锐》作为军歌。
此外,日本空自由于经常和美军一起训练和演习,加之其主战装备也都来自美国,所以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比海自和陆自高得多。按照日本空自的规定,35岁以下的官兵每年都要进行英语能力测试,而像学习指挥幕僚课程的空自学员英语水平要达到空自规定的3级标准才能具备入学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