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鉴第七

乱世英雄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lěi)。”

【译文】

曹操年轻时去见乔玄,乔玄对他说:“现在天下正动乱不定,各路豪强如虎相争,能够拨乱反正、澄清玉宇的,难道不是您吗?可是您其实是乱世中的英雄、盛世中的奸贼。遗憾的是我老了,看不到您富贵的那一天,我要把子孙拜托给您照顾。”

【注释】

① 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曾任尚书令、司空等职。他性格刚直,疾恶如仇。② 群雄虎争:各路豪强像猛虎争夺领地那样(互相征伐)。③ 拨而理之:犹“拨乱反正”。拨,拨开(乱象)。理,厘清(局势)。④ 乱世、治世:分别指混乱纷争的世道和太平安定的世道。英雄、奸贼:分别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和狡诈凶残的人。⑤ 恨:可惜,遗憾。⑥ 以子孙相累:指把子孙托付给他照顾。累,牵累。

傅嘏拒交

何晏、邓飏(yáng)、夏侯玄并求傅嘏(gǔ)交,而嘏终不许。诸人乃因荀粲(càn)说合之,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xì)。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lìn)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能合虚誉,诚所谓利口覆国之人。何晏、邓飏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yuè),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xìn),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远之犹恐罹(lí)祸,况可亲之邪?”后皆如其言。

【译文】

何晏、邓飏、夏侯玄都希望和傅嘏结交,可是傅嘏始终没有答应。他们便一起托荀粲前去说和。荀粲对傅嘏说:“夏侯玄是一代的俊杰,对您很谦恭,而您心里却认为他不行。如果能结交,就有了情谊;如果不能修好,就会产生裂痕。两位贤人如果能和睦相处,国家就会获得吉祥。这就是当年蔺相如对廉颇退让的原因。”傅嘏说:“夏侯玄志向很大,用尽心思去达到目的,很能迎合虚名的需要,确实是所谓的耍嘴皮子亡国的人。何晏和邓飏,有作为却很急躁,知识广博却不得要领;对外喜欢得到好处,对自己却不加检点约束;重视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讨厌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好发表意见,却忌妒超过自己的人。发表的意见多,露出的破绽也就多;忌妒别人胜过自己,就会不讲情谊无人亲近。依我看来,这三位‘贤人’都不过是败坏道德的人罢了!离他们远远的还怕遭祸,更何况是去亲近他们呢?”后来的情况果然都像他所说的那样。

【注释】

① 何晏、邓飏、夏侯玄:皆是三国时魏人,当时名位都很高,先后被司马氏杀害。傅嘏:字兰石(一字昭先),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人,曹魏后期重臣。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见识。② 因:借,托。荀粲:字奉倩,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为荀彧幼子,其为人性简贵。说合:讲和,修好。③ 一时之杰士:一个时代的俊杰之士。④ 虚心于子:对您表示虚怀若谷。⑤ 意怀不可:心里觉得不行。⑥ 好成:有交谊。⑦ 致隙:关系产生裂痕。⑧ 二贤若穆:两位贤人(指夏侯玄和傅嘏)如果关系和睦。⑨ 则国之休:国家就会喜庆吉祥。⑩ 下:居在某人之下,指谦恭、退让。⑪ 虚誉:虚名、虚荣。⑫ 利口覆国:用能言善辩来倾覆国家。《论语·阳货》说:“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指言辞锋利。⑬ 关籥:原意指门闩,这里指检点约束。⑭ 贵:看重、重视。恶:讨厌、厌恶。同、异:指处事时的意见。⑮ 前:超过自己的人。⑯ 多衅:指会招致很多人来挑衅。⑰ 无亲:指不讲情面,无人敢与之亲近。

暗与道合

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yǎn)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tài),轻遘(gòu)祸难。于是寇(kòu)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chì)盛,皆如公言。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译文】

晋武帝命令军队在宣武场练武,他想停止武备,提倡文教,所以亲自到场,并且把群臣都召集过来。山涛认为不宜这样做,便和诸位尚书谈论孙武、吴起用兵的本意,随后详尽地探讨下去,满座的人听了没有不赞叹的。大家都说:“山少傅所论才是天下的名言。”后来诸王放纵奢侈,轻率地造成了灾难,于是四处的兵匪像蚂蚁一样聚合,郡国多数因为没有武备不能制服他们,兵匪终于逐渐猖獗蔓延,一切正像山涛所说的那样。当时人们认为山涛虽然不学孙、吴兵法,可是和他们的见解自然相同。王衍也慨叹道:“山公所说和常理暗合。”

【注释】

① 讲武:讲授并练习武艺。② 偃武修文:停止武备,提倡教化。③ 临幸:皇帝到某处叫“幸”。临,降临、到场。④ 山公:山涛,字巨源,曾任太子少傅,故下文称“山少傅”。⑤ 孙、吴:指孙武、吴起,皆著名军事理论家。孙武,春秋时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被后世尊为“兵圣”。吴起,战国时魏国人,著名将领,著有《吴子兵法》。⑥ 究论:详尽细致地讨论。⑦ 诸王:皇帝给其同族人的封爵,最高一级称“王”。诸王都有分封给自己的土地,称为“国”。骄汰:放纵、奢侈。⑧ 轻遘祸难:轻率地招致了祸患。这里指“八王之乱”。(按:西晋初大封宗室,诸王拥兵自重。晋武帝死后,诸王互相攻伐,内讧长达十六年,史称“八王之乱”。)遘,遭遇。⑨ 寇盗:流寇和盗匪。蚁合:像蚂蚁一样聚合。⑩ 无备:没有武力配备。⑪ 炽盛:寇匪猖獗。⑫ 以谓:认为。理会:理合,指在事理上相同。

石勒读史

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lì)食(yì)其(jī)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译文】

石勒不识字,叫别人读《汉书》给他听。他听到郦食其劝刘邦把六国的后代立为王侯,马上刻印,将要授予爵位时,就大惊道:“这种做法会失去天下,怎能最终得到天下呢!”当听到留侯张良劝阻刘邦时,便说:“幸亏有这个人呀!”

【注释】

① 石勒:东晋时后赵君主,羯族人,曾起兵反晋室。公元319年,自称“赵王”,攻占了淮水以北的大片地区;330年,自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不知书:指没有文化,不识字。② 郦食其:汉高祖刘邦的谋士。(按:楚汉之争中,项羽把刘邦困在荥阳,郦食其献上一计,谓可大封六国后代,以此壮大势力,阻挠项羽扩张。刘邦闻之大喜,马上下令准备加封事宜。)③ 此法当失:这种做法会失去(天下)。④ 留侯: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张良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曾受封为留侯,死后谥号“文成”。⑤ 赖有此耳:幸亏有这个人(指张良)啊!

张翰见机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gū)菜羹、鲈(lú)鱼脍(kuài),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jī)宦(huàn)数千里以要(yāo)名爵(jué)?”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译文】

张翰调任齐王冏的东曹属官,在首都洛阳,他看见秋风起了,便想吃老家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道:“人生最可贵的是能够顺遂心意啊,怎么能远离家乡到几千里外做官,只是为了追求名声和爵位呢?”于是坐上车就南归了。不久齐王冏事败而死,当时人们都认为张翰能够见微知著。

【注释】

① 张季鹰: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时人称“江东步兵”。在洛阳为官时,见战乱不断,便借口嘴馋思乡,弃官归家。辟:征调,调任。齐王:名司马冏,晋惠帝时任大司马,封齐王,辅政。东曹:官名,主管二千石长史的调动等事。掾:掾吏,属官。② 洛:今河南洛阳,时为都城。③ 菰菜羹:茭白煮的汤羹,与鲈鱼脍并为吴中名菜。④ 适意:顺遂心意。⑤ 羁宦:寄居在外地做官。要名爵:追求名声和爵位。要,通“邀”,邀买、希求。⑥ 命驾便归:让人驾车载着就回老家去了。⑦ 见机:洞察事情的苗头。机,通“几”,几微之处、苗头。

死坞壁间

王平子素不知眉子,曰:“志大其量,终当死坞(wù)壁间。”

【译文】

王澄向来对侄儿王玄没什么好感,他评论道:“(眉子的)志向大过他的气量,终究要死在小城堡里。”

【注释】

① 王平子:王澄,字平子,曾任荆州刺史。眉子:王玄,字眉子,为王澄之侄。后代理陈留太守,大行威罚,终被害。② 志大其量:志向比气量还大。③ 坞壁:村落外围的小型城堡式建筑,为防寇盗所用。(按:王澄的意思是,王玄的志向大于他的气量,就很难有大成就,终将在争夺天下的战乱中死于一隅。)

阿奴碌碌

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渡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bì),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lù)碌,当在阿母目下耳。”

【译文】

的母亲在冬至那天的家宴上赐酒给三个儿子,对他们说:“我本来以为过江以后没有个立脚的地方,好在周家有福气,你们几个都在我眼前,还要担心什么呢?”这时次子周嵩离座,恭敬地跪在母亲面前,流着泪说:“并不像您说的那样。大哥为人志大才疏,名重识浅,喜欢故意利用别人的短处,这不是保全自己的做法。我本性傲慢乖戾,也不会受到世人的宽容。只有小弟平平常常,将会待在母亲眼前罢了。”

【注释】

① 周伯仁:周,字伯仁。冬至:阳历每年12月22日左右,为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按:古人重视冬至,这一天要祭祖、设家宴、庆贺往来。)赐:这里指母亲与三个儿子一起饮酒,用“赐”表示对母亲的尊敬。② 托足无所:没有立足之地。托,托付。③ 尔家有相:你们的家庭有福气啊。有相,有吉相、福相。④ 周嵩:字仲智,为周二弟。起:起身,离开座位。⑤ 长跪:古人坐时臀部放在脚跟上,跪时挺直上身(“长跪”),表示尊敬。⑥ 不如……言:并不像……说的那样。⑦ 名重:名气很大。识暗:见识浅薄。⑧ 乘人之弊:借着别人的短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⑨ 自全之道:保全自身的办法。⑩ 狼抗:亦作“狼伉”或“狼亢”,指(性格)傲慢、暴戾。⑪ 阿奴:周谟,字叔治,小字阿奴,为周三弟。在阿母目下:待在母亲身边膝前,指最终能够得以保全。

此君小异

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卿自求之。”褚眄(miǎn)睐(lài)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

【译文】

孟嘉任太尉庾亮手下的州从事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太傅褚裒有识别人物的观察力,他免去豫章太守回家时,路过武昌,去见庾亮,问道:“听说您手下有个孟从事很有才学,他现在在这里吗?”庾亮说:“你试着自己找找看。”褚裒观察了很久,指着孟嘉说:“这一位稍有不同,恐怕是他吧?”庾亮大笑道:“对。”庾亮既赞赏褚裒这种在不言中识别人物的才能,又高兴孟嘉受到了赏识。

【注释】

① 孟嘉:字万年,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其家住武昌,故称“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太尉庾亮兼任江州刺史时,江州的首府在武昌县,遂召孟嘉为从事。② 褚太傅有知人鉴:指褚裒于正月初一去谒见庾亮,当时恰逢州府聚会,褚裒遂自于座中识别孟嘉。③ 罢豫章还:指褚裒除去了豫章太守的职务,要回家乡。④ 眄睐:观察,打量。(按:斜着眼睛看是“眄”,向旁边看是“睐”。)⑤ 小异:(和旁人)稍有不同。⑥ 得无:恐怕。⑦ 然:是,对。⑧ 默识:在不言中识别人物。⑨ 见赏:受到赏识。

但恨吾老

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译文】

戴逵十几岁时,在瓦官寺画画。司徒左长史王濛看见他,说:“这孩子不只会画画,将来也会很有名望。遗憾的是我已经年纪大了,见不到他的盛年了!”

【注释】

① 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② 瓦官寺:中国佛教史上重要寺院,名列“五山十刹”,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集庆路南侧,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至今已历一千六百余年。③ 致名:得到名望。④ 盛时:盛年、青壮年。

憎不匿善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shì)梁、岐(qí),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jiàn)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xūn)。”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zēng)匿善

【译文】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掉晋朝,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很有些不赞成的论调。只有郗超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温的军府内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尽其才,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能使各人得到适当的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的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个人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注释】

① 郗超:字景兴,小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为郗愔长子。原为桓温参军,是其亲信;简文帝时任中书侍郎,后为司徒左长史。不善:关系不和。② 苻坚将问晋鼎:指苻坚想要篡夺晋室政权。(按:传说夏代君主曾铸造九鼎,后来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亦为传国之宝。据《左传·桓公三年》载,楚王出征,至周朝境内,问起九鼎轻重,以表示自己想要夺取周朝天下。)③ 狼噬:像豺狼一样吞噬,指侵吞、侵占土地。梁、岐: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前秦苻坚攻占梁州、岐山。④ 虎视:对某块土地虎视眈眈。淮阴:时属徐州广陵郡,在今江苏淮安西北。⑤ 遣玄北讨:派遣谢玄去北伐苻坚。⑥ 间:悄悄地,私下里。异同之论:这里偏义指“异”,即看法不同的论调。⑦ 是必济事:这个人(指谢玄)一定能成事。济,成功、成就。⑧ 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指谢玄曾被桓温召去任军府的属官,后来桓温升任大司马,他又调为参军,后又调任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⑨ 见使才皆尽:我亲眼看见他用人能够使人人得以尽其才。⑩ 履屐:皆“鞋”之别称,比喻小事。⑪ 亦得其任:也能把人人都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去。⑫ 容必能立勋:他一定能建立功勋。容,应当。⑬ 元功:大功,首功。元,有“首”“始”之意。既举:已经成功。⑭ 先觉:前见,先见之明。⑮ 重:敬重,推重。善:长处,优点。

当致高名

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fēng)阴。是时胤十余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

【译文】

车胤的父亲任南平郡的功曹,郡守王胡之因为要避开司马无忌的报复,就把郡的首府设在酆阴。这时车胤才十多岁,王胡之每次外出,都曾隔着篱笆看见他,大感惊奇。王胡之对车胤的父亲说:“这孩子将会得到很高的名望。”后来遇有游玩、聚会等事,经常把他叫来。车胤长大后,又受到桓温的赏识,在那人才济济的时代里,他以清廉通达知名,官至吏部尚书。

【注释】

① 车胤:字武子。少年家贫,夏夜用布袋装萤火虫借光读书,即“囊萤”的典故。南平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属荆州。治所在作唐县(今湖南安乡县北),后移治江安县(今湖北公安)。功曹:官名,郡守的属官,掌管人事并参与政务。② 司马无忌之难:南郡、河东二郡太守司马无忌的父亲司马承原为湘州刺史,在王敦起兵叛乱时被俘;押送途中,王敦派王廙在半道上把他杀害了。王胡之为王廙之子,怕司马无忌为父报仇,就想避开无忌。③ 置郡于酆阴:把郡的治所设在酆阴。酆阴,古地名。④ 当致高名:应当会得到极高的声望。致,达到、得到。⑤ 游集:游玩、聚会。⑥ 命之:让他来,派人叫他来。⑦ 为……所知:指受到某人赏识。(按:桓温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时,召车胤为从事,渐升为主簿、别驾、征西长史,车胤终于名显于朝廷。)⑧ 清通:清廉通达。多士之世:人才众多的时代。⑨ 选曹尚书:吏部尚书。吏部在东汉时代称为吏部曹,末期改称选部曹,魏晋以后又称吏部,主要掌管朝廷用人及人才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