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第三

互不相师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lǚ)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

陈纪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问袁绍。袁绍问他:“令尊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陈纪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就用恩德来笼络他们,对弱者就用仁爱来安抚他们,放手让人们安居乐业,时间久了人们就更加敬重他。”袁绍说:“我曾经做过邺县县令,正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呢,还是我效法你父亲?”陈纪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考查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很远,却也如出一辙。(事实上)周公并没有学习孔子,孔子也没有学习周公。”

【注释】

① 陈元方:名纪,字元方,为陈寔长子。② 候:拜访问候。袁公:指袁绍。③ 贤家君:对对方父亲的尊称,犹“令尊”。④ 履行:犹“履职”,指治理政事政务。⑤ 绥之以德:用恩德来笼络他们。绥,原意是古代登车时手挽的绳索,引申为安抚、笼络。⑥ 抚之以仁:用仁爱来安抚他们。⑦ 恣其所安: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恣,放纵不管。⑧ 久而益敬:时间长了(老百姓)就会越发敬爱他。⑨ 孤:王侯自称。往者:以前。为邺令:担任邺县县令。(按:袁绍曾被封为邺侯,主管邺地。)⑩ 异世而出:生于不同的时代。⑪ 周旋:应酬、揖让一类的礼仪活动。动静:行止,行动。

选无失误

山司徒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惟用陆亮,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亮亦寻为贿(huì)败。

【译文】

山涛前后两次担任吏部官职,几乎考察遍了朝廷内外百官,一个人才也没有漏掉。凡是被他品评过的人物,都像他所说的那样。只有对陆亮的任命是皇帝亲自决定的,和山涛的意见不同。山涛曾为此事力争,但皇帝没有听从。不久陆亮也因为受贿而被撤职。

【注释】

① 山司徒: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曾任太子少傅,死前升至司徒。前后选:吏部专门负责选拔、任免官吏,山涛曾在曹魏时担任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又担任吏部尚书。二者都是负责选拔人才的职位。(按:据《晋书·山涛传》载,山涛两任选职,前后共十多年。每有一职出缺,先拟出几人,呈上御览;凡所奏甄拔人物,各作品评。)② 周遍:这里指把百官逐个考察了一遍。③ 题目:指对于人才的品评。④ 惟用陆亮:当时吏部郎一职出缺,山涛推荐了阮咸,贾充推荐了亲信陆亮。晋武帝听信贾充的意见,选用了陆亮。

山涛出处

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chǔ),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译文】

嵇康被杀以后,山涛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在晋朝)做秘书丞。嵇绍与山涛商量到底出任不出任,山涛说:“我替您考虑很久了。天地间一年四季,也还有交替变化,何况是人呢?”

【注释】

① 秘书丞:秘书省的属官,掌管图书典籍。② 咨公出处:指嵇绍向山涛询问(商量)自己是该出仕还是该退隐。(按:嵇康被司马昭杀害,死前将幼子嵇绍托付给山涛抚养。嵇绍长成后,山涛推荐他到晋朝为官,嵇绍心中犹疑不决。)③ 消息:犹“消长”,指消长、增减的变化。(按:山涛以为,就像四季有往复变化一样,人的进退也应视情况而定。)

不挞宁越

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tà)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译文】

王承任东海郡守时,有一次差役抓回来一个触犯宵禁的人。王承问他:“你从哪里来的?”那个人回答说:“从老师家学完功课回来,不知不觉时间就晚了。”王承听后说:“惩处一个读书人来树立官府的威名,恐怕不是获得政绩的根本办法。”便派差役送他出门,让他回家去了。

【注释】

① 王安期:王承,字安期,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为汝南太守王湛之子。其为人清虚寡欲,善于清谈,被推许为东晋初年第一名士。作东海郡:王承初时任东海王的记室参军,后又升为东海郡守。② 录:拘捕、抓获。犯夜人:触犯宵禁的人。(按:当时律令有“宵禁”,即禁止人们夜间上街行走。)③ 从师家受书还:从老师家里上完课要回家。(按:古时学生求学,为了表示尊敬老师,通常是到老师家求教,而不是老师到学生家授课,即所谓“古闻来学,未闻往教”。)④ 宁越:战国时中牟(今河南鹤壁,曾为赵国国都)人。其家世代以种田为生,宁越以耕作劳苦,不肯认命,遂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文武全才。这里以“宁越”之名泛指读书人。⑤ 致理:致治,意为获得政绩。

废物不废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zhēng)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shǔ),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gāo),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译文】

陶侃为人性格勤俭认真,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担任荆州刺史时,吩咐负责建造船只的官员把木屑全都搜集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用意。后来到正月初一大会时,正碰上连日下雪刚刚转晴,正堂前的台阶雪后还是湿漉漉的,于是将木屑铺在上面,就一点也不妨碍出入了。官府用的竹子,他都叫人把竹头搜集起来,竹头堆积如山。后来桓温讨伐后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就都被拿来做成了竹钉。又听说陶侃曾经征调过当地的竹篙,有一个主管官员把竹子连根砍下,就用根部代替铁足,陶侃便把他连升两级来任用。

【注释】

① 性检厉:为人性格勤俭、认真。厉,指性格严厉不随和。② 敕:命令、吩咐。船官:负责监督船只的建造、维修事务的官员。悉录:全部搜集起来。③ 正会:古时正月初一,皇帝按照惯例要大会群臣,接受百官朝贺;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便也在这一天会见僚属。陶侃作为荆州的最高长官,也有“正会”之礼。④ 听事:也作“厅事”,指官署中处理政事的大堂。前除:前面的台阶。⑤ 都无所妨:一点也不妨碍了(指积雪化的水渍为木屑所覆盖,不再因湿滑而妨碍行走)。⑥ 厚头:竹子靠近根部的一头,通常较粗。(按:一般使用竹子中间上下整齐的筒状部分,靠近根部的竹头常常被弃。)⑦ 桓宣武伐蜀:公元346年,桓温将兵伐蜀;347年3月攻占成都,后蜀李势投降,成汉政权灭亡。⑧ 装船:组装战船,指用钉和榫卯把小舟连在一起,组成大型战船。⑨ 发:征发、征调,即以官府的名义砍伐竹子以充公用。⑩ 当足:(把竹篙根部)当作铁足。撑船用的竹篙,头部包上铁制的部件,就是铁足。(按:用竹根代替铁足,既善于取材,又节省原料,因冷兵器时代铁比较珍贵,能省则省。)⑪ 超两阶:连跨两个等级。

政务为要

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骠骑,骠骑看文书不顾之。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何对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诸人以为佳。

【译文】

王濛、刘惔和支遁一起去看望骠骑将军何充,何充正在检阅公文,没有搭理他们。王濛便对何充说:“我们今天特意约上林公一起来看你,希望你把日常事务先放到一边,和我们谈谈玄学,你怎能还低着头看这些东西呢?”何充说:“我不看这些东西,你们这些清谈家怎么能生活呢?”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好。

【注释】

① 何骠骑:何充,字次道,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人,安丰太守何睿之子。康帝时任骠骑将军,穆帝时升任宰相。② 摆拨:摆脱,拨冗。常务:日常俗务。③ 应对:相谈,一起谈论。玄言:也称玄谈或清谈,内容主要为崇尚虚无,专谈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