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年少不知勤学 书到用时恨少 !

已经是冬天了,徐二放学回家后来,家里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打水、抬水、喂羊、喂猪、铡玉米秸秆喂驴、锤玉米穗子……。

当然,都是大人在做,但徐二和哥哥姐姐也要帮着做才是。

快过年了,地里的白菜、大葱、还有萝卜,这些蔬菜都长好了。开始往家里收菜,并晾晒、储存、淹制等等。

每一样活儿,都有好几套程序,非常繁琐,但也马虎不得。不然,一个冬天可没菜吃了。

等到过年,穿上母亲新做的棉鞋、棉裤和棉袄,吃几个糖,再从整挂的鞭炮上拆下来几十个小炮仗一放,就欢天喜地的过年了。

过年时,父亲给讲打仗的故事,讲以前老百姓的日子有多苦。讲他小时候的事,还有那时家里没有牲口,地里没有机井,人们都是用农具,一点一点的翻地,都下雪了,还没播种呢。

给地浇水时,都是从村口挖的井里,打水往地里挑,听得徐二眼泪都下来了。

父亲哈哈大笑说道:“现在好了,家家有牲口,地里有机井,都是共产党领导老百姓做的。”

父亲又讲抗战、讲解放、讲大公社、讲分包制改革,日子越来越好了。

过完年不几天,就又开始忙了,各种活儿永远也干不完。

不知不觉就开春儿了,又该浇水了,又一年新的循环开始了……。

哥哥考上了县一中,成了村里几年里成绩最好的孩子,去县城读书去了。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母亲会给哥哥新做几十个馍馍,带上咸菜,再给十块钱买点稀饭和学习用品啥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年年都有新变化,村里的拖拉机多了,三马车也多了,徐二家也有了电视、电话和洗衣机。而牲口越来越少了,因为都换了拖拉机来拉车和耕地了。

徐二和姐姐继续在村里读书,当时,村里只能读到三年级,四年级要到邻村去读。

刚上小学时徐二乖巧懂事成绩很好,做了几年班长。

在去邻村读四年级时,徐二还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被选为中队长了。

看着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徐二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开始骄傲自大了……

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家里还买了三马车,父亲成了村里的电工。

家里虽不算太富裕,却也过上了小康生活,徐二到处嬉闹玩耍,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心里的疑惑倒是越来越多了。

比如,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为什么我是我?村子外面的外面有什么?这大地有边吗?太阳为什么叫太阳不叫月亮?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星星上有人吗?地里为什么能长庄稼?为什么人会死去?人死了会去哪里?为什么牲口甘愿下地干活?为什么羊可以下崽,鸡却只能下蛋,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都做好人不行吗?……等等的诸多疑惑。

徐二在学校知道了自己是中国人,由共产党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也知道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雷锋……等等很多感人的英雄故事。

再后来,村里有了联合收割机,收麦子,机器一开进去,回来就是粮食粒。粮食价格也上来了,公粮也越交越少了,父亲老念叨党的政策好,老百姓都富裕起来了……

记得当时,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村委会收到了,国家给的建新学校的钱。

建学校时,村里去了很多人,徐二的父母也去了,很快就建起来了,村里唯一的两层大楼!

建好后,一、二、三级全部搬进新的教学楼里,四、五、六年级也从邻村全部搬回来了!

徐二搬进了新教室,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看着同学都在认真的学习,徐二兴奋的心情和他的成绩一样,开始下滑……

由于四年级下册没有好好学习,如今五年级的课,徐二已经听不懂了,碍于面子,也不主动去请教老师和同学。

读这几年书,徐二认得了很多字,接受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记得当时,看了电视剧《霍元甲》,就一心想做民族英雄。看了《水浒传》就想替天行道。看了《三国演义》就想一统四方。读了比尔盖茨就想做世界首富……

其实,对徐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坊间流传的一些歪理邪说了,什么不抽烟,不喝酒,白在世上走。什么无毒不丈夫。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读书无用论……等等的不负责任的谣言和曲解、误读,可偏偏徐二就信了!

徐二变了,跟着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好好学习了。不但开始不写作业、逃课、还偷偷的学抽烟……

成绩更是一落千丈,后来没能考上县城的中学,在乡村中学混了两年就到了十六岁。

有一回,同学杨二要出远门打工,让徐二骑摩托车去送他。

摩托车被父亲骑出去了,徐二借来二婶子家的摩托车去送杨二,在国道路边等车时,杨二问徐二,梦想是什么?

连周边村子都认不全的徐二,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很认真的张嘴就来:“统治宇宙!”……

杨二咽口唾沫,有点尴尬的说道:“我可没那么大梦想,我想弄个炼钢炉,可能得两百多万,到时候……”。

徐二从五年级以后,什么也没学会,就学会抽烟、逃学、吹牛皮了。

这个时候,就到了一九九九年,党实施的农业现代化政策,解放了农民的劳动力,让农民有了空余的时间去打工和做生意,徐二家的亲戚,也有到大城市做买卖的了。

徐二读到初中二年级,实在混不下去了,也学着人家外出打工挣钱。由于年龄还小,就去了离家一千六百多公里远的,自己亲戚家的店里帮忙了,学点手艺,也有月薪三百块钱的工资。

此时,徐二才体会到离开家,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早忘了一统四方做首富的无忌童言和统治宇宙的梦想了。

为了改变命运,徐二偶尔还会买本书看看,心潮澎湃之后,还是归于平静。看的多了,总感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在表面麻醉人而已。

后来,徐二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些经典古籍上,如《曾广贤文》、《道德经》、《易经》、《论语》、《大学》、《中庸》、《菜根谭》……,等等的经典老书。

读的倒也不算少,虽然觉得很玄妙,感觉找对书了,但是始终搞不明白其中的真实含义。看了译文也觉得只是表面意思,依然云里雾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佛经》、《圣经》也有读过,实在看不进去,觉得都是些怪力乱神迷信的东西,随手放一边就不去理会了。

徐二常年在外打工,城市的变化太快了,人民都富裕了,进城务工的人也非常多了,到处都在建设高楼大厦,塔吊林立,这

也带来了极大的劳动力需求,这些用工需求都是挣钱的机会……。

过年的时候徐二回到家乡,家里的变化也很大,由于农业全方面的现代化,农民有了大量时间可以外出务工挣钱和做买卖了。

耕地都是大型旋耕机,非常快,粮食也有了保护价……。

再后来,最大的喜讯莫过于不用交公粮了!

不但不用给国家交粮食了,国家还给农民种子补贴、农药补贴、肥料补贴、老人低保……,等等的一系列助农、富农政策。

父亲更是念念不忘共产党的好政策,说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世间还是头一遭!农民不用交公粮,国家还给老百姓钱,”说到动情时,更是眼角湿润……

此时,村民们都富了,几乎都在换彩电、买摩托、建新房。

村里党支部拿到国家的补助款后,又在村里集资把路面都修成了水泥路,再也不怕下雨出不了门了。

虽然,父亲和乡亲们一直都念叨党的政策好,是共产党解救了劳苦的百姓。可徐二对党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就像是太阳照耀着大地一切众生一样,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似的。

不过很快,徐二就为自己的肤浅和自私,付出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痛苦代价……

徐二长大了,也结婚成家了,对象不但是徐二的小学同学,还是同班同桌,当年上学时俩人就经常吵架。当时徐二强势,现在心有愧疚,女孩儿心大,什么都不记得了。

真是巧了,天意弄人啊!二人结婚了……,不过婚后还是争执不断。

再后来,几经辗转,徐二又回到了当初打工的城市。

眼前这个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徐二几乎不认得了。除了路还是原来的名字,建筑、路面、环境都变化太大了,连天桥都有电梯了,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徐二认为,在整个中国,只要不是身体残疾或太懒惰的话,随随便便干点活,就能挣到钱……

徐二也开始做起了小生意,当上了小老板,虽然懒散,但几年下来也赚了点钱,还是比打工要强很多。

期间,夫妻二人还是吵架起各种争执,净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几次,急眼了徐二还动手,老婆受不了,独自回过老家几次,徐二自己艰难的支撑着生意。

最后,老婆要求停了城市里的生意,回老家去做点美妆生意,徐二无奈同意了。

倆人回了老家,老婆在镇上经营了一家美妆店。

徐二则回到村里,建了一座新宅子,边务农边搞养殖。

改行不易,一边生意难做,一边搞养殖也没挣到钱。二人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最后,极其痛苦又无奈的以离婚收场了,育有一儿一女,各带一个。

徐二心想,再过几年,孩子就长大了,带着女儿有诸多不便,虽然儿子还小,但总会长大的,况且儿子长大了还要结婚、买车、买房、娶媳妇,那么大的开支。

徐二觉得耽误了老婆的青春,已经万分抱歉了,也是不忍她再有负担,就带着儿子了。

过了段消沉的日子,打击着实不小,说是丢了半条命也不为过。

可生活总要继续,上有老下有小,日子总得过啊,折腾这段时间,赚到的钱也花光了。

有人觉得徐二很傻还虚伪,孩子又不是你一个人的,父母也不是你一个孩子,弄得好像离了自己,都不行了似的。

可徐二不这么想,自己的责任,岂能他人代劳,人人都这么想,孩子无人带,父母都不养了,这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有时,徐二也觉得自己好傻好虚伪,可总感觉有双眼睛盯着自己,这种感觉让徐二,不敢丢了做人底线,感觉自己的一切都瞒不过那双“眼睛”……

此时,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富有了,很多人都买了汽车,村里也建起了好几座小别墅。

毕竟,把好好的日子过成徐二这样的是极少数。

可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吧,又或者是因为,徐二把目光都聚焦在了家庭风波上的缘故吧。

村里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徐二竟熟视无睹、毫无察觉似的。

从没想过,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现在自己怕是还在庄稼地里遭罪呢!……

很快,徐二也跟风,付了首付贷款买了车。又在父母的张罗下举债二十多万,又娶了一妻。三十万元的债务,徐二压力很大!

婚后,徐二还是觉得城市的机会更多,夫妻二人驾车长途跋涉两千多公里,来投奔徐二姐姐。

在家姐的帮助下,入驻了一社区超市,承包了面点坊,做起了馒头大饼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