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洪湖分蓄洪工程志》编修初见端倪,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省洪工局)的领导同志约我为其作序,我欣然应允。因为我曾直接和间接参加了洪湖分蓄洪工程的建设,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我所经历的一些事写下来,给后世留点文字记载。

长江之洪水,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头等大事。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之时,即举全国之力,于1952年动员30万军民,仅用75天建成了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工程。工程建成两年后,1954年长江即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的首次运用,确保了荆江大堤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减轻了上荆江的洪水压力,但下荆江特别是城陵矶附近的超额洪水仍然威胁着洞庭湖、江汉平原和武汉市广大地区的防洪安全。党中央审时度势,于1971年11月,由水利电力部牵头,在北京召开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座谈会,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7省(直辖市)分管水利工作的负责同志参会。我有幸列席会议,并就荆江的防洪形势在会上发言。针对城陵矶附近的320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经过半个月的充分讨论,会议决定由湖北、湖南两省兴建分蓄洪区分摊和消化,湖南省在洞庭湖区兴建分蓄洪区解决160亿立方米洪水;湖北省在洪湖、监利范围兴建分蓄洪区解决160亿立方米洪水。这就是兴建洪湖分蓄洪区的历史由来。

在大方案确定后,具体如何规划,当时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前称)提出主隔堤的走向要从长江干堤的八尺弓至东荆河的花鼓桥。省里和荆州的同志们考虑这样就把洪湖和监利两座县城都围到了分蓄洪区,但主隔堤下端不利排水,于是又提出将主隔堤上端改在半路堤,下端改在高潭口。荆州的同志们还考虑,主隔堤要横贯四湖中区,对原有排灌水系必将打乱,要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防洪和排灌工程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期施工。这就是后来指挥部名叫湖北省洪湖防洪排涝工程总指挥部的原因。主隔堤和主排涝河一并结合施工,堤成河就。随后,福田寺排水闸、船闸、高潭口泵站、半路堤泵站、子贝渊、下新河、黄丝南等闸都相继列入规划。

在规划确定以后,由荆州地区组织人员勘测和设计,在湖沼地带搞测量,在民房中搞设计,当时又正值“文革”中期,一批老干部、老技术骨干“靠边站”,人少事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大家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野外勘测和工程土工设计,赶上了大施工的需要。

1972年做大施工的准备,1973年10月大开工,由当时的荆州地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强有力的指挥班子,动员江陵、监利、潜江、洪湖、天门、沔阳6县50万人的施工队伍,在百里长的战线上安营扎寨。住芦苇棚,睡地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施工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强度也非常大。但参战的干部和群众斗志昂扬,克服重重困难,踏冰雪、战淤泥,手挖肩挑,经过3个月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就将福田寺至高潭口48千米主隔堤挑起来了,主排涝河也挖通了。除天门县因开工迟一点,民工留在工地过春节外,其余5县都提前完成任务回家过春节,创造了人间奇迹。在随后的三四年里,半路堤至福田寺隔堤和一些配套建筑物及转移公路桥梁也陆续建成。

洪湖分蓄洪工程,虽然还没按规划全部实现,但已建工程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所发挥的排灌效益却是巨大的。例如,1980年、1983年、1996年,四湖地区发生大涝,由于充分运用高潭口、半路堤泵站和主排涝河及福田寺防洪闸,联合调度,抢排渍水,极大减轻了洪水带来的损失。当然,我更憧憬东分块工程和整个分蓄洪工程尽快完成,发挥出保护江汉平原和武汉市防洪安全的最大效益。

洪湖分蓄洪工程建设已经42年了。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省洪工局的历届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坚守岗位,在工程暂停缓建阶段、工资无保障的情况下,靠自身发展生产,克服困难,开展工作,共渡难关。由此形成的任劳任怨、宠辱不惊的精神和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些年来,省洪工局工程管理和调度运用做得有条不紊,充分利用主隔堤内外的水土资源,发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得有声有色,得到了湖北省水利厅和荆州市政府的赞扬和褒奖。希望省洪工局的同志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再接再厉、勇往直前,继续发扬老一辈“洪工人”的光荣传统,为实现洪湖分蓄洪工程的全面建成和构建人水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原荆州地区行署专员 img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