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隧洞勘察

第一节 隧洞基本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输水隧洞穿越地面高程1900~2200m,相对高差150m左右,属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植被发育,主要为松树林及低矮灌木,山坡缓坡地带多为开垦的梯田。输水线路上布置主要输水隧洞共计11座,埋深情况见表1-3-1。

表1-3-1 隧洞埋深情况一览表

img

二、围岩主要岩性

输水隧洞穿越地区基岩为白垩系下统六盘山群马东山组(K1m)、乃家河组第一段(K1n1)—第四段(K1n4)、第三系寺口子组(E2s)、清水河组(E3q)地层。

马东山组(K1m):岩性为泥页岩与薄层泥灰岩互层,泥页岩与泥灰岩比例约为73。泥页岩呈灰色,泥晶泥状结构,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页理较发育;泥灰岩为灰色,薄层状。

乃家河组第一段(K1n1):灰色泥页岩为主,多呈薄层状,局部夹薄层紫红色泥岩。灰色泥页岩,泥钙质胶结,薄层状。红色泥岩为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风化后多呈黏土状。

乃家河组第二段(K1n2):岩性为泥岩与泥灰岩互层状,两者比例约为64。其中,泥岩呈灰色,薄层状,泥质胶结;泥灰岩多呈灰色、青灰色,薄—中厚层状,多呈隐晶质结构,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强,呈陡坎地形和突出状地形。

乃家河组第三段(K1n3):岩性为泥岩夹薄层泥灰岩,泥岩为灰色,抗风化能力弱。

白垩系下统六盘山群乃家河组第四段(K1n4):岩性为泥岩夹少量泥灰岩。其中泥岩呈灰色与紫红色互层,风化后呈薄层状,全风化呈粉末状;泥灰岩:灰色,薄层状,厚度一般小于1m。

第三系始新统寺口子组(E2s):主要为砾岩夹泥岩,砖红色,厚层—巨厚层,粗粒结构,钙质胶结,胶结较弱。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夹杂有花岗岩,呈棱角状,分选性差,一般粒径0.5~1.0cm,最大粒径6cm。裂隙不发育,与下伏白垩系下统六盘山群乃家河组(K1n)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第三系渐新统清水河组(E3q):主要为微红色、蓝灰色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夹泥质胶结的砾岩、砂岩,胶结程度较差,厚层—巨厚层状构造,厚约48m。砾岩层厚度多为0.3~1.0m,局部为含砾的泥质砂岩。

部分隧洞区分布第四系(Q4)松散堆积物,按时代和成因分为上更新统冲积img)壤土、砾质土,冲洪积(img)黄土状壤土,滑坡堆积(img)碎块石,风积马兰黄土(Q3m);第四系全新统冲积(imgimg)角砾、壤土、砾质土,坡残积(imgimg)碎石土等。

三、构造发育特征

输水隧洞处于六盘山东麓断裂与三关口—牛首山—固原断裂带之间的次一级构造小关山复式背斜的西翼,其中发育多个宽缓向斜及宽缓背斜,褶曲两侧地层多以缓倾角为主。隧洞区地层总体上表现为单斜构造,岩层总体走向NW340°~NE30°,倾角一般为10°~20°,最大倾角约35°。

输水线路沿线次级断层以北东东向为主,多表现为高角度正断层,破碎带宽一般数十厘米。此外,还存在有北北西向纵向正断层和小关山西麓局部反向逆断层。这些断层规模不大,其形成与小关山构造变形相关,是小关山背斜形成过程中的产物。

隧洞岩体中断层规模一般较小,少量出现较明显的主断层面,多由延伸较短的错动断面及构造岩组成,错动断面走向近平行洞轴线,断面陡立,见图1-3-1。部分以大角度斜交洞线。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宽度几米至十几米,主要由角砾岩、片状岩、碎块岩、碎裂岩及少量泥等充填,部分破碎带内岩体极度破碎,呈散体结构,见图1-3-2。另外,岩体中发育一些层间破碎带,走向近平行或斜交洞轴线,带宽0.5~1.5m不等,带内充填碎石、岩屑及少量泥。

隧洞主要发育以下几组节理:①NW280°~355°SW或NE∠60°~85°,裂面平直,光滑;②NE30°~60°NW或SE∠50°~85°,裂面微弯—平直,光滑。其中①组裂隙比较发育,延伸长度较大,发育间距1~2m;②组裂隙延伸性较差,间距大于2m。另外少量出现产状产状NE 10°~30°SE∠50°~80°的陡倾裂隙。上述裂隙多闭合或微张,个别充填方解石或石膏,在浅埋地段裂隙面多风化锈染。

img

图1-3-1 岩体中断层面

img

图1-3-2 断层破碎带散体结构

四、水文地质条件

隧洞区地表径流主要发育于山间谷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覆盖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覆盖层孔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部分以下降泉的方式从不透水基岩面排出,流量一般较小。部分通过较大结构面补给深部基岩含水层。

基岩裂隙水以白垩系基岩裂隙水为主,接受覆盖层孔隙水和地表河水补给,径流条件较差,排泄不顺畅。第三系地层分布较少,地下水较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