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告

概述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南北典型气候过渡带,受到低纬和中高纬等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形成“无降水旱,有降水涝,强降水洪”的典型区域旱涝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淮河流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规律更为复杂。本书旨在分析淮河流域近50年来(1961—2010年)的气候变化事实,近10多年来(2001—2011年)气象灾害特征,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2011—2020年、2010—2050年)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淮河流域气象和地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过去50年气候变化事实揭示出,淮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为14.5℃,年平均气温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增长速率约为0.23℃/10a,从空间分布来看,流域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东部沿海大于西部山区。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明显,增温速率为0.33℃/10a,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幅度为0.13℃/10a,趋势不明显。流域地处中纬度副热带典型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为丰沛,但降水量年际变率较大且季节性变化显著。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873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但并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进入21世纪后,季风雨带常在淮河流域停滞,淮河流域洪水灾害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淮河流域年降水日数平均为123d,近50年波动中下降趋势显著,气候倾向率为-5.0d/10a。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降水日数减少更为明显。基于全球模式以及区域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揭示出,未来淮河流域气候变暖趋势将可能持续,夏季热浪天气更多而冬季极端低温呈减少趋势;流域降水量呈较为一致的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气候变暖改善了淮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作物生育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作物冻害概率减少;但气候变暖导致春季霜冻危害和作物病虫害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次增多,造成农业产量波动加大,农业生产的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总体上是弊大于利。气候变化改变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状况,近50年淮河干流径流量有下降趋势,同时出现极端流量的频率有所增加。气候变暖及“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淮河水资源系统更加脆弱。气候变化影响淮河流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物种组成;春季物候提前,绿叶期延长。湿地生态脆弱性方面,湖泊水域面积减少,湿地萎缩;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

淮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旱涝灾害的特征表现为时空分布不均,且组合复杂,常常是年内交替出现,流域面上共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旱涝灾害趋于频繁,特别是2003年和2007年发生的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严重灾害;从旱涝格局来看,北旱南涝更加突出。此外,近10年来淮河流域春霜冻害有所增加;高温热害发生频繁;连阴雨危害南增北减;干热风危害总体减轻;日照时数在不断减少,尤其是夏季减少幅度最大。

根据2011年风能资源图谱和1979—2008年全国风能资源参数历史信息库,流域四省都有较好的风能资源,从空间分布来看,江苏省主要在沿海地区,山东省在沿海和山地,河南省和安徽省在丘陵山地。从风能资源的技术开发量来看,山东省的风能资源最为丰富。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针对把淮河流域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综合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建议增强淮河流域气象和地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应对指挥能力,推进政府主导的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和风险管理;增强农业和农村抵御气象和地质灾害的能力,加强交通气象和地质灾害的检测和服务,强化城镇化布局中气象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