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安徽省气候与可持续发展

概述

安徽省地处中纬度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特征明显。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5~17.2℃之间,有北低南高、山区低平原高的特点。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747~1798mm之间,有北少南多、平原少山区多的特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份可达1628mm(1991年),最少年份仅为685mm(1978年),相差近1000mm。

安徽省是我国气象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由于地处气候过渡带,降水年际分配不均,旱涝灾害常常交替发生,旱涝灾损情况占60%以上。相较于过去50年,近10年来安徽省增暖趋势更显著,极端强降水发生概率增加,尤其是沿淮淮北地区,旱涝灾害频繁。气候变暖导致春季霜冻危害和作物病虫害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超过39℃的极端高温明显增多,高温热害减产年比例增多;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有减少趋势,但因经济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总体来看,近10年来气象灾害损失年际波动大,以2003年和2008年灾损最重,直接经济损失都超过200亿元。

气候变化事实:1961—2012年,全省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增暖速率为0.19℃/10a,与全国平均增暖速率基本一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增速明显加快。从区域来看,淮北和沿江的增暖趋势最明显;四季之中冬、春季增暖显著,夏季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全省年降水日数减少,降水量增多,尤以江南南部地区显著,雨日减少而降水总量增加,说明降水强度总体是增加的。极端气候事件也发生变化:冬季低温日数减少,极端最低气温升高;高温日数正在回升,高温初日提前;倒春寒和寒露风频次明显减少;极端强降水发生概率增加;大风和雷暴日数减少;雾霾日数增多。

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暖改善了安徽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作物生育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作物冻害概率减少;但气候变暖导致春季霜冻危害和作物病虫害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旱涝灾害频次增多,造成农业产量波动加大,农业生产的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总体上是弊大于利。气候变化改变了水资源状况,最近50年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径流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气候变暖还导致了湖泊水质恶化,巢湖蓝藻暴发比以前频繁,生态环境问题凸现。气候变暖导致安徽省冬季采暖度日减少,但近年来夏季制冷度日明显增多,综合而言,加剧了全省生活能源需求矛盾。

未来趋势预估:预计未来安徽省气候将继续增暖,以皖北地区增暖趋势最为明显。降水变化复杂,温室气体较低排放情景下,到21世纪20年代降水量以上升为主,并且降水具有更强的年际波动,旱涝演替可能更加频繁。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均为上升,淮北地区升温最显著,冷事件将可能减少,高温热浪更加频繁。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水资源、能源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以及美好安徽建设的科学发展主题,安徽省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针对安徽省气候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应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应急体系,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气象保障服务。围绕城乡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等重点项目,积极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服务能力。按照安徽省农业发展需求,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开展农业气候精细化区划和风险评估,实现对气候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此外,围绕安徽省农业发展,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