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流域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
- 李泽椿主编 许红梅 王月冬副主编
- 4字
- 2021-04-09 18:55:02
专题报告
专题一 河南省气候与可持续发展
概述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上游,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全省总面积16.7万km2,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
图1 河南省河流流域分布图
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域面积8.83万km2(图1),占全省面积的53%,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淮河发源于河南省,三大源地分别是桐柏山、大别山和伏牛山,干流发源于桐柏山,大别山水系汇入淮河上游,伏牛山水系汇入淮河中游。河南省境内干流长340km。
河南省南部为北亚热带气候,中北部为暖温带气候,气候过渡带大致在伏牛山以南至省内淮河流域的南北中线区,省内淮河流域以北亚热带气候和过渡带气候为主要特征。整体上,河南省具有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繁的基本特点。
河南省年平均气温为12~15.5℃,年平均降水量为500~1300mm,气温和降水均呈现自南向北递减,南北差异大;随着一年内春、夏、秋、冬季节的更替,四季气候明显各异,以夏季气温最高、降水最多,各地年内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出雨热同期。河南省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俱全,受地理和地形因素影响,河南省气候复杂多样,一般可分为7个自然气候区。河南省气象灾害类型多、危害严重,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以及山洪等气象次生灾害均有发生,其中尤以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危害最为严重,是全国气象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
近50年,河南省气温增温显著,年平均气温(1957—2010年)的增加速率为0.141℃/10a;全省年降水量没有趋势性变化,但区域变化特点不同,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年降水日数减少,年大雨、暴雨日数有所增加;年日照时数(1961—2010年)明显减少,减少速率为100.0h/10a。过去50多年的气候变化,改变了河南省的季节分配,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加剧了水资源分布不均,对林业和自然生态、能源和电力、交通运输、旅游业和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此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部分气象灾害影响加重。
21世纪前10年,河南省气象灾害频繁、危害加重。10年中,有5年出现较明显干旱;有8年都出现较明显雨涝灾害,其中有5年的雨涝主要在淮河流域;冰雹日数近10年最少,但有8年都出现较明显的风雹灾害;有7年出现冰雪灾害,其中有4年出现较明显雨(雾)凇天气灾害,冰雪危害加重;除2007年寒潮大风不明显外,其他9年都出现不同范围的危害;大雾日数有减少趋势,但霾日数增加,尤其是城市的霾日数呈现出明显线性增多趋势,郑州市霾日数增加60多天。
根据气候模式预估,2011—2050年河南省年平均温度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不同排放情景下,各季节降水变化具有差异,在RCP8.5情景下,冬季降水量为增加趋势。
针对河南省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河南省应该进一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增强农业和农村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建立交通气象监测和服务系统。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加强环境和生态建设的气象服务,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资源利用。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减轻气象灾害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