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明龙旗

阿鲁台脸色稍稍一变,他不在乎朱瞻基这么一个小小的皇太孙,但不能不在乎大明的态度。

阿鲁台的语气缓和了一些:“这里自然是大明!太孙此番所言,是何意思?”

朱瞻基一挑眉,竟然是当着城门前着无数人的面,明晃晃的拔出腰间的绣春刀,长刀直指阿鲁台的狼旗:“和宁王是大明的王爵,和宁王的兵自然也是大明的兵,和宁王的俘虏更是大明的俘虏!”

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

朱瞻基的意思很明显。

阿鲁台没有说话,现在明面上,他必须要坚定的承认,他阿鲁台是大明的一份子。

朱瞻基沉声道:“既然都是大明,那就该竖起我大明朝的龙旗!”

竟然是为了这个!

阿鲁台顿时恍然大悟,再看向朱瞻基的时候,脸上浮出了一丝笑容。

这位大明朝的皇太孙,终究只是个好面子的少年人啊!

于是,阿鲁台顺势开口:“倒是小王的失误……来人!取上一面朝廷龙旗,竖起来!”

阿鲁台的献俘队伍里怎么可能会有大明的龙旗,那些依旧凶神恶煞的骑兵,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倒是礼部的官员反应的最快,立马是指着城门上。

“去!按着殿下说的,取一面龙旗下来!”

有锦衣卫在燕南飞的指示下,转身冲进城门里,不多时便从城墙上取了一面龙旗下来,郑重的交到阿鲁台麾下骑兵手上。

阿鲁台见自己的队伍中竖起了大明龙旗,眼神微微闪动,看向朱瞻基:“太孙,这下小王可以入城了吧!”

“就这?”

朱瞻基手中的绣春刀并没有放下,淡淡的反问了一句。

阿鲁台心中怒火顿时上涌,就算是个泥人也有三分脾气,更何况他是坐拥无数悍勇草原骑兵的和宁王!

阿鲁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面对朱瞻基不悦道:“太孙,凡事皆要适可而止,若你咄咄相逼,本王只怕稍后要在陛下面前好好的问一问了,朝廷是不是觉得我阿鲁台部,是无足轻重的!”

“大胆!太孙面前安敢放肆!”

在朱瞻基身后的罗向阳,早就忍耐不住,顿时拔出长刀怒声呵斥。

阿鲁台轻笑一声,只是看了罗向阳一眼,他看得出在朱瞻基身后的这个锦衣卫千户,此时还身负重伤。他和宁王阿鲁台,照样一刀劈之!

朱瞻基似乎是没有感受到阿鲁台的怒意和杀气,神情自若的说:“和宁王,既然代表大明的龙旗已经竖起,那狼旗也就没有出现的必要了。大明是讲规矩的,但也最重君君臣臣,各司其职,本份做事!”

这是明示,朱瞻基就是要告诉阿鲁台,在大明只能有一个声音,只能有一面旗帜。

那是皇帝陛下!

那是大明龙旗!

城门处早就调集过来维持秩序的官兵,显然已经看出了太孙和和宁王不对付,几名百户眼神交流之后,默默领兵靠近过来。

若是现场双方当真拼斗起来,他们这些真正的大明将士,自然是要帮着自家的太孙殿下。

和宁王是什么东西?

陛下的手下败将而已!

阿鲁台自然也看清了现场的情形,敌众我寡,此时更是身处大明京师重地。他阿鲁台的勇士们,即使都能以一当十,也抵不过这应天城中万千大明官兵。

阿鲁台脸色铁青,不情不愿的抬起手:“将狼旗收好!”

阿鲁台的骑兵们感同身受,满脸愤怒的将代表着他们的狼旗小心翼翼的收好。

等到手下做完这些,阿鲁台默默的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摇摇头,看向一旁的礼部官员们:“礼部,皇帝陛下召见,武将无旨可否持械觐见?”

这是礼部的专业。

礼部官员们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回殿下,任何人无令不得持械觐见!凡有违抗者,以谋逆论处!”

听完礼部的解释,朱瞻基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同样默默的看向阿鲁台。

阿鲁台此时只觉得,自己这辈子都遭遇到的羞辱,都没有今日受到的大。即使是当年,在草原上向大明皇帝俯首称臣的时候,也没有像今日这样这般屈辱。

和王宁颜面尽失!

“王爷,我们带着这些俘虏,返回草原!”

“对!王爷,我们现在就走!”

“这南京城,我们不进去就是了!”

“我等为大明死伤惨重,大明却这般对待我们……”

“王爷,我们回去吧!”

主辱臣死,阿鲁台在朱瞻基面前受尽羞辱,他的那些部下哪能不愤怒。前面重重对待,已经让他们怒火中烧。现在这大明的皇太孙,竟然还要下了他们手中的弯刀,这是奇耻大辱,他们怎么愿意?

草原上的勇士,手中的刀只有死去的时候才会撒手!

朱瞻基依旧是面带微笑,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阿鲁台,那些草原狼崽子的愤怒,他并不在意,他只等着阿鲁台究竟会有怎样的反应。

燕南飞和罗向阳,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血脉喷张过。哪怕他们是锦衣卫,哪怕往日他们只要亮出黑袍下的飞鱼服,就能吓得百官禁声,小儿啼哭。

唯有今日,因为他们是大明的人,就能逼得悍勇无比的草原骑兵,逼得和宁王阿鲁台无地自容。

这等快感,是他们从未体会过的。

周围的百姓,这时候的感受也大抵相同,这个时候他们也终于知道那位高坐马背上的少年人,就是他们的皇太孙殿下。这一刻,大明朝皇太孙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无限拔高。

有什么,是比一位不畏强敌,悍然镇压的帝国继承人,更能提振百姓信心自豪的!

阿鲁台脸色数度变化,一时间阴晴不定,甚至于有那么一瞬间,他都已经准备要拔刀相向,在这南京城外一刀斩杀大明的皇太孙。只不过,想到前两次大明朝的北征,以及现在长期驻守在北方九边的大明雄师,他终究是生生的忍了下来。

现在转身离去,返回草原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如同朱瞻基所说,大明朝是讲面子的。现在已经到了应天城外,他若是又带着人回去,大明朝廷的怒火,会将整座草原上的草烧光。

打又打不得,走又走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