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德勒的生命重建课
-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7101字
- 2024-11-28 18:42:59
第二章
自卑情结
在个体心理学中,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给区别性因素贴上标签是错误的。与人们固有的想法不同的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顺向而动的,而且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去弄清二者顺向而动的意义。在没有弄清二者的联系之前,很难判断什么是有意识,什么是无意识。而所谓的联系,就体现在作为生活风格的原型当中,这一点在上一章里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一个案例足以说明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一名四十岁的已婚男子患上了一种焦虑症:他总想从窗户里跳下去。他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在挣扎,除此之外,一切正常。这名男子拥有体面的工作、幸福的婚姻和心照神交的朋友。这个案例非常复杂,只有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共同作用方可解释。在意识深处,他觉得自己必须从窗户里跳下去。然而,生活照常,他从来没有进行过真正的尝试。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的生活其实还有另外一面。在这里,强烈的求生欲望与自杀欲望进行着殊死的斗争。结果,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共同作用下,他终于胜利了。实际上,在他的“生活风格”中(这一点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讨论),他变成了一个优越感爆棚的征服者。也许,读者会问:一个在意识深处总想自杀的人怎么会有优越感呢?答案是:在他身上有着与自杀倾向斗争的某些东西。因为他胜利了,所以,他成了征服者,成了“超人”。客观地讲,正是因为他自身有弱点,才激发了他对优越感的向往。实际上,所有对自身某些方面感到自卑的人都会做出同样的事情。重要的是,在他的内心斗争中,他对优越感的向往、对生存的欲望以及对征服的渴望战胜了自卑感和自杀欲望,尽管后者表现在意识深处,前者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现在,来看看这名男子的原型发展是否证实了我们的理论。让我们分析一下他的童年记忆。我们知道,他早年在学校里遇到过麻烦。他不喜欢其他男孩,总想逃避,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留了下来,直面他们。在此,我们看到了他为克服自身弱点而做出的努力。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成功克服了。
分析了这位患者的性格,我们发现,他人生中的一大目标就是克服自己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为此,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如果不从整体上来看待这名患者,都很难发现他的优越之处和成功之处,人们大概只会把他看成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个骨子里胆小怕事却敢于斗争的人。然而,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并没有从整体出发,并没有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如果不能把个人作为整体来看,那么,任何心理学常识都是毫无用处的,而且我们对个体的理解或者为理解个体而做的一切努力也都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不能把有意识和无意识联系起来,也就无法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除了将个体生活看成一个整体以外,还要考虑其社会关系。初生婴儿非常脆弱,需要照料。因此,要想了解孩子的生活特点或生活模式,就必须把其监护人考虑进来。孩子与母亲及家人的关系是一种连锁关系。如果单纯分析孩子的身体情况及周围环境,对这种连锁关系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儿童的个性超越了身体特征,涉及整个社会关系。
孩子如此,成人也不例外。孩子的弱点决定了他必须生活在家庭当中,而成人的弱点也决定了他必须生活在社会当中。在某些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生活中的困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无法独自面对。因此,成人世界里人们往往会成立社团,让自己成为社团中的一员,而不再是“孤魂野鬼”。社会生活对个体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很好地克服个体的无力感和自卑感。众所周知,在动物界里,弱势物种总是群居在一起,从而利用群体的力量来满足个体的需求。比如,成群的水牛就能免受狼群的攻击,而一头水牛则难以招架。如果水牛集结成群,就可以群策群力、扬蹄反击,直到危险远去。另外,猩猩、狮子、老虎之所以可以离群索居,是大自然赋予了它们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是人类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动物般的力量,因此只能过着群居的生活。可见,社会生活的源头恰恰是个体能力的欠缺。
正因如此,不能期望社群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天赋和能力。然而,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会随时对其成员伸出援手。这一点必须先牢记,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也就是仅凭遗传或天赋去对一个人进行判断。事实上,独处中的个体会发现自己在能力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然而,在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里,他的这些缺陷都会得到很好的弥补。
假设每个人的不足都是先天的。于是,教会人们和谐相处、减少先天不足对个体造成的影响便成为心理学追求的目标。社会进步史讲述的就是人类同心合力克服自身缺陷和不足的故事。众所周知,语言是一项社会发明。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项发明源自个体能力方面的不足。这一点可以从儿童早期的行为中看得一清二楚。当儿童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发出某种声音以期引起注意。如果他们不想引起注意,就不会尝试开口说话。这一点在出生刚几个月的婴儿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母亲总是在婴儿开口之前就能满足他的所有需求。根据儿童病例记录,有的孩子到了六岁时还不会说话。理由很简单,没有开口的必要。还有一个案例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该案中,孩子的父母都是聋哑人。每当孩子摔伤时,都会哭泣。但是他哭得无声无息。他知道,有声音父母也听不见,因此他只是做出哭的样子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
由此可见,研究任何问题都要考虑大的社会背景,并以此来理解个体选择某个具体的“优越目标”的原因。要想了解个体“适应不良”现象,同样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研究。很多人难以适应社会,主要原因是无法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口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对口吃者的观察,我们发现,口吃者自始至终就没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他不愿意参加聚会,也不想结交朋友。虽然语言发展得益于与他人的交流,但是他从来不想交流,结果,他的口吃就一直没有得到改善。摆在口吃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与人交流,要么自我封闭。
研究发现,自闭型的成年人往往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而且还会怯场,这是因为他们把观众当成了敌人。面对表面上不太友好且气场很大的观众时,他们的自卑感就会油然而生。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相信观众,才能表达自如,才不会怯场。
于是,自卑感和社会训练就产生了联系。由于自卑感源于社会适应不良,因此,社会训练就成了克服自卑感的基本方法。
社会训练与公共意识是息息相关的。每当人们谈到用公共意识解决问题时,指的就是群体智慧。另外,正如我们在上一章里所提到的,有些人总是用自己的语言、按自己的逻辑来行事,这些人的言谈举止往往异于常人。精神病人、神经症患者以及罪犯都属于这一类型。研究表明,有些事物,如人、风俗、社会规范等,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因而没有任何吸引力。然而,正是这些他们漠视的东西才会引导他们踏上自我拯救之路。
在帮助这类人时,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对社会现实产生兴趣。神经质的人认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可是,光有善意还是不够的,必须让他们明白,现实社会看重的是他们的实际付出和实际成就。
虽然有自卑感和追求卓越是普遍行为,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人人平等”那就大错特错了。自卑感和优越感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一般条件,除此之外,在体力、健康和环境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即便条件相同,不同的个体也会犯下不同的错误。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就会发现,对于同样的问题,并不存在绝对固定、绝对正确的回应方式。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会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做出反应。虽然大家都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但是所采取的方式却大相径庭。每个人犯下的错误迥然不同,同时,也以迥然不同的方式走近成功。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不同的个体类型。以左撇子儿童为例。有些孩子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天生是个左撇子,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右手训练。开始使用右手时,由于动作笨拙,他们常常受到责骂、批评和嘲笑。嘲笑是不对的。可话又说回来,两只手都应该接受训练。左撇子儿童一开始就能被人辨别出来,因为他们左手要比右手用得多。长大以后,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的右手是个负担,因为右手不够灵活。另外,他们往往更喜欢使用右手和右臂,突出地表现在用右手画画、写字等。事实上,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比普通孩子得到更好的训练。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不得不逼着自己对用右手提起兴趣,不得不早起,自身的缺陷反而成就了自己,使自己得到了更好的训练,而这对于发展孩子的艺术天赋和能力非常有利。这样的孩子往往雄心勃勃,会想方设法克服自身的缺陷。但是有时如果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就会转而羡慕甚至忌妒别人。这样,自卑感会越发强烈,克服起来会愈加困难。如果孩子一直处于奋斗之中,就会变得争强好胜,长大以后也无法停歇,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早已有了固定的想法,那就是,我本不该如此笨拙,缺陷也不该如此之多。如此一来,这样的孩子会负担更重,活得更累。
孩子按照自己四五岁时形成的原型努力,犯错,成长。孩子不同,目标各异。有的孩子也许想成为画家,有的孩子也许希望尽快摆脱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成年人也许知道他们该如何克服自己的缺陷,但孩子们本人并不知道,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成年人对事实的讲解诠释根本就是错误的。
很多孩子的眼睛、耳朵、肺或胃有问题,而这些缺陷往往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给大家举一个特殊的例子。有一名患有哮喘病的男子,每天晚上,当他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里时就会发病。该男子四十五岁,已婚,工作不错。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总在回家以后发病时,他回答道:“要知道,我妻子是一个物质至上的人,而我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们两个很难说到一块。每次回到家后,我都想静静地待着,而她却想出去交际。所以,她就会抱怨,说待在家里闷得慌。结果,我脾气上来了,气儿却上不来了。”
这名男子为什么会呼吸困难?难道他不会呕吐吗?原因就是,他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型。也许小的时候,因为某个缺陷,他被包了起来。由于包得太紧,影响了呼吸,让他十分难受。但是那时,有一个保姆非常疼爱他,总是坐在他身旁安慰他。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到了他的身上,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误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去安慰他、逗他开心。十二岁那年,保姆离开了,回家结婚。他把她送到火车站,一路上哭得很伤心。保姆走了之后,他对母亲说:“她走了,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此,如同在原型期一样,这名男子成年以后总想找到一个可以依附的理想人选。这个人会取悦他、安慰他,并且只对他一个人感兴趣。所以,导致他哮喘发作的原因并非是空气不足,而是缺一个时时刻刻取悦他、安慰他的人。当然,要想找到这样一个人并非易事。他总想控制整个局面。而且一旦成功了,必会给他带来益处。所以,当他喘不上气的时候,他的妻子就不再想去剧院了,不再出去交际了。这样,他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优越目标”。
表面上看,这名男子总是举止得体、无可非议,其实,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征服欲。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妻子,让她放弃物欲,成为一名理想主义者。所以,像他这样的人,我们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是表里如一。
我们常常发现,视力有问题的孩子总是对视觉事物兴趣有加,他们也因此在这方面培养出超常的能力。众所周知,伟大的诗人古斯塔夫·弗雷塔格(1)患有弱视和散光,但是他取得的成就却引人注目。很多诗人和画家视力都有缺陷,这反而激发了他们在视觉方面更大的兴趣。弗雷塔格在谈到自己时曾经这样说道:“因为我的眼睛跟别人的不一样,所以,只好训练使用自己的想象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我才成为一名作家,但无论如何,正是因为视力问题,我在幻想世界里看到的东西比视力正常的人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东西多得多,也清楚得多。”
稍微考察一下天才的特性,就会发现,很多天才都视力不佳,或有别的缺陷。在各种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到,即便是神灵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是单眼失明,就是双眼失明。事实上,有些天才,哪怕是几近失明,也比常人更善于辨别线条、阴影和色彩间的差异。这充分说明,在明白了弱视儿童的问题之后,我们就应该知道如何对待他们。
有些人对食物很感兴趣,无时无刻不在谈论自己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一般而言,这些人在儿时都有过进食障碍,因而对食物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许小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位特别细心的妈妈,时不时地告诉他们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由于肠胃问题,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些特殊训练,久而久之,对一日三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他们总是在思考饮食问题,所以,其中的一些人便成了烹饪高手或者营养专家。
不过,有时,肠胃功能欠缺会促使他们在别的方面寻求补偿,比如金钱。结果,有人成了大守财奴,有人成了大银行家。他们会想方设法拼命挣钱,夜以继日,乐此不疲。由于他们对此过于用心,因而便成了行业翘楚。有趣的是,我们常常听说,有钱人肠胃不好。
至此,让我们提醒自己思考一下身心之间的关系吧。某一特定的缺陷不见得总是导致相同的后果,生理缺陷与糟糕的生活习惯之间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生理缺陷可以通过合理的营养和妥善的治疗来弥补。所以,导致不良后果的往往不是生理缺陷本身,而是患者对待缺陷的态度。因此,在个体心理学家的眼里,不存在纯粹的生理缺陷或绝对的因果关系,有的只是患者对于生理问题所持的错误态度。这也正是个体心理学家总是鼓励个体在原型形成期与自卑感抗争的原因。
有时,我们看到一个人焦躁不安,那是因为他巴不得困难在眼前即刻消失。如果一个人总是心神不宁、脾气暴躁或情绪失常,那么,完全可以断定,此人有着很强的自卑感。任何人,只要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都不会焦躁,况且,急躁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傲慢、急躁、争强好胜,这些也都是孩子自卑的体现。对此,教育者要做到及时帮他们发现困难,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与此同时,绝不能对原型生活风格中存在的错误任意批评或随意惩罚。
儿童的原型特征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加以辨别,如特殊的爱好、逞强好胜、不甘平庸,等等。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很不自信,因此总想离群索居。他们不敢面对新的环境,总想待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无论在学校、家庭生活、社会中还是个人婚姻方面,都是如此。他们总想在自己狭小的领域内闯出一片天地,进而实现自己的优越目标。这一点在很多人身上都暴露无遗。然而,这些人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任何人,要想成功,都必须准备面对一切,都必须能够应对各种局面。如果有意回避某些环境或某些人员,无异于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给自己颁奖,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公共意识,必须不断接触社会,不断接触新生事物。
一位哲学家要想完成自己的著作,就不能频频现身饭局。他需要长时间地独处,找到正确的方法,整理自己的思想。但是,此后必须频频接触社会,才能继续成长,因为接触社会非常重要。所以遇到这类人时,千万不能忘了他们的这两种需求。同时也要记得,他们的一言一行并非都是有益的。因此必须仔细辨别,哪些是有益行为,哪些是无用行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个关键的事实,那就是,人们总是在寻找能够突出自己或彰显自己的环境。所以,自卑感很严重的孩子总是躲着能力很强的孩子。他们愿意跟不如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就可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了。这是自卑感的一种变态反应,也是一种病状。要知道,自卑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卑的严重程度及其表现形式。
这种变态的自卑感被称为“自卑情结”。但是对于渗透到整个人格中的自卑感来说,“情结”二字并非一个准确的字眼儿。它不光是一种情结,更像是一种疾病,其危害程度因情况不同而不同。因此,有时一个人在工作期间不会表现出自卑情绪,因为他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然而,在社交场合或与异性接触时,就会变得手足无措、如坐针毡。所以,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有望洞察其真实的心理状况。
我们发现,人在紧张或者困难的情况下更容易出错,而恰恰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原型才会露出真面目来。事实上,困难的环境几乎都是陌生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第一章中明确指出,个体的社会兴趣程度完全可以通过其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加以判断。
假设把孩子送到学校。通过观察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就可以了解他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会兴趣。观察一下他是否合群。对于那些过于活跃、过于狡猾或过于聪明的孩子,我们必须设法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背后的真正原因。而对于处处被动、优柔寡断的孩子,我们就要睁大眼睛,寻找其日后在社会、生活和婚姻中将要表现出来的同样的特征。
生活中,常常能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会说:“换了我,会这么干”“换了我,会接受那份工作的”“我本想和那个男人交交手……可是……”所有这些都表明他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事实上,按这个思路去理解,就会对他的某些特点有新的认识,比如狐疑不决。我们发现,生性多疑的人总是疑神疑鬼,最终往往一事无成。然而,那些总是把“我才不会那么样做”挂在嘴边的人反倒会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通过仔细观察,心理学家往往会在人的身上发现种种矛盾之处。这种矛盾也许就是自卑的体现。我们还必须观察这个问题人物的言谈举止,观察他在与人相处时是否得体,在待人接物时是否犹豫,是否还伴随着某些肢体语言。这种患得患失的态度经常会在其他生活场景中表现出来。很多人都是这样,进一步,退一步,而这正是强烈自卑感的标志。
我们的整个工作就是要训练这类人物摆脱犹豫不决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是及时鼓励,而非打击。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有能力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这是树立自信心的不二法门,也是治疗自卑的唯一方式。
(1)古斯塔夫·弗赖塔格(1816年7月13日—1895年4月30日)德国小说家、剧作家。1855年古斯塔夫·弗赖塔格发表了他的小说《借方和贷方》(Soll und Haben),这一作品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作,1857年被翻译成英文《Debit and Ha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