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蝴蝶效应:影响力能够感染别人
- 影响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 陈荣赋 林墨叙
- 8061字
- 2021-04-19 14:49:21
一只蝴蝶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常常会因为微不足道的微小因素而引发一连串的巨大而复杂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蝴蝶效应。你能相信一只在巴西漫不经心地扇动翅膀的蝴蝶,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场灾难性的龙卷风吗?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罗伦兹(Edward Norton Lorenz,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创始人之一)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试图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在1963年的一次试验中,为了更精确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确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当他到咖啡馆喝了杯咖啡回来以后再看时却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出毛病。罗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级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将会不断被扩大,以至于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这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真实写照。正是根据数据分析,罗伦兹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气的长期预报是不可能的,“数值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形象化的说法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这个发现非同小可,连当时的科学家都不能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绝刊登他的文章,他们认为这“违背常理”:确定的方程式中代入相近的初值,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么能大大偏离呢!1979年12月,罗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预测性:一只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可否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演说。演说中提出: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就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灾难性的龙卷风。其原因就在于: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会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罗伦兹称之为混沌学。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从而造成很大的影响力。“蝴蝶效应”之所以使人激动、令人着迷、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会不断被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这一效应后来被广大科学家所热衷,也广泛用于社会之中。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国宣布发射导弹,港台100亿美元流向美国;“非典”的爆发也能深刻地说明蝴蝶效应的影响力,如果第一例非典疫情出现时就能被遏制住,那就不会引发全国性的“非典”事件;“甲流”的大爆发,更是一个典型的蝴蝶效应,从第一例到全球性的大爆发,不仅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恐慌,还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国际旅游业和餐饮业遭受严重损失,国际间的交往和沟通受到极大的影响,情感交流受到严重挑战,扰乱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等。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金融风暴,引发全球性经济发展停滞,很多企业破产、外企撤资、工人失业、银行倒闭、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一连串的反应。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就曾演绎过一个典型的蝴蝶效应事件: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来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到时候岂不是悔之晚矣?中国《韩非子·喻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商纣的王叔箕子见到纣王用象牙筷子就很害怕,因为有了象牙筷子,杯子也换成犀玉杯,有了象牙筷子犀玉杯就不吃粗食豆汤,要吃牛肉,象肉,豹肉,未出世的胎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牛肉象肉豹肉胎肉,就不会穿着短的粗布衣在茅屋中食饭,就要穿着华衣美服,在华丽的宫殿进食。箕子从商纣王开始使用象牙筷子而预见到纣王将来的穷奢极欲,以致亡国。同样的道理,蝴蝶效应会影响甚至改变人的一生。横扫城镇的龙卷风,常从蝴蝶扇动翅膀开始;横过深谷的吊桥,也从用一根细线圈住的小石子开始。任何事物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的成功,往往也是从小事开始的。因此我们要不断留心捕捉到对生命有意义的“蝴蝶”。一个无意间的动作,一个灿烂的微笑,一次真诚的祝福,一种积极的态度,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引发生命中无法预料的奇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表面上的回报,而可能影响他人的一生。
捕捉生命中的“蝴蝶”
一位哲人说得好:“小事永远是大事的根,每一棵生命之树的衰荣都可以从他的根上找到答案。”细节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只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的人是无法成功的。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需要注意细节,一个企业若想发展,也需要注意细节。人生固然要有宏大的理想抱负,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却在生活的平淡琐碎中展现。生活是充满细节的,这些细节使生活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缺少了细节的装点,生活一定是一片空白,显得单调乏味。“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想成就大事的人很多,但能够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管理的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注重细节、把握细节、做好细节。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说话、办事,还是做人,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展示完美的自己很难,需要每一个细节都完美,但毁坏自己很容易,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给你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将改变人的一生,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可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拈来。美国福特公司扬名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独占鳌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这个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然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呢?
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腰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便随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这一切都被董事长看在眼里。这时,福特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道:“董事长您好,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立刻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您怎么会录用我呢?”董事长说:“福特先生,虽然前面三位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到大事,而一个能看见大事的人,会忽略很多小细节。他是不会成功的。这就是你被我们录用的原因。”福特就这样进入了这家公司,从此,福特也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与福特有着相似的经历。他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垃圾桶里。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位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想到会是你。”而在这次与总经理见面之前,他已经被“晒”了3个多小时了,并且有许多同行都在争取这个大客户。福特和业务员的收获看似偶然,其实必然,他们下意识的一个弯腰捡废纸的微小动作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带来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最终使他们成就了自己。因此,平时注重细节才能成就大事。刘备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从细节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所以古语才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有些人整天只琢磨干大事业、做大事,想一鸣惊人,这不仅浪费了许多时光,而且到头来还可能一事无成。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从细节入手,竭尽全力做好细节。细节做好了,小事也能做大,事做大了,自然也就成功了。每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渴望成功,很多有志之士为了心中的梦想,付出很多,但得到的回报却很少,不能说他们不够努力、不够勤劳,可为什么偏偏落得个一事无成的结局呢?答案是他们忽略了细节。做人做事是一门大学问。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做事的细节,那么,他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就是因为他们始终都没有弄明白:做人做事应该注重细节,关注细节。注重做人做事的细节,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别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别人
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不快的心情或许会导致一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来诸多烦恼,甚至会引来一连串的厄运降临。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了一顿,心里很生气,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地狂叫。妻子就更生气了,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而去,路过一个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一种不良情绪的发泄。导致一位老人丧生,说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现实生活中却不乏实例。人们在情绪上也有类似的“蝴蝶效应”。曾有报道说,甲对乙说了丙的一句坏话,被乙传给了丙,丙愤怒地去找甲算账,两人话不投机,动起手来,结果甲被丙用刀刺伤,诊治无效死亡,丙也因此进了监狱。而乙知道此事以后,也痛悔万分,一句无心的话,就这样导致两个家庭家破人亡的惨剧发生。这样的报道已经不是一两个了,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实例,一个鲁莽的举动,令人痛悔一生。可见,防微杜渐、及时调整心态有多么重要啊!
不注意微小的不良情绪,很可能酿成大祸。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每次一点点的变化,最终酿成一场灾难。针鼻儿大的洞可以进来斗大的风,千里长堤毁于蚁穴,这并不是夸张,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我国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古训,这条古训以及“蝴蝶效应”的理论都告诫我们:要坚持注意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差别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调整心态和情绪,时刻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遗憾的是,许多人至今仍缺乏这种必需的健康心态,放任不良心态的扩散,或者不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在生活中,当身体某个部位不舒适时,总觉得没什么大事。可有时,病毒就在不经意中逐渐侵袭了整个身体,当病入膏肓时再去治疗就为时已晚了。我国春秋时期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名医扁鹊见到蔡桓公,发现他有病在肌肤,蔡桓公大不以为然;过了几天,扁鹊发现他的病已经到骨髓了,便再次劝他治疗,蔡桓公还是不以为然。又过了几天,扁鹊看见蔡桓公就跑了,结果蔡桓公病死了。癌症令人闻之色变,其实,癌症初期并无太大不适,如果及早发现,可能还有治疗的办法。但是,人们往往疏忽大意,到中晚期才发现,治疗起来事倍功半,疗效不佳。所以,治病的心态也是如此,没病要注意预防,有病及早发现治疗。“蝴蝶效应”对负面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它对正面情绪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听说背后被人挤兑,就愤愤不平去找人打架,路上走得口渴,便向路边的小屋主人要一杯水喝。主人非常热情,见他大汗淋漓,除了送水以外又递过来一条毛巾让他擦汗。他谢过主人,走到屋外,主人又追出来送给他一把伞让他遮阳。这个小伙子出门以后,心胸豁然开朗,立即转头回家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十分感激小屋的主人对他的热情招待,冲淡了充斥在他内心愤愤不平的情绪。使他觉得为区区小事去拼命太不值得了。也许连小屋的主人也不会想到,赠送一把小小的遮阳伞——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居然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恶斗。如果你用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你的生活自然会充满阳光;偶然或许也会产生负面情绪,但明白了“蝴蝶效应”的危害,你一定要及时注意调整,防微杜渐;即使偶尔遇到意外的委屈、屈辱,你也要大度宽容地处理,那么你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
成功管理善用“蝴蝶效应”
从员工管理的角度分析,“蝴蝶效应”表现在: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组织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被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利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人与人之间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甚至挑拨是非的做法都会严重破坏团队中的工作氛围,阻碍团队成员间的正常交流,并最终导致项目或企业经营失败。让员工充分发表意见,是管理中很重要的工作。开诚布公的交流和沟通是团队合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员工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这样公司才会有前途。”由此可见企业员工的真话无价,但是真话难得。成功的管理者只有让员工说出他们的“真心话”,企业的各项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主观臆断而导致决策的失误。那么,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口吐真言呢?
1.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雇主,但公司并不把员工当作“雇员”来看待,而是视为“合伙人”和“同事”。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下属对上司也直呼其名,营造了一种上下平等、随意亲切的气氛。这让员工意识到,自己和上司都是公司内平等而且重要的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从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为公司也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
在现实工作中,领导者越是能尊重员工的个人利益,员工就越是有主人翁的工作态度。每个人来你的企业工作,都绝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所以管理者要尽可能地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全局,让他明白他在这个企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企业的发展会给他带来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摒弃那种我养活了员工的高高在上的姿态。毕竟,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劳动赢得生存,先天就不存在谁养活谁的事实。实际上,当企业主自降姿态,把自己放到员工同一层次时,就已经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2.尽量给员工安排“最佳的、快乐的职业”管理上的一念之差,就会导致经营上的天壤之别。通用汽车公司历史上最杰出的首席执行官斯隆在对公司的管理过程中十分注重人事安排这一环节,他所领导的管理层把较多的时间用在人事的讨论上。他说:“如果我们不用几个小时好好地安插一个职位,找最合适的人来担任,以后就得花几百个小时的时间来收拾烂摊子。的确,知人善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费相当大的精力,有时为了一个关键职位的人选,管理者可能会大伤脑筋,这在当时来看可能过于小心,但这种‘小心’是很必要的。否则,当最后因用人不当而出现事故时,损失就无法挽回了。这样的教训在很多公司都出现过。没有为某个职位安排最合适的人选,就无法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生产靠员工,销售靠员工,按现代管理用语就是:营销即人。可见舞台对员工而言至关重要。一如鸟在展翅的时候才会快乐,员工也需要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企业要从实际角度出发,给员工搭好能发挥其才能的‘舞台’——即安排合适的职位,给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赋予员工高于其实际能力的工作目标,激励其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当引进的人才完成赋予其挑战性的工作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不仅使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同时又为企业创造了利润。”
3.给予你的属下以情感援助通用电器公司辉煌业绩的取得与其新型的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公司是以全新的管理理念赢得人心的。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公司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打破部门等级之间的界限,鼓励员工树立“非等级观念”,在处理事情时排除身份、背景、环境的干扰,激发他们用之不竭的工作干劲。企业组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更加沉重的工作量、更长的工作时间,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员工亲自来处理。不可避免的,这些持续的压力对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员工心理援助是一项为工作中的个人和组织提供的咨询服务项目。它帮助识别员工所关心的问题,并且给予解答。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同时影响到整个组织机构的业绩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必须了解员工的为人及其家庭,还有他们的困难和希望,尊重和赞赏他们,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上级的尊重和肯定会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得到了肯定。员工心理援助项目有着自己的一整套机制:除了能够提供心理咨询之外,它还通过认可的标准,在系统、统一的基础上,给予员工帮助、建议和信息等其他帮助。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同样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它能给组织带来一定的收益。
4.给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环境韦尔奇说:“我的工作是为最优秀的职员提供最广阔的机会,同时最合理地分配资金,这就是全部。传达思想,分配资源,然后让开道路。”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地方去做事,同时获得合适的空间和资源,这样,员工的潜能自然就会迸发出来。工作对人而言,已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而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工作也不再与个人生活相分离,所有人员都一样,工作不快乐,生活也不会很幸福。现在,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而人力资源经理所面对的员工群体越来越复杂,他们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他们拥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可以想象,如果人力资源经理不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对象——员工,不了解他们期望从工作中获取什么,那工作的成效将会大打折扣的。
管理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做法,利用每一个虽小却有效的机会同员工交流互动。你可能会对员工在组织程序、部门间工作流动、公司文化等问题上的深刻见解感到意外。对于管理者来说,同员工的交流有两个重要的好处:一是能够认识到哪些员工是最出色的员工,二是能够给员工他们所需要的关注。5.注意维护下属自尊自尊心人皆有之。因此,身为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不能伤害下属的自尊心,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更需注意。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单位的一些员工由于工作能力较差,经常做不好事情,不时地给领导添麻烦,于是到哪哪不要,有的管理者便当众说:“他要是能调走,我磕头都来不及!”此类话是非常伤人自尊心的,也是管理者的禁忌。事实上,即使是被大多数人认为“无用”的人,往往也有他自己的长处,在某些方面他或许比别人差一点,但在其他方面也许潜藏着他人所不及的特长。例如,也许他比别人头脑反应慢,显得笨拙,也许因此就比别人更勤奋努力。所以身为管理者,切不可对其抱有嫌恶的态度,而应尽量维护他的自尊,进而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勇气。有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凡是自尊心强的人,荣誉感和成就感也强,无论在何种岗位上,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决不愿落于人后。所以,作为一名明智的管理者,不仅要注意保护下属的自尊心,而且要因势利导,采取正确的方法,将其引上积极向上的轨道,不要因为一点点工作上的失误就当众批评他,即使你非常不喜欢他。在此,须牢记一句话——维护别人的自尊,就等于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员工靠企业生存,企业靠员工发展。得到员工认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它需要你坚持不懈地提高你的修养。当企业对员工以诚相待、以心贴心,员工势必回报以忠诚。反之,若员工没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企业的效益就可想而知了。企业本着善心、爱心、进取心去经营企业,以积极的心态、平等的态度、关爱的语言与员工交流,员工才会辛苦工作,才愿与上级、平级、下级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有效、卓越的工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