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件错事

李昪当时背上生疮,病的很重,但一国之君关乎着国家安危,怎么能轻易透露他的身体情况,因此没人能知道李昪怎么样了,只知道主上得病了。直到最后一刻,太医再次看过,摇摇头,表示不行了。可能病床边在场的只有皇后宋氏了,于是和皇后商议好,赶紧让齐王李璟入宫,虽然他不是皇太子,那是他确实多次推辞不要,但他是长子,国人早就把他当太子看。李璟得知消息赶紧进宫,看着床上的父亲奄奄一息,不觉流泪,斯人已逝,李昪最终走了。于是秘不发丧,遗诏让李璟监国,注意,这里只是监国,而不是直接灵前继位,可见稍有不慎就让人有机可乘。而他也确实从始至终都哭着让弟弟继位,先帝逝世都半个月了,国家还没有新君。

早就有人等不及了,这可不行,不能节外生枝,于是在李昪下葬的当天,这位大臣就拿着龙袍冕旈给李璟穿上,并说道:“先帝把天下给你,你怎么还在这固守小节?”于是李璟正式即位,时年二十七岁,正是有所作为的年纪,成了南唐第二位皇帝。而这位大臣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提到过的,他的亲家周宗,周宗的两个女儿正是后来李煜的后妃大小周后。

李璟即位后却做了件让大家议论纷纷的事,他当年就改年号为保大了。这是什么意思?原来先帝在某年死的,新君的年号仍旧要用到这年,他只能以来年为新年号元年。李璟这样一来,就导致公元943年既是昇元七年,又是保大元年,按理说来年公元944年他才能改年号为保大元年。

第一个反对的就是韩熙载,韩熙载可能不出名,但中学课本上的一幅《韩熙载夜宴图》足以让他出名。他上表说,过一年再改元是自古以来的制度,你现在却破坏了,我认为你做的不对。但李璟才懒得理他。倒也没有处罚,因为韩熙载和李璟倒也算得上是亦师亦友。

韩熙载本来是北方人,曾隐居在嵩山读书,后来在后唐同光年间考中了进士,父亲更是官职节度副使,可惜在那个年代因为牵连到其它事件被杀,韩熙载才干脆来到南方,并给杨吴的杨溥写了个《行止状》,即类似投名状,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与平生志愿,希望得到重用,不过当时真正的执政者是徐知诰,可惜韩熙载为人狂妄,不怎么被徐知诰重用,只是授予一些小官当当,直到徐知诰称帝后,才把他召回京城,让他到齐王府去做事,陪齐王李璟写写画画。这也是后来李璟成为文人皇帝的原因之一。直到李璟即位才有所升迁。

韩熙载倒也不放在心上,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迟早升官。先帝之所以不用他,是把他看做慕容绍宗。慕容绍宗是谁?是南北朝侯景的师父兼克星,当年高欢故意雪藏他,是想把他留给儿子高澄,他知道日后侯景有反心,其他人都制服不了,只有慕容绍宗才能。

李璟即位之初,还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让宋齐丘和周宗分别担任左右丞相。要知道,前面就说过,因为劝进李昪一事,两人早就闹了矛盾。这下让他俩坐上这个位置,是怎么想的?果然,宋齐丘就大肆排挤周宗,经常说他坏话。要知道,并不是宋齐丘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很多同党。宋齐丘也是唯一一个在纪传体史书《南唐书》拥有独传的臣子,尤其在马令的《南唐书》中,宋齐丘是党羽传下的头号人物。

是的,他作为政坛不倒翁,身边有五个同党,号称“五鬼”,他们是魏岑、查文徽、陈觉和冯延巳,冯延鲁兄弟俩。所以寡不敌众,周宗只得哭哭啼啼地跑去告状,这可怎么办?李璟也为难啊,你宋齐丘是先帝旧臣,可我也不能任由你这样,于是把他下放到地方做节度使。宋齐丘倒也不慌,心想之前我和你爸就玩过这招,你还来?于是再来个欲擒故纵,说臣老了,该退休了,节度使也不想做了,得去九华山归隐。李璟倒也不客气,直接同意了,赐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这九华山正是今天池州市青阳县的九华山。这样一来,宋齐丘也愣了,我只是和你打太极,你咋真同意,但君命难违,而且自己确实有点累了,于是收拾收拾包袱去九华山休息了。

第三件事,就是跟自己弟弟有关了。我们知道,他一直是想着兄终弟及的,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儿子年纪不大,在五代十国乱世中很容易被权臣搞掉,二来是父亲遗愿。因此在即位之初,就把弟弟们该升的升,该封的封。在这年七月,更是以三弟燕王李景遂为齐王,任天下兵马诸道元帅,四弟鄂王李景达为燕王,任副元帅。这更加意味着,是要坚定兄终弟及了。因为在此之前,封齐王的就是父亲与自己,齐王俨然成了帝王之爵。后来干脆让三弟锻炼锻炼,去处理政事,接见群臣。自己谁不见,除了主管军事的魏岑,查文徽两人。这可不行啊,您是君主,又没生病,不能这样。于是一大伙人上谏,其中包括下野的宋齐丘。李璟一看,大伙都不同意啊,只得收回成命。但关于兄终弟及,他还是念念不忘的,却忘了自己儿子的感受,直到那一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