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香港:文化·社区·机遇
- 高宝龄 陈财喜 伍婉婷 司徒毅敏
- 505字
- 2025-04-04 12:26:23
優質本土文化旅遊,推廣社區最佳助力
不要看輕文化導賞,那是社區經濟。現在很多香港人喜歡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旅遊,每人收費100港元都可以。當然,附送一個砵仔糕就更好!社區經濟可積少成多,每個地方都可有文化旅遊,例如高寶怡博士就在鯉魚門辦保育和文化旅遊的項目。很多人願意花錢,特別是帶小朋友認識社區。希望故事館能把社區文化發揚光大!
我現時是藍屋計劃的督導委員會成員之一。我們現正構思「好鄰居計劃」,除了原居民可留在藍屋外,還有大概十個數百呎的居住空間,我們打算用最公平最公開的方法,吸引一班新的好鄰居。他們可以是想與居民合作的年輕藝術家,也可以是各行各業、想社區有更多不同色彩的朋友。「好鄰居計劃」正在構思階段,因為藍屋復修才剛施工,還有很多事情要與政府商討,例如屋宇署說藍屋的樓梯是木造的,應否拆掉?我感覺好像永遠都要跟不同的政府部門討論。
我期望每區都有類似藍屋的計劃,五千多萬元而已,相對大家的一億元工程,不算多。活化了的藍屋和石水渠街是公共空間,可有露天活動,如中秋晚會、盆菜宴等。換句話說,社區有劇院當然好,但就算沒有劇院,我們也可找回社區最精華的部分。推動社區文化藝術和社區營造,令居民對社區更有自豪感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