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華人貿易與職業

根據政府的統計資料,1860年代,位於市中心(即中上環、灣仔至石塘咀一帶)以外區域之華籍居民,其主要的職業,有以下的類別:

由蘇杭街及文咸東街上望皇后大道中與威靈頓街間的“十字路口”(Cross Roads)地段。正中為落成於1858年、設有水車館(消防局)的五號警署,其右方為雲來茶居,這一帶為華人的商貿金融地段。攝於1870年代。(圖片由佟寶銘先生提供)

十九世紀,有很多被稱為“咕喱”的搬運工人。殖民地當局對華人住宅,尤其是上環及太平山區的住宅,大部分定名為“咕喱館”,充滿歧視及侮辱性。

1881年,港督軒尼詩爵士(Sir John Pope Hennessy),在當年的人口統計資料中,獲致如下之華人貿易、職業及數目詳情:

皇后大道中華人貿易地段,由興隆街及嘉咸街向東望,約1893年。正中有棚架處為重建中的中環街市,其以東為香港於1841年首幅賣出的土地。左方可見滿漢及戲筵酒席包辦館、銀號、影樓、藥材舖、醬園、酒醋店、公煙館、茶居,以及兩旁皆有的鐘錶店、鞋襪店和蘇杭雜貨店等。

至於製造業方面,有如下的統計數字:

1870年代,羅馬廟直街(威靈頓街)的華人商店和居住區。右方為5號的《華字日報》。中上方有雙塔的,是位於與砵典乍街交界的羅馬廟(聖母無原罪教堂),1888年才遷往堅道16號。

九廣鐵路(英段)採石工地上的搬運工人,約1906年。(圖片由佟寶銘先生提供)

繁盛的華人商住區域鴨巴甸街,由皇后大道中向上望,約1935年。左方有梘店、裝修油漆舖,以及酒館茶室如冠南,一品陞(所在現為蓮香)及均益。右方則有洋貨疋頭舖、美髮院、太昌茶樓及北平酒家,兩邊分別有廣州及和昌影樓。

蘇杭綢緞店及洋貨器皿舖雲集的乍畏街(蘇杭街),約1935年。右方有大減價布招的是位於1號的盧信隆。

1894年,由陳曉雲(鏸勳)所著的《香港雜記》內,所記載“華人行業”當中,有:南北行九十多家、金山莊百多家、銀號三十多家、寫船館二十多家、磁器舖十多家、呂宋煙舖六至七家、煤炭舖五至六家、建造泥水舖五十多家、花紗舖十五、六家、麵粉舖十二、三家、金銀首飾舖十六、七家、生鴉片舖三十多家、當押舖四十多家、米舖三十多家、茶葉舖二十多家、疋頭舖五十多家。

此外亦有洋貨舖、傢俬舖、銅鐵舖、日本莊、蓆包舖、裁縫舖、藥材舖、油豆舖、油漆舖、影相舖、藤椅舖、硝磺舖、辦館、酒館、銀硃舖、鐘錶舖、木料舖等。

1919年,《華字日報》介紹較冷門的行業中有︰花生行、荳行及錫行等。

水上人家的搬運艇,約1936年。其主要用途是運載客貨往來拋海(碇泊於海中心浮泡)的大洋船。貨櫃船通行後,這行業逐漸式微。

金鐘區皇后大道東,海軍船塢大閘口(所在現為金鐘道力寶中心)的修船工人,約1925年。全盛時期有近萬工人,上下班時段,兩邊的行人路十分擠塞。

中環的中國街(於約1970年易名為萬宜里)。此陋巷式的中國街兩旁有裝修店、藥店、批發行及留產所。左方的樓宇於1955年拆卸,改建為萬宜大廈。

到了1939年,該報再介紹包括:豬肉行、鹹魚欄、罐頭行、鹽業行、糖薑行、礦業行、客棧行、陶器行、樟木槓、炮竹行、製漆行及鞋行等行業。

1955年1月,中華廠商聯合會編定,傳統七十二個行業以外的新行業,計有八十多種,當中包括:鋁質、膠製品、電池、糖果餅乾、建築、燈泡、鈕釦、樟腦、化學製品、化妝品、針織、抽紗、電器用具、殺蟲藥、搪瓷、熨斗、印刷、熱水瓶、毛冷、地毯、銻(鋁)製品等。

其他新興的行業還有:私家偵探、地產經紀、職業介紹所等行業。

街頭補鞋匠,約1930年。補鞋匠最早於1850年代在中環吉士笠街近皇后大道中設檔經營。早期港督亦曾光顧。(圖片由佟寶銘先生提供)

街頭流動蔗檔及生果檔的小販,約1930年。

筲箕灣漁區的艇戶魚販,約1950年。留意圖中有早期各行各業均用其量重的秤,與及重約四両而可撥(平衡)多斤的秤鉈。

位於銅鑼灣道聖保祿醫院對面行人路上的街頭車衣檔,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