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從商之道

陳有慶在現代與時並進的經營哲學中堅持誠信為本、重情守信的傳統精神,創造了一個成功而且廣受稱譽的企業。這種帶有傳統中國儒商精神的行事作風,使陳有慶相識滿天下,與他交過手的人幾乎都成為他的朋友。幾十年來,陳有慶在生意上建立的廣泛人脈,成為他貢獻社會、回報國家的重要平台。

從香港到亞洲

一九五五年,陳有慶在美國肄業之後,陳弼臣為了使陳有慶盡快掌握泰國以外的生意狀況和人際網絡,於是安排兒子來香港發展。陳有慶雖然曾在香港讀過中學,對香港有一定的認識,但要在此地開始營商,過程中仍是有不少難題。

那時候陳弼臣已經在香港和人合作經營生意多年,開辦了一間名為亞洲貿易的公司。公司取名“亞洲”,有走出泰國,拓展亞洲市場的意思,這反映出陳弼臣目光遠大的營商理念。一九五三年,亞洲貿易公司因為得到政府授權成為白米進口商,於是改名為香泰貿易公司(Bangkok Mercantile Company)。除此之外,陳弼臣也是香港汕頭商業銀行的合夥人,而且剛好在陳有慶回來的前一年,在香港開設了盤谷銀行的第一家海外分行。

與泰國的業務相比,陳弼臣在香港的投資顯然是處於起步階段,但是他對上述幾項生意的前景有相當的信心,而且這些生意和泰國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香泰貿易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將泰國的大米運到香港售賣;香港汕頭商業銀行是泰國盤谷銀行的合作夥伴;而香港盤谷銀行就更是泰國盤谷銀行的分行。某程度上這幾門生意都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但陳弼臣沒有可能分身兼顧兩地,這時陳有慶正好從美國學成回港,於是理所當然成為推動泰國以外業務的最佳人選。最重要的是,陳弼臣深信陳有慶有能力完成這重大任務。

陳弼臣仔細考慮了三門生意的不同性質,加上對香港業務前景的構想,最終安排了陳有慶到香港汕頭商業銀行上班。陳弼臣認為香港汕頭商業銀行是一間比較私人化的銀行,經營的業務以貿易信託為多,顧客以潮籍同鄉為主,較為切合陳有慶未來的發展路向。他相信陳有慶在這裏上班可以學有所用,也可以吸取經營商業銀行的經驗,對未來的事業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香港汕頭商業銀行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華資銀行,最初經營貿易為主,但因為當時地區的存款不多,以致需要利用外國銀行所提供的授信額經營生意。香港汕頭商業銀行和泰國盤谷銀行建立了一定的業務關係,可以從中發展出跨地域的信託服務。盤谷銀行是一九四四年陳弼臣和其他華泰紳商於泰國創辦的銀行,開辦的時候更得到泰國政府在背後大力支持。當時政府的股份佔有率較高,一般人都以為盤谷銀行是泰國的國家銀行,其實它只是一間政府佔有股份的民營銀行。不過,政府在這間銀行注資必須提出議案,然後要取得國會通過方可實行。後來盤谷銀行每年都要增加資本,因國會趕不上增資的期限,於是政府自動放棄增資的安排。自此之後泰國政府在盤谷銀行所佔的股份變得愈來愈少。在陳弼臣的領導下,盤谷銀行一直是泰國最賺錢和資產最多的銀行,並一度成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銀行。時至今日,盤谷銀行已經發展成為泰國最大的商業銀行,由陳有慶的弟弟陳有漢任董事長,侄兒陳智深任總裁。兩人不負陳弼臣所託,使盤谷銀行延續成功之路。現時銀行的總資產達六百四十億美元之鉅,在泰國及海外有分行逾一千間,員工人數近三萬人,海外分行遍佈中國大陸、香港、美國、英國、日本、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尼、老撾及緬甸,前景一片光明。

香港汕頭商業銀行的規模雖小,但因着泰國盤谷銀行和陳弼臣的關係,英、美等外國銀行對香港汕頭商業銀行充滿信心,願意為這間銀行提供設備和授信額。香港汕頭商業銀行很多客戶是經營米業的潮商,基於盤谷銀行願意為他們的泰國貿易生意提供利率優惠的融資,所以生意很不錯。盤谷銀行也借助香港汕頭商業銀行拓展中國的業務。盤谷銀行自從在香港開辦了第一間分行之後,繼續在東南亞、日本、台灣,甚至紐約和倫敦開設分行。不過,盤谷銀行在中國只有代辦處,部份的中國業務由香港汕頭商業銀行代理。陳有慶以香港汕頭商業銀行為據點,然後運用盤谷銀行在泰國和東南亞的網絡為踏腳石,藉此在海外各地認識不同的朋友,擴展生意網絡,以增加將來合作做生意的可能。泰國盤谷銀行不單是香港汕頭商業銀行的合作夥伴,更是強大的後盾和支援,兩者可謂相輔相成。

從泰國盤谷銀行和香港汕頭商業銀行的關係中不難看出陳弼臣的心思。他安排陳有慶到後者上班,目的無非是要兒子另外發展一盤生意,同時亦希望陳有慶能鍛鍊出商業領袖的素質。陳有慶欣然接受了父親為他安排的任務;他在銀行表現傑出,沒有辜負父親的一番心血。這段日子陳弼臣長期不在香港,泰國和香港之間的通訊服務並不發達,即使打長途電話都要等上一整天。於是陳有慶事事都要自己處理和決定,結果培養出獨立自主、遇事果斷的性格。

陳有慶在香港奮鬥十年,無論在銀行、保險、貿易等方面都做出相當顯著的成績。他把香港汕頭商業銀行打理得有聲有色,並計劃將銀行的業務向多方面拓展。一九六五年,陳有慶提出將香港汕頭商業銀行的名字改為“香港商業銀行”(The Commercial Bank of Hong Kong)。他認為“香港汕頭商業銀行”這個名字太長,而且不具代表性;汕頭只是中國內地其中一個城市,並不為外國人所認識。將銀行改名為“香港商業銀行”可以使銀行的形象更鮮明,更適合它全面在香港拓展業務,而且更容易得到外國銀行的支持和合作。

一九九五年,香港商業銀行以新的名字已經運作了三十年,業務一直蒸蒸日上。這一年,輪到陳有慶的幼子陳智思提出再為銀行改名。這時候香港商業銀行和亞洲保險同屬上市公司亞洲金融集團,陳智思認為集團旗下的銀行稱為“香港”,而保險公司卻稱為“亞洲”,取名並不統一。陳智思於是向父親提議將銀行易名為“亞洲商業銀行”,除了統一亞洲金融集團的業務名稱,亦統一採用新標記,配合了集團建立的新形象。

從一九五五年開始,陳有慶一直用心經營香港汕頭商業銀行;經過上市和兩次改名,銀行的業務狀況愈見穩固。踏入二十一世紀,香港銀行業競爭愈來愈激烈,中小型銀行的經營愈來愈困難。亞洲商業銀行素來作風穩健,在業界仍有可為。不過,隨着經營成本上升,經營銀行的壓力很大,而利潤要大幅度上升並不容易。就在這時候,有金融集團以相當優厚的條件向亞洲金融集團提出收購亞洲商業銀行。亞洲金融集團董事局經過慎重的商議,決定將亞洲商業銀行出售。對於出售銀行的決定,身為銀行董事長的陳有慶甚為感慨,他說:

說實話,銀行是父親在香港的首項投資,伴隨着我超過半個世紀,是我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理性上我明白這是一個不錯的交易,但感情上我卻對銀行依依不捨。我明白投資營商一定要學會審時度勢,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放手時就應及時放手,這樣才能做到進退有據。

二〇〇六年,亞洲金融集團最終決定以接近二點五倍的賬面值,即港幣四十五億八千萬元出售亞洲商業銀行予馬來西亞大眾金融集團。從一九四六年陳弼臣入股香港汕頭商業銀行開始,陳家三代為這銀行付出了最大的心血,也取得了豐盛的成果。陳有慶一直是銀行的重心人物,他從二十多歲加入銀行,半個世紀以來逐步將銀行發展成現代化的金融機構,可說是他眾多事業中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

亞洲保險之路

陳有慶在香港的另一項重要事業,就是參與創辦及營運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經營保險一直是陳弼臣相當關注的投資機會,因為銀行與保險業務息息相關。早在一九四一年,陳弼臣在泰國成立“亞洲信託公司”,已經有意涉足保險界。一九五八年,海外信託銀行的創辦人張明添和他的董事局成員商量在香港開辦一間保險公司,以香港和東南亞的華商為目標顧客。他們很欣賞陳弼臣的營商才華,於是向陳弼臣提出合作建議。陳弼臣對香港經濟前景很有信心,同時也看到香港保險業的優厚潛力,於是決定接受張明添的建議。陳弼臣要求當時已經在香港汕頭商業銀行辦事的陳有慶一起參與其事,並且物色一位保險業的專才主理公司的業務。陳弼臣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在香港從事保險業的劉奇喆。經過幾次詳談,陳弼臣認定劉奇喆是可以託付的人才,於是邀請他一起參與創立保險公司。一九五九年八月十日,亞洲保險正式開業。公司的創辦人及初期的股東以潮州人和福建人為主,包括陳弼臣、陳有慶、劉奇喆、張明添、曹耀、黃錫彬、洪祥佩、蔡章閣、黃克立、馬澤民、陳漢華、馬錦燦和吳祥川等。他們大多是本地商界的知名人士,也有些是東南亞很具影響力的僑界領袖。亞洲保險成立初期,陳弼臣擔任公司的董事長,黃錫彬擔任總經理,對保險界行情比較熟悉的劉奇喆則出任副經理。股東的人數上限本來定為五十人,預算籌集港幣一百萬元作為開業資本。由於陳弼臣和其他創辦人在商界和僑界都很具號召力,結果吸引眾多香港和東南亞華商參與投資,股東份額供不應求,資本更由預期的一百萬元增至一百五十萬元。

亞洲保險雖然順利開業,但在經營初期卻遇上不少困難。一九六〇年代的香港保險市場是外資公司的天下,華資公司只有十幾間。這些華資保險公司算不上正式的保險機構,它們一般以舊有的運作模式經營,亦未有系統化的分保安排,由它們發出的保單往往難以得到大銀行的認可和批核。作為亞洲保險的經理,劉奇喆決定拿着被拒絕的保單向滙豐銀行為首的大銀行據理力爭。經過多次努力,加上劉奇喆提出的一套既系統化又周全的分保策略,終於成功為亞洲保險建立了信譽,亦令它成為一間在香港以至海外保險界都合乎正規做法的保險公司。取得這項成功,除了顯示劉奇喆在保險方面的卓越才幹外,也反映出陳弼臣和陳有慶知人善任的優點。

亞洲保險是陳弼臣為陳有慶開闢的道路,這條路充滿無數的機會和挑戰;但如何循着這條路開創光明的前途,就只有靠陳有慶自己奮鬥。幸好亞洲保險在眾多具實力的投資者支持下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又有專業而忠誠的員工為公司拼搏,結果不出數年已經走上軌道,並且在一九七三年在香港四會交易所上市。

陳有慶經營了銀行和保險多年之後,對這兩個行業逐漸形成了一種看法。他認為保險聯繫銀行經營,兩者可以互相配合,雙方各有好處。銀行為客人開信用狀或者做按揭,免不了要做保險。既然如此,銀行可順道替客人辦理保險,所有服務“一條龍”辦妥。一九九〇年代初,陳有慶對香港的前景充滿信心,經過多番審慎考慮及籌劃後,他決定將保險和銀行合併經營,以擴大公司的規模。一九九〇年十二月,亞洲保險與香港商業銀行合併,聯合組成亞洲金融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繼續在聯交所上市。陳有慶解釋了上市的原因:

我認為無論是經營保險或是銀行,都屬於公眾生意,並涉及公眾利益。“信”字向來是我們經營生意中最為重視的元素,將公司註冊上市不但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我們,同時更可以給予客人信心和保證。

亞洲保險的主要股東包括陳有慶家族、泰國盤谷銀行和新加坡亞洲保險,後來加入了日本的千代田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作為公司的外資股東。自從亞洲金融集團成功上市後,企業有着新的發展方向和資源優勢,大大增強了集團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二〇〇五年,亞洲金融集團正式進軍中國內地人壽保險業,聯同泰國盤谷銀行、日本住友生命保險、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及其附屬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成“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PICC Life Insurance,下稱“人保壽險”)。人保壽險擁有實力雄厚的公司作為股東,當中亞洲金融集團和泰國盤谷銀行各佔百分之五股份;日本住友生命保險佔百分之十,其餘百分之八十則由中國人保集團及其附屬公司持有。亞洲金融集團所佔的股份得來不易,因為中國內地的保險公司不會輕易將股份分配給國外的公司。陳有慶認為亞洲金融集團在行業裏有多年的資歷,而且人事結構清晰透明,因此取得中國人保集團的信任。人保壽險的發展很快,亞洲金融集團和泰國盤谷銀行到現時已經注資了超過二十多億港元。難得的是,亞洲金融集團和其他參與組建人保壽險的公司一直合作愉快。陳有慶透露了箇中的奧秘:

我跟其他參加人保壽險的夥伴都是好朋友,他們樂意聆聽我的意見,而且亦多會採納。直到現時為止,我們都能夠互相尊重,相處融洽。

隨着內地保險市場急速發展,人保壽險的業務蒸蒸日上。人保壽險運用擁有全國性牌照的優勢,經過幾年的努力耕耘,在二〇一一年保費收入超越七百億元人民幣,在全國壽險市場位居第五位。這除了展現出公司美好的前景外,同時亦反映出陳有慶對國內未來發展的獨到眼光。近年陳有慶認為自己年事漸高,決定退下來並將自己在人壽保險的職位讓給幼子陳智思。陳智思現在擔任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父親則代表亞洲金融集團為普通股東出席會議。

開拓醫療投資

二〇〇六年,亞洲金融集團將亞洲商業銀行售出後,計劃將所得的資金用作發展和投資,其中一個方向是發展醫療項目。亞洲金融集團分析了亞洲區的經濟增長、人口結構、政府政策等因素之後,預計市民對退休保障及醫療服務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大。為了把握箇中商機,集團決定將出售銀行所得的大部份資金都投放於亞洲保險,其中一部份用來開拓亞洲區內醫療服務的投資,泰國康民醫院就是其中的一項重大投資。

泰國康民醫院同樣是由陳氏家族經營。康民醫院最初經營時遇上很多困難,每年都虧本。後來醫院轉交陳有慶五弟陳永名打理。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為康民醫院帶來了危機。當時醫院以美元購置了大量先進的醫療設備,金融風暴令泰銖匯率大幅下跌,收入抵銷不了美元債務。面臨困境,康民醫院沉着應對,憑藉先進的儀器、優良的管理和服務,成功吸引眾多外國人惠顧。此外,二〇〇一年發生了“九一一”事件,這令泰國康民醫院多了一批來自中東的客人。中東國家的人雖然富有,但當地的醫療水平卻不夠先進。一般而言,他們都較喜歡前往美國、歐洲和東南亞等地看病。不過自從“九一一”事件後,他們不受美國人歡迎,以致都不願意前往美國求醫。於是,歐洲、東南亞等地就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康民醫院除了提供地方給他們居住外,院內亦設有移民局,方便他們來往兩地。醫院的服務好,收費廉宜,生意自此愈做愈大。每年的海外病人數目大都佔超過整體的百分之四十。康民醫院已經在泰國上市,現在市值超過港幣一百四十億元。

目前,陳有慶父子仍然積極探索亞洲保險未來在醫療方面的投資,以期進一步促進公司和集團的多元化發展。

引入野村國際

陳有慶在香港除了經營銀行和保險,也曾經大力投資日本證券,從中賺取到相當可觀的利潤。日本在戰敗之後的數年間,社會漸漸恢復動力。從一九五〇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的經濟進入急速增長的重要階段。日本全國銀行的存款在一九四五至一九五六年這十年期間增長了四十倍;在隨後的十年裏,國民生產總值則增加了三點五倍,升幅遠超同期的法國、西德、意大利、英國、美國和加拿大。早於一九六〇年代,陳有慶已經預見日本的經濟發展潛力。一九六四年東京主辦奧運會,他更堅信日本的經濟將大有作為。他看到日本人勤奮,積蓄又多,只要遇上奧運會這種機會,當地的經濟就可以衍生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陳有慶於是決定投資日本的市場,並經常和太太前往日本買賣股票。那時候日經指數還不到一千點;野村證券和東京電力這類股票每股只是幾十日圓,可說是十分便宜。陳有慶主要購買當地的熱門股,新力(Sony Corporation)就是他買賣最多的股票,買入賣出之間往往有十倍八倍利潤。

陳有慶買賣日本股票,可說是超時代的投資。當時香港還未有專門買賣日股的代理公司,香港人買日股往往要親身到日本交易。陳弼臣、陳有慶父子及幾位好友於是想到在香港開設證券公司代理日股買賣,並且看上日本的老字號野村證券公司作為合作夥伴。野村證券公司是從大阪野村銀行證券部分支而成的獨立公司,早於一九二五年已經成立。野村證券目光遠大,生意不但遍及日本,更以開拓世界金融市場為目標。因此,野村證券一直積極建設海外分支機構,香港自然在考慮之列。陳弼臣父子熟知野村證券的拓展計劃,於是爭取與野村合作,在香港成立野村的分公司,結果一拍即合。一九六七年,野村證券和華人股東各出資五百萬港元在香港成立野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Nomura International Hong Kong Limited)。香港股東以陳弼臣和陳有慶父子為首,其餘還包括曹文錦、吳祥川、黃保欣和陳維信等;由陳弼臣任董事長,吳祥川任總經理;野村證券則派人任副董事長及總經理,業務主要由野村經營。野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是野村證券公司在日本以外成立的首家海外證券公司,陳弼臣父子等人亦成為第一批與日本人合作買賣日股的香港商人。

野村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為香港人打開了日本證券的市場,一時間投資者趨之若鶩,成為香港一所活躍的證券公司。自此之後,野村證券的業務範圍迅即拓展至世界多個主要城市;野村證券亦視香港為一個重要的據點,有意將業務範圍擴大,使之成為國際化的綜合證券公司。就在香港分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之際,野村證券打算購回全數華人股東的股份,以加強進軍國際業務的力量。於是以高於原價十倍的價錢向香港股東買回股份,令陳有慶等感到非常滿意。

一九八〇年代後期,日經指數飆升至二萬五千點的水平。陳有慶認為當時的市場已經發展到不合理的水平,並且感到危機將至,於是決定在高位拋售日股,甚至有退出市場及轉讓野村國際股份的打算。這時候適逢野村證券有意購回所有野村國際的股權,陳弼臣、陳有慶父子於是趁機在高價賣盤。兩父子這兩個明智的決定體現了審時度勢、當機立斷的投資態度。在高價售出日股之後不久,日經指數急升至三萬八千九百點歷史高位,個別藍籌股市盈率高達八十倍,然後爆破急挫,直至今天仍未見起色。

陳有慶能夠在投資日股上大有所獲,完全歸功於他的一套投資哲學。他認為商海浮沉,變幻莫測。投資營商時,應出手時候就出手,應放手時也要及時放手。有了這種投資智慧和態度,使陳有慶縱橫商場多年仍然一片順境,很少會招致經濟上的重大損失。

營商處世之道

陳有慶馳騁商界逾半個世紀,他的營商理念及待人處事作風為人所津津樂道。

一、誠信為本

陳有慶營商理念的核心哲學是“誠信”。誠信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也是陳弼臣在商場上一直堅持的宗旨。他當年在泰國白手興家,一直秉持“誠信為本”的宗旨;即使後來業務擴展至香港和海外,他仍然堅持以誠信為本作為集團的營商理念。一九四七年,泰國盤谷銀行受到外間不利傳聞影響,發生了大型的擠兌事件。幸好該行從開業以來一向信譽昭著,泰國財政部部長於是決定提供大量現金,全力協助盤谷銀行渡過難關。陳有慶深信,家族的業務得以不斷發展,實與“誠信”二字有着莫大關係。從一九五〇年代涉足金融業至今,陳有慶一直抱持父親教導的誠信為本的經營宗旨,他說:

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和整個家族都把誠信作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品質要求,同時亦將之作為整個集團的核心企業文化。無論在泰國或是香港,規模較大或是較小的企業,我們的經營宗旨始終未變。

除了致力與客戶建立信任之外,陳弼臣亦積極加強公司與員工之間的聯繫,藉此建立雙方的互信關係。亞洲保險董事總經理劉奇喆的經歷最能夠體現陳弼臣誠信為本的營商理念。當年劉奇喆不過是二十出頭的青年,從事保險的年資也只有四年左右,但竟然得到陳弼臣垂青,聘為亞洲保險的副經理。劉奇喆當時認為自己年資尚淺,遂提議陳弼臣多聘一位保險業界前輩作為自己的上司。陳弼臣不但同意,並委派泰國的一位保險界人士來港任經理。陳弼臣對自己毫無保留的信任,使劉奇喆心悅誠服,在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陳有慶追隨父親多年,亦秉承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作風。作為陳有慶多年的合作夥伴,劉奇喆對此感受很深。他們二人的關係主要建立於陳弼臣身故之後。當時陳有慶接手主管香港商業銀行及亞洲保險公司,和劉奇喆成為合作夥伴。劉奇喆說:

有慶哥對我十分信任,對其他人亦然。如果他認為你是一個能幹的員工,便會對你投以“十二分”信任,完全放心將工作交給你處理。就以我為例,他從沒有監督或詢問我負責的工作,也沒有要求我的員工向他交代工作進度。

劉奇喆對陳有慶的欣賞和感激並非全出自情感,他認為陳有慶完全掌握了業務的大方向,對於用人也有獨到的眼光,於是可以放手把執行的工作交由同事處理,不必事事親自過問。劉奇喆認為,這樣做可以避免在工作的過程中突然加入其他意見,破壞同事原先付出的努力。陳有慶的做法是基於自己對別人之信任,全然貫徹其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特點。

二、穩妥謹慎 循序漸進

陳弼臣和陳有慶兩父子的“誠信”為本理念,其實有穩健的做事作風為後盾。兩人以謹慎穩妥的精神經營銀行生意,甚少沾手高風險的投資。無論是泰國盤谷銀行或是香港商業銀行,他們都採取“不熟不做”的大原則。陳有慶對投資市場流行的衍生工具沒有多大興趣,更沒有考慮藉此賺快錢。他對投資有一番見解:

我當然有投資股票,但所選的都是較為穩妥可靠的類型。我們這一行有很多投資的“內幕貼士”,但我對此不會過份認真,只會隨便參考就算。就算投資失敗,對我也沒有太大影響。如果身家有十億元,卻投資了八億元,輸了的話怎麼辦?最多還是投資百分之十就好。我的理念以謹慎為主。

這種穩健投資的理念不但使陳有慶多年來在商界屹立不倒,也為家族的生意定下安全可靠的營運指引。陳有慶的穩健作風固然受到個人的性格傾向和價值觀念影響,但他在商界縱橫多年,也從同行的經驗中深切體會到營商謹慎的重要性。二〇〇一年發生的美國安隆(Enron)事件是陳有慶感受至深的一件商界奇聞,他經常以此事為戒。安隆曾經是美國規模最大的能源公司,名列全美第七大企業。公司的資產在十六年內由一百億美金大幅增加至六百五十億美金,然後突然向外界宣佈破產倒閉。原來安隆的業績並非如外間所見一直穩步發展,相反虧損連年,但主理人和核數師一起以欺詐手段將公司賬目做得亮麗得體,又用內部交易操控股價,最終騙局爆破。陳有慶坦言自己從事保險金融業多年,從未見過類似的事件。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足以讓全世界人上了寶貴的一課。他說:

這次事件反映了主理人的操守問題、企業文化及人性特點,讓我反思很多。在殘酷的金融體系下,有心人往往會利用當中的漏洞從中作假,從而獲取暴利。因此,我在投資方面一向不熟不做,也不沾手衍生金融工具,專注於穩健、具固定收入的實質業務。

陳有慶務實謹慎的作風,其實源於他見利而不忘義的價值觀。他深明商業社會的操作原理,但從不以“在商言商”的行業哲學為堂皇的理由去追逐市場上的利益。因此,他在經營亞洲商業銀行的過程中甚少遇上困難。他的銀行主要做商業和財務方面的交易,就算遇上金融風潮都能夠應付,不致造成太大問題。就以二〇〇八年發生的雷曼事件為例,亞洲金融集團並沒有涉及出現問題的投資產品,所以這次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波對其集團的業務根本毫無影響。

三、與時並進 靈活變通

陳有慶認為,無論是經營生意或是處理人和事,都要有與時並進、靈活變通的心態。現代社會變化萬千,業務拓展的範圍不斷擴大,客戶的種類和數量亦相對增加,國際化和系統化的管理模式是大勢所趨的變革。陳有慶在這方面花了不少心機和努力。就以管理員工的哲學而言,陳有慶除了沿用家族一貫的管理模式外,亦把這幾年來新學到的管理方法融合其中。他說:

我不能只按舊有的模式管理。以前的人事較為簡單,因為公司的員工少,生意範圍亦有限。以盤谷銀行為例,它最初只有十多名員工,但現在卻有幾萬人。若果我們只沿用舊有的模式,又怎能管理這麼多人?故此,我們一定要用較科學的制度監管,方法更要與時並進才可。

四、富人情味 重情守義

戰後,陳弼臣和陳有慶先後來港開拓業務和讀書學習,到一九五〇年代中期,陳有慶正式以香港為業務基地,他們的生意可以說是漸上軌道。那時候的香港從日治的黑暗歲月中重見光明,但社會上的一切建設都要時間來恢復。戰後全球資源緊絀,香港的經濟情況雖然稍見起色,但貧窮和失業等問題充斥整個社會。從國共內戰到建國初年,大量內地同胞來到香港尋找新的生活,陳弼臣和陳有慶聘請了不少從潮汕鄉下來的員工,等於為同鄉解決在香港的生計。陳有慶還記得當年的情景:

當時父親負責打理銀行和公司,每當有鄉里前來拜訪,我們都會招呼他們,並聘請他們來到公司工作。戰後時期的經濟很差,發給工人的薪金不是很多。不過如果公司賺了錢,我們便會將花紅分給員工,花紅有時多達十至十二個月不等,這視乎公司的財政狀況及業績盈利而定。我們還會向鄉里提供食宿,方便大家互相照應。

對於潮汕的同鄉來說,在那艱苦的時代得到聘用已經是難得的事,因此他們都不在乎薪金高低,只求兩餐一宿的溫飽而已。陳氏父子對同鄉的照顧,顯然已經超越了商業操作的界線,昇華至愛人如己的道德境界。

除了關照鄉里,陳有慶對於那些在公司服務多年的員工更是眷顧有加。儘管公司有不少同事已達退休之齡,但陳有慶仍願意每年和他們續約,讓他們在退休之後繼續工作。

陳有慶是身兼多職的大老闆,仍樂意於百忙中從各方面照顧員工。有服務多年的員工患重病,陳有慶立即給予照顧。除了給予假期休養之外,更密切關注員工的家庭經濟情況。若有需要,他也盡力提供支援。這種對下屬的關顧,在重利輕義的現代商業社會中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陳有慶對員工不僅關懷備至,而且更顧及到他們的實際需要,難怪其公司的員工流失率一向偏低。陳有慶滿意地說:

公司有很多員工已為我們工作超過二十年,他們自加入了我們公司後,很少嚷着要辭職離開。

陳有慶是長情念舊的人,別人對他和家族的恩情,他都會銘記心中,並且找機會回報。他待人以誠的作風感動了身邊的人,使他多年來得到一批忠心耿耿的同事和他一起奮鬥,成為他事業成功的一股重要動力。

陳有慶在現代與時並進的經營哲學中堅持誠信為本、重情守信的傳統精神,創造了一個成功而且廣受稱譽的企業。這種帶有傳統中國儒商精神的行事作風,使陳有慶相識滿天下,與他交過手的人幾乎都成為他的朋友。幾十年來,陳有慶在生意上建立的廣泛人脈,成為他貢獻社會、回報國家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