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閣—澳門最古老的廟宇

昔日的媽祖閣廟門

如果說,澳門是東西兩條奔騰大河的交匯點,那麽,代表當地中華文化,並親自見證這個匯合之處的波濤洶湧的壯觀景象,非媽祖閣莫屬。

媽祖閣(又稱媽閣廟)是一座供奉天后的廟宇。同類型的廟宇,遍佈南中國東南沿海各地。然而,澳門媽祖閣的出衆之處,不僅在於景致的奇麗,香火的鼎盛,尤以其人文的薈萃,身世的不凡,而引人矚目、蜚聲四海。

媽祖閣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端,依山臨海,憑崖而建。二百多年前駐澳的中國官員撰寫的《澳門記略》這樣形容:“娘媽角,一山崷然,斜插於海,險要稱最,上有天妃宮。”天妃宮即是媽祖閣,可見這座廟宇所處的環境之奇,地勢之險。

媽祖閣故此並不具有那種以中軸對稱的傳統廟宇格局。由遠望去,只見古木森森,怪石纍纍,殿宇疊架,錯落有致。

媽祖閣的弘仁殿

媽祖閣正面山門是一座花崗石建築的小型牌樓,門楣書有“媽祖閣”三字,兩邊分列石鐫對聯。牌樓頂鋪琉璃瓦脊,上以鰲魚拱托寶珠做為裝飾。

由山門進入,穿過一座四柱牌坊,循正殿側面的迂迴小徑,拾級而上,半山之處可見一座小型殿室,這是弘仁殿。殿室由幾面石壁構成,外築以亭,翹簷飛脊,玲瓏精巧。殿門兩側有對聯:“聖德流光莆田福曜,神山挺秀鏡海恩波”。殿內祀奉天后主神之外,旁有侍女及魔將相伴。弘仁殿建於明弘治元年,即1488年,這是媽祖閣香火最初燃點的地方。“南荒開島嶼,絕壁俯危亭”,低吟古韻,彷彿又回到五百年前。那個時候,澳門只有少數當地居民以捕魚為生。由弘仁孤殿放眼望去,只見六合寂寥,海天蒼茫,漁舟泛波,悠然返往。

弘仁殿就像一個長子,最先來到世上,見證了家族的繁衍生息。弘仁殿之後,媽祖閣內又先後建起了正殿和大殿。

媽祖閣的廟宇,因此成為整個澳門最早落成的宗教場所。1582年,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來到澳門,對此留下了親筆記錄,“那裡有一尊叫阿媽的偶像,今天還可以看見它,而這個地方就叫做澳門”。當然,偶像不能擺放在露天,必有屋簷遮蔽,這個遮蔽之處就是媽祖閣。

正殿又稱石殿,建於1605年,緊跟在山門和牌坊之後,同樣以花崗石構成,頂部琉璃綠瓦,重簷疊翠,額勒“神山第一”四字,兩側書以“瑞石靈基古,新宮聖祀崇”為聯。殿內同樣供奉天后,旁邊侍女及魔將,一應俱全。

進媽祖閣山門轉右,與正殿處同一水平位置的是大殿。大殿又稱正覺禪林,建於1800年,規模最大,由神殿和靜修區組成。靜修區建築為一般民房形式。神殿分為寬敞深入的主殿和開闊通天的前院。殿內供奉天后娘娘,陪祀的有地藏菩薩和韋馱天王。主殿上覆琉璃瓦坡頂。側面山牆則為華南建築典型的金字形狀。山牆旁開一門,上書“正覺禪林”,為大殿的入口之處。神殿正面向海之牆,氣勢非凡,飛簷畫壁,月門置中,“萬派朝宗”數字題於其上,如畫龍點睛一般,突顯了媽祖神祇的無邊法力和四方信衆的虔誠敬意。

媽祖閣的主殿

媽祖閣三個神殿共同拜祭的天后媽祖,原是一位祖籍福建湄州的林姓女子,生於公元960年,因為從出生至彌月不聞啼聲,故稱默娘。青少年時代,林默娘即為衆人排憂解困,甚至能夠浮海救難,二十八歲仙逝,相傳昇化為神。由於多次顯靈,不但被當地居民供奉,並深受朝廷推崇,其身份漸次升格,由媽祖、天妃終至天后,並成為保佑海上商旅和漁民航行平安的神靈。

澳門媽祖閣內各殿的興建,據說都是出於一次次對媽祖顯靈的還神謝恩。15世紀時,一個老婦隨商船由福建抵澳,一路保佑航海平安,上岸即失去蹤影,人們以為她就是媽祖,隨即為其建起弘仁殿。後來,17世紀初,一艘遠洋商船駛向澳門途中,遭遇駭浪,忽見一女神現於空中,保護商船平安抵達澳門,商人們又為她建起了大殿。

一座廟宇裡,有如此之多的殿堂只主祀一位神祇,這是澳門衆多廟宇所僅見。早期澳門的生計,與海上貿易息息相關,航海則離不開保護神。在澳門這個彈丸之地,不惜工本,專門為其再三闢地建廟,正反映了人們對媽祖的全心依賴和對自己命運的極度關切。

澳門不少的廟宇都是神佛滿天,當然,媽祖閣的廟宇也不是絕對的一神崇拜,其中也大方地為觀音菩薩留出一席之地。由弘仁殿向後攀登而上,更高之處,只見半彎台榭,一宇梵宮,這就是觀音神殿。殿內供奉觀音菩薩。細讀門外對聯,“鏡海渡慈航,人登覺岸;蓮山開法界,座徹禪燈”,仿若進入佛門境界。此情此景,不禁發人深思,在澳門的土地上,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和睦共存,相安互濟,這種寬容和厚道,是源自歷代祖先的遺德,還是一方水土的風尚?

漫步在媽祖閣的庭院中,還可以看見勒有海船浮浪圖形和“利涉大川”字句的巨石,這就是廟中著名的洋船石。三桅海船以紅黃主色繪成,形象古樸生動。桅旗上書“利涉大川”字句,出自中國最古老的占卜書籍《易經》的卦詞。古人常因渡江涉海而求神問卜,“利涉大川,往有功也”,人們借用這個吉卦,把平安渡江涉海的願望,又寄託到這塊媽祖廟的洋船石身上。

媽祖閣的洋船石

中華大地的宗教名勝,如果從規模上說,毫無疑問,自然要屬佛教的四大名山:五臺山的雄偉壯觀,普陀山的海闊天空,九華山的佛國仙城,峨嵋山的雲海日出,座座博大精深,山山無與倫比。相比之下,媽祖閣的規模實在不大,充其量只屬一座小型廟宇。

然而,宗教的意義之外,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緣位置,媽祖閣成為了東西兩大文明不期而遇的相會點,在人類交往的歷程上留下了獨步青史的足跡。

媽祖閣舊照

15世紀末的歐洲,黃金夢刺激着人們的神經,伊比利亞半島掀起了海外開拓的熱潮。1488年,葡萄牙人到達好望角,1498年華士古·達迦馬到達印度,由東方載回絲綢香料,獲得豐厚利潤,引起舉國轟動。1513年,葡萄牙搶先到達中國南端的屯門。然而,叩開古老中華帝國的大門並不容易。經過數次交手,幾番曲折,四十年後,1553年,為了尋找一個更加靠近廣州的地方進行貿易,葡萄牙人輾轉來到隸屬廣東香山縣的濠鏡澳,他們登陸的地點,恰恰正是在澳門媽祖閣的前地。然而,他們初到貴境,人生地陌,不知所到何處,只得向當地人打探。當葡萄牙人聽到“媽祖閣”的回答時,他們興奮異常,彷彿又替自己偉大的國王發現了一塊“無人居住”的土地,遂按媽祖閣的葡文諧音,將MACAU這幾個外文字母,在他們那張航海圖中,在顯示澳門位置的空白之處,鄭重其事又小心翼翼地填寫上去。

從此,這個混合着中西語言因子,專指澳門的葡萄牙語名稱,如水銀瀉地,很快就散佈到世界所有的航海圖上,出現在東西方愈來愈多人們的視野裡。

媽祖女神從此由神界來到凡間,關心到人類的命運,擔負起溝通世間不同文明的重任。

以《葡國魂》傳世的葡萄牙著名詩人賈梅士,在該國首都里斯本最西端的羅卡海角,面對茫茫的大西洋,留下這樣動人心魄的詩句,“陸地在此結束,大海由此開始”。葡萄牙人離開故鄉,面對驚濤駭浪,踏上萬里征途,是多麽的躊躇滿懷;當他們在中國的媽祖閣前地上岸,終於踏上夢寐以求,由馬可·波羅描述過的東方富庶土地時,又是多麽的自豪驕傲。葡萄牙人似乎可以宣告:大海在此結束,陸地由此開始!一個新的世界展現在他們的面前。

在澳門媽祖女神的見證之下,西方人終於見到了東方人,西方文明終於遭遇到了東方文明。這是人類歷史必然邁出的一大步,或遲或早,或此或彼,終會發生。今天,在澳門媽祖閣這裡,兩大文明不期而遇,實現了歷史性的會面。這是偶然,又是必然。

西方文化是一種開放的、擴張的、冒險的、競爭的文化,這一切都孕育於他們的商業文明。而東方文化卻是固封的、保守的、求穩的、貴和的文化,其根源全在於其農業文明。這種巨大差別,不可避免地給兩種文化帶來尷尬的見面禮:猜疑和衝突。

幾千年來,中國統治者一直自認為國家位於世界中央,周邊諸國均為藩屬之邦,沒有平等貿易,只有進貢朝拜。16世紀初期,葡萄牙人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冒充中國在南洋的保護國馬六甲的使者招搖過市,遭到中國朝廷的斥退。其後的幾十年,雙方更發生多次衝突。現在,葡萄牙人又來到澳門,如何是好?朝廷上下為是否允許葡人留澳貿易之事,爭論不休,莫衷一是。對於這個“不列祖訓”,卻“潛藏混跡”,強行要求進行貿易的國家,有的官員堅持將其“盡行驅逐”,並“杜絕來往”,也有的主張“允其留澳”,並“申明約束”。爭論持續了半個世紀,最後的結果是“有條件的接納”。中葡雙方在此基礎上達成妥協,兩種文化終於找到了交匯的契合點。這件大事,歷史應該認真記錄下來:時間—1553年(至16世紀末);地點—澳門;原因—經濟互利;結果—在承認中國主權前提下,葡萄牙人繳納關稅和地租,可以在此居住並進行貿易。

葡萄牙人為了能經澳門取得與中國的巨大貿易利益,一改先前的囂張強橫,轉而採取謙卑恭順的合作態度;而中國廣東政府則出自幫補地方財政稅收的考慮,准許葡萄牙人在澳門作有條件的居停。

澳門的廟宇,以其寬容和厚道,容納着多神的崇拜;澳門的土地,同樣以這種寬厚的精神,接納了不同文明的加入。

一個寧靜的漁灣,從此喧嘩熱鬧起來,由澳門這裡,中國對外溝通的門戶,從此慢慢打開。一船船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貨物,從這裡運往日本、馬尼拉和印度果阿,再由那些地方分運遠銷歐美各洲;一箱箱白銀又從世界各國,經澳門運進中國腹地,如甘霖一樣,及時地澆灌了中國資本主義生長的萌芽。有人粗略計算過,從16世紀末開始,由澳門輸入中國的白銀,有上億兩之多。

媽祖閣內題詩

澳門逐漸成為中西貿易重要的港口,吸引了朝廷的目光,供養了百姓的生計,打開了對外的門戶,激活了封閉的經濟。這一切,都是在媽祖閣前地,在女神的見證下,掀開序幕,發生,進行。

媽祖閣不但反映了澳門開埠歷史的縮影,還展示出中華文學的瑰麗姿彩。到此觀覽的遊客可以看到:廟宇殿堂,盡書楹聯匾額;山崖斷壁,遍勒詩文楷篆。昔時的達官顯貴,文人墨客,或因公務休閒,或因遊覽遣興,來到媽祖女神的身邊,詠志言情,慷慨高歌,為後人留下不少名詩妙韻。其中當屬乾隆年間張道源的五言律詩為開先河者:

逕轉蓮花島,天然石構亭。當軒浮積水,護楫有仙靈。海覺終宵碧,榕垂萬古青。鯨波常砥定,風雨任冥冥。

張道源為清代廣州知府,當時因治安糾紛,奉命來澳,政事處理完畢之後,蒞媽祖閣拜祀,因觸景生情,遂留詩鎸石。

張道源之後,步其韻而和者,不下十餘首之多。作者之中,各色人等,盡顯才藝,除了名士高僧之外,還有朝廷命官,甚至武將。且看:

海流天地外,神獲汐潮清。萬國朝宗日,馨香極冥冥。

詩文氣勢豪邁,意境高遠,作者為西密揚阿,旗人將軍。讀此詩句,令人不禁讚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具有如此強大的滲透力和傳播力,竟透過一位滿族武將的手筆,遠抵中國南海邊陲之地。

媽祖閣後的山巖石壁各處,還勒有“名巖”、“海鏡”、“海覺”、“太乙”一眾筆勢遒勁的摩崖題字,有以拳書,有以筆走,在廟宇神氛籠罩之下,又摻加了幾分人文的情趣。

四百多年來,媽祖閣歷盡了歲月的風雲驟變,見證了文明的衝突匯合。不單如此,在人們心目中,媽祖閣更代表了福祉與平安,和睦與希望。媽祖閣山門的對聯,“德周化宇,澤潤生民”,正反映出人們對神祇的無限信賴和寄託。

每逢舊曆年三十夜,來自四面八方的信眾和市民,手舉風車,臂持巨香,摩肩接踵,如潮高漲,浩浩盪盪地湧到媽祖閣來,爭先恐後地點香燃燭,頂禮膜拜,祈求神明的庇佑和福祉。

事實上,澳門無論處於戰亂紛擾抑或瘟疫流行,居然次次都可以獨善其身,平安渡過。對於神靈的作用,歷代生息於斯的人們,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媽祖閣,你的香火再燃點五百年,五千年吧!世世代代,不同族群和國籍的人們在你的庇祐下,在這塊土地上,平安和睦地生活,與你共同迎接世界大同的到來。

臨江仙(媽祖閣)

臨海依山多壯闊,廟堂尊處西南,重簷疊翠巨石巉。香煙繚繞處,媽祖更莊嚴。

昔日葡人登陸處,馬交喧鬧非凡,國門開放百川涵。祈靈天后佑,玉手送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