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戰成名
◎奪得U21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後所獲頒贈的兩個獎盃。
回港初期,我的世界排名僅得377位。誰會想到一個年僅二十、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即將在人生第一項職業排名賽過五關斬六將,爆冷擊敗桌球史上最天才橫溢的球星奧蘇利雲(Ronnie O‘Sullivan)殺入決賽,最後奪得亞軍、破盡當時紀錄?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覺得難以置信。這⋯⋯是一場夢嗎?
憑著奪得1997年世界業餘錦標賽冠軍,我如願取得參加職業賽的資格。與此同時,各方面都要為轉戰職業做好準備。調整比賽心態之外,還需處理一大堆瑣碎事務,例如尋找旅英的酒店與交通、申請工作證、繳交參賽費用、了解報名手續與報稅程序等,統統都要重新學習。這其實比上學更忙碌,我亦學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道理。
出發前往英國開始職業桌球生涯之前,為了跟啟蒙教練Tommy練波特訓,我們一家專程飛返溫華哥一趟。同時,亦向他及各球館老闆們與前輩們等打招呼,感謝他們一路以來的教導和栽培,令我的水平在短短兩、三年間大躍進,讓我提早實現職業桌球夢。
加拿大育成我的首場比賽、首次一桿過百、首個147,以及桌球上的無數首次。由昔日從未染指加拿大公開賽冠軍獎盃、到囊括世青及世界業餘錦標,重回這個孕育我成桌球手的地方,確實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逗留加拿大的一個月裡,我每天勤奮練習,平均每日打出三至五桿「過百」,進步顯著。當然,看在要求嚴格的洪七公眼中,這只是一碟不值一提的小菜:「一日打幾桿過百,於英國職業圈每分鐘也在發生,平平無奇,沒甚麼值得高興。」永遠「not enough」,是Tommy對我的終生教誨。他一再提點我,若想在職業賽立足,必須不斷求進,得分能力要更好,選球要更小心等等。當年這個月的特訓,對我極度關鍵。
由溫華哥再度回港後,我開始收拾行李。進軍職業賽的感覺愈來愈實在,心情也愈來愈複雜。既期待但緊張,卻又十分興奮,畢竟這是一趟我期待已久的征途。1998年8月,在爸爸陪伴下,我雄心勃勃地登上開往英倫的航班。從加拿大的學業、到回港當上業餘桌球手、到現在前往英國開始職業生涯,我信心滿滿,盼於彼邦闖一番事業,達成躋身世界前六十四名的短期目標。
‧首戰職業賽‧
第一趟職業之旅,我需要在英國西南部Plymouth逗留約一個月,參加四至五項外圍賽。那裡,有一家放著十多張球檯的場館,環境一般,絕不華麗,有點冷清,令氣氛更添嚴肅。不用比賽時,我不停觀看其他球員比賽。他們的排名均在世界五十以後,名字一般不是耳熟能詳。只是,每位都非常厲害,不停地century、century、century⋯⋯我心想:怎辦?
◎首次接受外國傳媒訪問。
◎無論任何賽事的獎盃或獎牌,我都會好好珍惜及保存。
當然,我硬著頭皮迎接人生第一場職業賽,那是格蘭披治(Grand Prix)第四圈的海外球手外圍賽(Overseas Qualifiers),對手Adrian Gunnell來自英格蘭。踏進場中,難免感到少許緊張,但當時心想:「等了又等,終於來到第一場職業賽!夢想終於成真!」業餘賽跟職業賽絕對是兩個世界,之前贏取世青、世界業餘冠軍是榮譽、也是踏腳石;現在是工作,每贏一場比賽有積分、有獎金、有排名。能夠真正加入職業的圈子,加上當時亞洲球手比較罕見,這無疑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那場比賽,我發揮不算理想,但仍勉強以五比三打開勝利之門,接著在九十六強再以五比零擊敗另一位英格蘭對手Mick Piece,成功於外圍賽出線,打入決賽圈(main draw)六十四強。不過在另外幾項其他賽事的外圍賽,我卻遭遇挫折。其中兩場是在最後一圈面對世界排名三十多位、已成名的史提芬斯(Matthew Stevens)和戴爾(Dominic Dale),我不但俯首稱臣,還吞掉五隻光蛋。這讓我深切體會到,自己跟世界前三十二位球手的實力還差頗遠。
‧獲金牌經理人垂青‧
總結各項外圍賽的成績,贏了約十場比賽,但輸掉三仗,不過不失。意想不到的是,當我完成所有外圍賽後,居然吸引到前金牌經理人Ian Doyle的垂青。當年叱咤風雲的球星包括亨特利(Stephen Hendry)、奧蘇利雲(Ronnie O‘Sullivan)、威廉斯(Mark Williams)等,均為其桌球推廣公司旗下王牌。Ian Doyle委派星探邀請爸爸與我,從Plymouth乘坐頗為驚嚇的螺旋槳飛機,前往蘇格蘭總部見面。與Ian共晉午餐後,他帶著我們參觀其辦公室,如數家珍地介紹旗下球員與自己的身家財富,還邀請我們到他家中作客。
Ian Doyle開宗明義欲把我收歸旗下。儘管他開出的條件並非太吸引,甚至比想像中差(「食水」頗深),但人在異鄉,至少有人照顧,代理所有事務包括訂機票、火車票、報稅、找贊助、安排表演賽等。作為一位新人,只打了十來場比賽便獲經理人招攬,有機會跟亨特利等做同事,其實我開心也來不及。當時,我以為前途將會一帆風順。
◎當時得到桌球界金牌經理人Ian Doyle的垂青,成為旗下的桌球手,令我難以置信。
‧首戰職業賽決賽圈‧
同年十月中旬,我前往普雷斯頓(Preston)出戰個人第一項職業排名賽格蘭披治決賽圈賽事。來到享負盛名、級數僅次「桌球殿堂」克魯斯堡(Crucible)的Guild Hall,心情與參加外圍賽時截然不同。此刻的我,帶著一種榮譽感,在後台首次近距離見盡所有偶像級球星,既是粉絲又是球員,感覺非常神奇。還沒上陣,心頭已激起千重浪。一眾巨星當中,亨特利令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當時,亨特利正值全盛時期。他擁有強大氣場,渾身散發著「The King」桌球皇帝的架勢,令人望而生畏。至於戴維斯(Steve Davis),小時候在電視看他打球,我現在卻跟他參加同一項比賽,簡直不可思議。
◎沒想過可以近距離與兩代球王戴維斯(右)及亨特利(左)見面。
除了兩位球王外,奧蘇利雲及希堅斯(John Higgins)等當時的後起之秀同樣光芒四射。第一位主動跟我搭訕的頂級球星,你猜猜是誰?那就是威廉斯。一位曾經練習拳擊的冠軍人馬,在後台等上陣時卻突然八卦:「你是否跟Ian Doyle見過面?談了甚麼?簽約了嗎?」性格豪爽,略帶粗魯,快人快語,Mark就是如此的不拘小節,這在職業桌球圈裡算比較鮮見。
格蘭披治決賽圈賽事由六十四強開始。由於這是首次參加決賽圈賽事,所以我沒想過要走到多遠。心態是見步行步,不給自己太大壓力,保持既輕鬆又興奮的心情,希望盡量做到平常心。「輸咪輸囉!」首場面對曾經打入世界賽四強的Andy Hicks,領先三比零後,我居然連輸四局,以三比四落後。可幸,頂住壓力連下兩城後,最終以五比四險勝,先拔頭籌。第二場,又先落後兩局,最後反勝Drew Henry,有驚有險地取得兩連捷。
躋身第三圈十六強,我便遇上他——桌壇奇才、外號「The Rocket」的奧蘇利雲。當時,心頭不禁湧起一陣寒意,我對自己說:「別輸得太難堪」。然後,我求神拜佛希望他別用左手打球,你知道嗎?如果Ronnie左手都能擊敗我,那真是個天大打擊!事實上,Ronnie當時經常在比賽中突然改用左手出cue。所以,「贏唔緊要,唔好玩我」這八個字一直在我腦海盤旋。在我那自以為是的印象中,Ronnie囂張、不友善、是個「麻煩友」。總之,要盡量保持距離。
‧巨星vs新丁‧
賽前輿論一面倒,所有人都認為我不可能獲勝。實不相瞞,我自己亦有同感。其實,對著當時世界第三的奧蘇利雲,怎可能保持平常心呢?心情七上八落,忐忑不安才是正常。當司儀介紹我進場,掌聲寥寥;到Ronnie,歡呼聲震耳欲聾。「嘩⋯⋯巨星就是巨星,果然與別不同。」我心想。還未定過神來便要開賽,打了兩、三cue便「撻死」,Ronnie可自由選擇擺放白波位置。我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沒料到他只打了四十多度便失手。接著,我一桿清檯打出八十二度,居然以八十二比五十三先贏第一局。當時,我緊張得要命,根本不知道為何成功起break。總之,局數領先一比零,「OK,起碼不用吞蛋!」我又自言自語了。
◎頒獎給我的是愛爾蘭名將及1997年世界冠軍Ken Doherty。
第二局,我糊里糊塗再打一棒六十八度,贏六十九比零,局數領前二比零。開局好,我的心神也安定下來。不過隨後的十五分鐘內,Ronnie連環兩棒九十七度和134度,轉瞬間追平二比二,並讓我見識到真正的「火箭威力」。進入小休,心情頗為輕鬆。一名新丁半場跟「火箭」打成平手,還不滿意?我差點兒慶祝他沒玩弄我。小休過後,我們重回賽場進行第五局,我轟出「過百」123度,這亦是職業排名賽決賽圈首棒century,我再次領前局數三比二。
第六局,戰況膠著,我倆都未能起break,要爭打顏色波。在我心目中,神級的Ronnie應該不懂得緊張,等於亨特利不該手緊一樣。但在這一局,我看到一個稍微緊張的Ronnie,可能因為這局十分關鍵,落後至二比四與追平三比三乃天淵之別呢。原來,強如Ronnie也會犯錯,被我伺機打進藍波及粉紅波,再贏一局七十比四十九,擴大領先局數至四比二,率先搶到致勝分(match point)。此刻,我開始相信有機會獲勝。
第七局,我打出one cue game(一桿制勝),起break八十四度,以八十四比十四、總局數五比二勝出。常言道,由於有壓力,制勝一局最難贏,如何跨過winning line最考驗球手。首次擊敗奧蘇利雲的這一局,我像是吸口氣、閉上眼,就盲衝過終點線一樣。這一局,開波把握一個機會,上手便盡情起break,從沒考慮假如打失會有何後果。回想起來,我只是憑感覺、咬住一道氣去贏,我的技術其實很幼嫰,但勝在沒什麼可以輸的心態。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初生之犢不畏虎。
奠勝一刻,開心到不行了,我不但贏了比賽,也贏得觀眾掌聲。「第一個比賽你打得非常好,你真的可以贏冠軍,你要相信自己。」完場握手,Ronnie非常友善地跟我這樣說。無知的我還以為他只會嘲弄人,我錯了。我擊敗Ronnie屬於超級大冷門,場館內異常哄動,亦有特別多人出席賽後記者會,英國報章以「A star is born(一顆新星誕生)」來形容我。有英國傳媒告訴我,當日全國有幾百萬人透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直播看我打球,又說我一戰成名,其他球手亦開始留意我云云。這一切,都讓我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那天晚上,我觀看《英國廣播公司》訪問重播,得知Ronnie輸掉球賽後,在後台碰見亨特利。二人討論這場賽事並不停地笑了兩分鐘,亨特利跟Ronnie說了句:「他連一球都沒打失,你怎可能贏呢?」這意味The King也在看球,還給我讚許。翌日八強前,我們在後台相遇。亨特利主動跟我說:「Well done! Good luck!」短短一分鐘,簡單幾句話,對他來說很普通,對我卻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年青時的我與世界冠軍奧蘇利雲。
二十四小時內,發生了太多太多事。
一切如夢似幻。
戰勝奧蘇利雲,為我整個職業生涯帶來既深且遠的好影響。此仗令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這比一切都重要,之後我愈戰愈勇。八強以五比三淘汰艾頓(Peter Ebdon),四強再輕取史摩爾(Chris Small)六比一,成為史上第一位首次參加職業排名賽便闖入決賽的球手。王者戰對手是排名前十六的李爾(Stephen Lee),我只知他cue action很漂亮,cue power很大,其餘便一無所知。
由於晉級過程一直表現不俗,加上Ronnie說過「你真的可以贏冠軍」,我對捧盃倒是信心滿滿。決賽當日,又是另一種心情。開賽前,雙方在冠軍獎盃前握手合照,看著近在咫尺的獎盃,我忽然非常緊張。「我真的可以嗎?」雖不至壓力爆煲、手軟腳震,惟受到全場注目,我確實感到渾身不自在,最終影響臨場發揮。誠言,李爾有著超人般的演出,開賽後,我沒有得到任何機會。每失掉一個關鍵球,立即就被他打個落花流水。完成第一階段前八局賽事後,我以二比六大幅度落後。
中場休息時,我收到很多意見。「落後四局並非如想像中那麼遠,只要在第二階段打個三比一,已可追至五比七了。」擔任評述的名宿Willie Thorne安撫我說。我雖不曾放棄,奈何李爾打得實在出色。基本上,我只是負責開球,然後乖乖的做觀眾。最終在第二階段,我再連失三局,以二比九慘敗,與冠軍擦身而過。輸掉決賽,其實我並沒感到太失望。說到底,第一個職業賽便拿亞軍,贏了眼球、賺了曝光,世界排名由337位一躍升上前六十位,夫復可求?
◎在桌球打出點點成績來,開始有客戶邀請出席商業活動。
首項職業賽即奪亞的戰績不僅在英倫受到注視,亦同時震撼香港體壇。爸爸和我返港那天,有過半百名來自體育版、港聞版、財經版及娛樂版的傳媒接機,赤鱲角新機場特地安排我走貴賓通道,又安排VIP房間讓我接受訪問,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受寵若驚。與此同時,各式各樣的提問蜂擁而至。「你有甚麼擇偶條件?」某電視台娛樂節目主持這一問,令人好不尷尬。「你有否打假波?」某報章體育版記者的質疑,則讓我感到不是味兒,很掃興,心裡往下一沉⋯⋯
讚譽與批評從來並存。也許,這就是所謂「成名」的代價。
傅家俊首個職業賽格蘭披治成績逐場睇
•外圍賽•
Overseas Qualifiers5比3勝Adrian Gunnell(英格蘭)
96強5比0勝Mick Price(英格蘭)
•決賽圈•
64強5比4勝Andy Hicks(英格蘭)
79-2;82-7;97(65)-48;12-73(51);29-87(69);23-71;66-74(65);108(54、54)-10;108(77)-4
•三十二強•
5比3勝Drew Henry(蘇格蘭)
45-60;45-74;71-33;79(64)-40;56-48;61-52;5-89(65);70(66)-11
•十六強•
5比2勝奧蘇利雲(英格蘭)
82(82)-53;69(68)-0;0-101(97);0-142(134);123(123)-0;70(55)-49;84(84)-14
•八強•
5比3勝艾頓(英格蘭)
70-67;111(56)-23;71-39;12 - 77(69);49 - 75;58(53)- 62;70 - 49;64 - 51
•四強•
6比1勝史摩爾(蘇格蘭)
83(63)-42;65-32;103(58)-25;25-107(107);82(77)-1;71(51)-15;60-32
•決賽•
2比9負李爾(英格蘭)
8-115(50);0-128(128);17-75(75);0-130(66、64);82(82)-4;33-99(66);0-77(70);85(85)-12;0-107(90);1-93(57);5-106(106)
*()內為一桿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