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 张瑞燕主编
- 4305字
- 2021-12-29 12:19:21
略谈当代诗坛现状与发展趋势
潘颂德
2017年是我国新诗诞生100周年。“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等人在西方意象派、浪漫主义诗派诗学、诗艺的影响下,冲破我国古典诗歌严谨格律的束缚,开创了白话自由诗派。新诗诞生100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就,涌现了许多重要诗人和新诗流派。单就1917年至1949年之间的新诗流派来说,由于接受西方不同的诗学和诗艺的影响,就形成了人生派、浪漫主义诗派、小诗派、象征诗派、现代格律诗派、现代诗派、七月诗派、九叶诗派。这一历史时期,既有受民歌的影响而形成的诗派,如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新诗歌派(又称“中国诗歌会派”),也有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而形成的诗派,如抗日战争前期延安的街头诗派。众多重要诗人和新诗流派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新诗的发展,也为今天新诗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当代新诗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朦胧诗,冲破“左”的政治路线对文学、诗歌的束缚,确立了崭新的诗歌美学,构建了主体诗学,开启了中国新诗和新诗美学的新篇章。
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第三代诗人开启的30多年来的当下诗歌现状的描述和评判,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30多年的新诗坛,存在着“三多一少”的现象。三“多”,第一个“多”是官办诗刊比以往多了。“文化大革命”之前,只有《诗刊》《星星》两个官办诗刊。现在官办的诗刊,除《诗刊》《星星》外,还有《诗潮》《诗林》《诗选刊》《扬子江诗刊》《上海诗人》《绿风》《诗歌报》等10多种。二是民间诗刊多。粉碎“四人帮”后,宽松的政治环境、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催生了民间诗社和民间诗歌报刊。1978年10月,贵州诗人群创办了《启蒙》,同年底,北岛等人创办了《今天》,这是真正的民间诗刊出现的标志。随着民间诗刊的出现,民间诗社、民间诗歌流派也随之破土而出,纷纷涌现出来。1984年,韩东在南京组织了“他们”诗派,同年2月,李亚伟、万夏等人创立“莽汉主义”诗歌群体。稍后,四川诗人石光华、杨远宏、宋渠、宋炜等人组织了“整体主义”群落。这三个诗人群体成为我国当代民间诗歌的先声。1986年,在徐敬亚等人的策划下,“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大展”一举推出了数十个诗歌团体与流派,中国当代诗坛旗号林立,群雄争逐。著名诗歌理论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主编的《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上、下卷)(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就收录了包括上海的《城市诗人》《新城市》《活塞》等在内的20多个诗刊。三是评奖多。除了官办的国家级的评奖,各省、市文联与作家协会的诗歌评论奖外,市场资本进入评奖,从而出现了评奖泛滥的现象。无论是官办的评奖,还是民办的、商办的评奖,都有非艺术因素的进入,如权力、资本、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样,评奖就缺乏公信力,失去公信度,有些获奖的诗集、诗篇,也就不再是众口称赞的优秀之作,不但对促进诗歌创作无益,反而有害。一“少”是优秀作品少。30年来,新诗坛是涌现了一定数量的、好的诗作的,但与每年出版的诸多诗集、发表的大量诗作比较起来,优秀之作相当少。
30多年里新诗坛表面看似热闹,实则缺少优秀诗作现状的产生的原因,一是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第三代诗人在后现代主义反理性指引下,从诗歌理念到创作实践,将新诗创作引向偏至密切有关。关于第三代诗人的命名,有多种说法,是一个非常含混的后设命名,这里不加详论。第三代诗人包括“他们诗群”“大学生诗派”“海上诗群”“泛北大诗群”等诗派,倡导“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莽汉主义”等诗学,他们以极端的反传统、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反中心、反崇高、反英雄为价值取向,以不确定、内在性、削平深度模式、零散化、拒绝阐释、历史意识的消失、主体性的丧失等为审美风尚。第三代诗人与传统诗人在诗歌观念和审美习惯上的根本对立,正像诗人、诗论家白航所揭示的那样:“你们说,诗要美;我们说,诗要丑;你们说,诗要抒情;我们说,诗无情可抒;你们说要饱满,我们说诗要干瘪;你们说诗要写星星和花朵,我们说可以写撒尿和臭水沟;你们说诗要真实,我们说全世界都在撒谎。”①
第三代诗人强调“个人化写作”,导致新诗疏离时代与现实,远离了广大人民。对大众情感诉求的漠视,使第三代诗人的“个性化写作”走向“私我化”“私人化”的歧路。在物欲横流、人文精神匮乏的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诗人的不少诗作发泄生命本能和欲望,喋喋不休地叙说自我隐私,导致诗作毫无诗意与美感。著名诗评家谢冕曾怒斥这种诗:“诗歌从来没有像当前这样自私,它陷入自恋,沉迷于‘自我抚慰’。”①
导致当代诗坛一蹶不振的第二个原因是本世纪初以来网络诗歌的崛起和喧嚣。如果单纯将网络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它对诗歌的传播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会引起诗歌传播由传统的纸质传播向网络传播转变的巨大革命。但是,网络诗歌具有即时性、互动性、自由性、爆破性、虚拟性等特点。②网络诗歌的自由性彻底颠覆了高难度的诗歌创作,使诗成为无难度的顺口溜,导致诗向非诗的异化。
第三代诗人的反文化、反英雄、反崇高、反意象的后现代主义诗学观与诗歌创作,网络诗歌的无难度写作,当下国人普遍的浮躁心态,以及相当一部分诗歌作者严重缺乏诗学学养与诗艺修养,导致当下诗坛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优秀诗篇很少的局面。
人间要好诗。广大读者与诗人们迫切希望扭转当代诗坛官办诗刊多、民办诗刊多、诗歌评奖多而优秀诗篇少的局面,呼唤当代诗坛涌现好诗的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的场面。那么,当代诗坛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探索与展望当代诗坛的发展趋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诗歌观,即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诗,好诗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我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具备八个条件:一、高尚深刻的思想,二、丰富健康的感情,三、新颖的立意和构思,四、生动的意象,五、深邃的意境,六、精练的语言,七、严谨的形式,八、和谐的节奏与旋律。
事实上,粉碎“四人帮”后的40年来,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探求,从阅读欣赏到群众性的诗歌朗诵活动,诗人、诗歌理论批评家和广大读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好诗的追求。但是,喧嚣一时的第三代诗人的非理性诗篇,泛滥的、无难度的网络诗歌,似乎把抒写时代与个人心灵相统一的好诗、严肃探索好诗的诗学主张屏蔽掉了。我们应该将这40年间涌现的好诗弘扬开去,应该将这40年间出现的严肃探索诗学的诗歌理论主张传扬开来,做好去蔽工作,进一步强化严肃诗歌创作和深化好诗理论探索,开创当代诗坛的新天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诗论家邹建军就提出了好诗、大诗必须具备的条件。他认为,好诗必须感情真挚、诗意含蓄、意象生动、语言凝练。大诗必须抒写与表现时代精神;抒写与表现民生疾苦,为大众代言;抒写与表现厚重的人生体验、深刻的生命哲学,必须具有开创一代诗风的新诗形式。①
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第三代诗人及其诗作、网络诗歌人文精神失落、语言自由散漫,网络诗歌缺乏评介标准、有效管理,诗歌经典化的可能性降低等问题,吕进、骆寒超等诗歌理论批评家于2004年在西南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举办的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提出了以“推进诗歌精神建设、诗体建设、诗歌传播方式建设”为宗旨的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获得众多诗人、诗歌理论批评家的广泛而又热烈的响应。
针对第三代诗人、网络诗歌极端的私语化、小圈子写作,多年来,许多诗人、诗评家呼吁在当下多元化诗歌写作态势下,必须加强社会写作。诗评家王珂提出:今日诗坛需要的优秀诗人是既有生命意识又有使命意识的诗人,是能够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现代人。因此他呼吁:新诗既需要个人化写作,也需要社会化写作;既需要情感性写作,也需要思想性写作。②
新时期以来,新诗形式以自由诗为主,但现代格律诗(新格律诗)的创作与理论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版有邹绛编选的《现代格律诗选》(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周仲器与钱仓水编选的《中国新格律诗选》(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周仲器与他儿子周渡长期研究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历史,出版有《中国新格律诗探索史略》(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刘涛出版了《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20世纪现代格律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诗论家许霆、鲁德俊出版的《新格律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构建了新诗两种节奏体系的理论。他们将节奏的研究从语音扩大到语义,提出了新诗“音组等时停顿节奏”与“意群对称停顿节奏”。
随着新格律诗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新格律诗的学术团体也应运而生,学术活动也随之展开。1992年黄淮等诗人在深圳创建了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1994年,该学会在北京雅园宾馆主办雅园诗会,召开现代格律诗学术研讨会,会议宣言提出“鲜明和谐的节奏、自然有序的韵式”是创造与建设新格律诗的基础,是创建新格律诗的最低纲领,其最高纲领是创造形式多样的“共律体”(定型诗体)。会后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创办了会刊《现代格律诗坛》,先后出版了10多卷,出版了三套“雅园诗歌丛书”,从而形成了旗帜鲜明地提倡新格律诗的雅园诗派。
时隔10多年,继雅园诗会之后,2007年10月,由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和常熟理工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共同主办了“新诗格律和格律新诗理论研讨会”,会议提出诗界要“整顿诗坛风气,重建诗坛秩序”, “既要实现现代格律诗与传统格律诗的成功对接,又要注重在关注中外格律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造出既有现代特质又有民族风格的现代格律诗”。
在诗歌理论界积极探索新诗格律的同时,诗歌创作界涌现出了屠岸、丁芒、邹绛、梁上泉、刘章、黄淮、纪宇、晓帆等著名新格律诗诗人。
历史常常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历史又常常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新诗必将在个人化写作与社会化写作、生命意识与使命意识、自由与格律的对立统一中,在诗与社会的外部规律、诗艺发展的内部规律的双重引领下,开创新诗发展的新天地,迈上新诗艺术的高台!
(作者潘颂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暨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荣誉理事、上海鲁迅研究专家委员会成员,全球汉诗总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新诗研究方面,著有《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中国现代诗论40家》《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另任《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诗歌卷》《中国现代分体诗歌史》两书副主编。)
① 白航:《有感于诗坛的“非理性”》, 《当代文坛》1990年第3期。
① 谢冕:《世纪反思——新世纪诗歌随想》, 《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② 蒋登科:《网络时代:诗的机遇与挑战》,载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编《诗歌艺术论——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作家出版社,2012。
① 邹建军:《大中华诗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② 王珂:《新时期三十年新诗得失论》,上海三联书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