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酶组织化学技术在淋巴管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酶组织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早在1970年Vetter首先报告了在毛细淋巴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质膜上存在不同的酶活性,即毛细淋巴管壁的5′-核苷酸酶(5′-Nase)活性强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的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明显强于毛细淋巴管壁。1987年,Heusermann则明确提出在淋巴管壁的中层和内皮细胞显示强烈的5′-Nase活性,而于毛细血管壁则明显的低或无;但是ALPase活性在血管壁呈现强阳性,于淋巴管壁上则缺乏。
图3-20 猴回肠的淋巴管(淋巴管酶组织化学法染色× 250,引自Kato,1990)
A.5′-Nase单染(淋巴管呈褐色);B.5′-Nase-ALPase双染(淋巴管呈褐色,血管呈蓝色)
Werner(1987)根据上述报道的淋巴管壁和血管壁两种酶活性的差异,应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了大鼠咽的毛细淋巴管。Kato(1989,1990)采用5′-核苷酸酶与碱性磷酸酶(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根据不同的颜色显示出了大鼠舌、胸腺和猴结肠等器官的淋巴管和血管(图3-20)。在国内,我们于1992至1998年应用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并结合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研究了家兔、豚鼠和大鼠的回盲部、胃、舌、结肠、胰等器官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图3-21)。5′-Nase-ALPase双重染色可使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呈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和血管则呈蓝色,淋巴管与血管区分甚为明显,这为研究器官淋巴管的分布,准确地区分淋巴管和血管提供了依据。
图3-21 结肠黏膜层血管和淋巴管(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 200)
细箭头示血管,粗箭头示淋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