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脑性瘫痪作业治疗
- 李林主编
- 2968字
- 2021-04-16 12:01:34
第七节 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与临床表现
根据发育神经学的观点,小儿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损伤后出现姿势、运动、反射、肌张力等方面的发育异常,表现为中枢神经运动功能发育的未成熟性,出现比同龄儿明显延迟的运动发育,或因中枢神经抑制功能减弱,引起下级中枢的释放症状,出现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反射等症状,所以,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脑性瘫痪患儿与正常儿的差异,尤其是脑性瘫痪患儿的早期症状。
一、早期症状
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哺乳困难,哭声微弱,肌张力低下或肌张力增强,新生儿痉挛,原始反射减弱或增强,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
1~3个月婴儿主要表现为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不注意看人,不凝视;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俯卧位不能抬头。抬头动作标志抗重力肌的发育情况,正常时2~3个月应抬头45°~90°;肌张力低下,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非对称性姿势。
4~5个月婴儿主要表现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不灵活;表情呆板不灵活,逗时无反应;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坐位呈全前倾或后倾;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一只手抓物。
6~7个月婴儿主要表现为手、口、眼不协调姿势;手抓物很快松开;非对称性姿势;头背屈,肩后伸,下肢交叉,呈剪刀步;肌张力增强,上肢有时内旋,手握拳;原始反射残存。
根据以上的早期临床表现,可以看出脑性瘫痪的症状随着小儿成长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别。
二、临床表现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由于型别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一)痉挛型
临床主要特点是锥体系损害而引起的痉挛性瘫痪。由于受损伤的脑所支配部位的肌肉紧张性增高,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这种肌肉紧张性(肌张力)的增高主要表现在髋的内收肌群、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前臂屈肌等。这些抗重力肌群的痉挛,导致了姿势、运动的明显异常。
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①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折刀现象阳性、Babinski征阳性;②抗重力肌(伸肌)与屈肌均痉挛,主动肌与拮抗肌间的相反抑制障碍,远位端关节的相反抑制过剩,近位端的缺如,表现出临床上的特殊姿势。
1.痉挛型四肢瘫与双瘫 (1)剪刀步态、尖足:
由于这类患儿立位时躯干前屈和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再加上膝关节的屈曲及小腿三头肌的痉挛,所以站立时呈尖足,步行时出现剪刀步态。若在婴儿时负荷体重,则形成外翻扁平足与船底足。有时意识矫正足尖状态而用整足底支持体重,则会继发膝的过度伸展。在临床上检查股角与背屈角时,可见股角<70°,足背屈角>90°。
(2)坐位:
由于头、颈及躯干的障碍较轻,这类型患儿一般能取稳定坐位。伸腿坐位时,由于髋关节的内收、屈曲,加上腹肌及大腿后侧肌群的痉挛,致使骨盆后倾。所以在伸腿坐位时出现圆背,是脊柱不能充分伸展的表现。同时坐位支点不在坐骨结节,而在骶髂关节,使身体不能竖直。由于髋关节的内收、内旋,患儿常取“W”形坐位。这种坐位基底面积大,较稳定,但长期会加重异常姿势。
(3)上肢:
表现为前臂旋前,手指关节掌屈,拇指内收,手指尺侧偏位。另外,由于肩胛的内收与内旋,而呈现上肢后背的状态。这类型患儿一般可保持上肢的功能。
2.痉挛型偏瘫
此类患儿一般发现较晚,往往1~2周岁时,发现一侧上、下肢的笨拙始来就诊,也有的家长因发现患儿只用一只手而觉察到患儿的异常。偏瘫患儿的异常肢位在患儿使用健侧手时,因联合运动而表现更为明显。障碍上、下肢可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折刀现象阳性等锥体束征。同时由于一侧下肢的障碍,步行时呈明显的拖曳步态。患侧上肢也出现拇指内收、腕关节掌屈,而影响功能。
痉挛型患儿由于牵张反射及相反性神经抑制的障碍,影响矫正反应与平衡反应的形成,体轴不能充分回旋,运动发育明显迟滞,爬、坐、行走都明显迟于正常发育阶段。另外上述的各种异常肢位与变形,若长期固定,往往形成关节的挛缩与短缩及变形。
3.重症痉挛型四肢瘫
当脑损伤在锥体束损害基础上,又有基底核及脑干的损伤时,可出现伴有强直的痉挛,称为强直痉挛型四肢瘫,要与单纯的痉挛型相鉴别。
这类患儿在运动时表现出锥体外系损害的症状,即伸展与屈曲关节时有双相的抵抗。最重症的病例,由于存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原始反射的支配,见不到随意活动,持续的非对称肢位,产生高度的侧弯、胸廓变形。此型患儿常合并癫痫与智能障碍。
(二)不随意运动型
临床主要特点是锥体外路的损害而引起肌张力的动摇性,持续的不随意运动。
1.婴儿期肌张力与颈发育异常
婴儿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和竖颈发育明显延迟,肩向后方牵拉,因患儿常呈现角弓反张状态而难以抱扶。侧弯反射等原始反射残存,躯干难以安定。
2.肌张力的动摇性
安静、睡眠时肌张力正常,紧张与哭闹及做主动运动和兴奋时增强。随年龄的增长,随意运动逐渐明显。由于精神的兴奋,姿势反射及其他不定的原因,而产生全身与局部的紧张。
3.不随意运动
出现于颜面、手指、足趾等末梢部位,3岁左右症状明显。这种不随意运动可由于随意运动及精神紧张而增强,并且常因姿势反应及各种感觉刺激而发生变化,出现躯干或四肢的舞蹈样动作或者低紧张的姿势异常。
4.构音与发音困难
障碍涉及舌、喉肌肉及咽等部位,发生构音与发声困难,在各年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喉鸣、摄食障碍、流涎。另外表现在用力时张口,是本型的特征性症状。
5.相反抑制过剩
阻碍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共同收缩,致关节不稳定。由于主动动作受不必要的活动的妨碍,而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使紧张与不随意运动逐渐增强。
6.肌张力的动摇
患儿很难保持一定的姿势,很少产生变形与挛缩,但是ATNR的残存,持续于左右非对称的肢位上常出现脊柱的侧变。
由于新生儿重症黄疸和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即基底核损伤而致的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常合并难听及婴儿期的一过性眼球外展障碍,使眼球运动与眼睑运动解离而形成“落日目”现象。
(三)共济失调型
临床所见:肌张力低下,被动性增强,躯干可见粗大的摇摆动作。平衡障碍,立位、步行的发育延迟,立位时两下肢外展、基底面加宽来保持稳定。行走时步态蹒跚不稳,左右摇摆。语言表现不连贯,断续性语言。
检查时可见:上肢的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共济运动障碍: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睁眼、闭眼都不能完成,轮替动作缓慢、不协调,跟膝胫试验动作不稳或失败,而深部腱反射正常,但因低紧张而容易诱发,有时被看做是亢进,常合并锥体束征。
(四)肌张力低下型
此型特点为肌张力低下,有上述的低紧张的各种体征,如蛙状位、W形上肢、对折状态、外翻扁平足等。深部腱反射正常或亢进,可与末梢性瘫痪相鉴别。
应该指出,脑性瘫痪患儿在婴儿期时,不论是哪一病型都会有肌张力低而难以维持抗重力姿势的患儿。随年龄增长而渐渐显现出各型的特点,所以婴儿期难以确定病型。
(五)强直型
损伤部位为锥体外系。临床上见此型患者肌张力增强,肌肉的被动性低下,被动运动时出现铅管、齿轮现象,腱反射引出困难。睡眠时强直症状消失。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纯粹的强直型几乎不存在,常与痉挛型混合存在,成为强直痉挛型。Bobath根据这种患者对他运动的抵抗,而用成形的痉挛来表示。
(六)混合型
上述5型中任何2种或2种以上类型的症状、体征同时出现于一个患儿,称之为混合型。多见的为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由新生儿低氧血症引起的手足徐动常常是低紧张与强直型、痉挛型同时存在的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