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围手术期临床用血管理的实践

一、临床医师在用血管理中的作用

(一)临床医师在输血治疗中的职责

所有医师都应熟悉输血相关制度、岗位职责、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熟练掌握相关规范和规程,按照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输血管理和血液保护工作。具体职责有:①决策制定,临床医师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综合实验室数据、生命体征等,拟定个体化输血方案。②风险告知,临床医师应当将输血的风险和利益如实告知患者,答疑解惑,帮助患者在获得充分的信息后明确是否接受输血的意愿。③输血观察,临床医师应该严密观察输血及输血后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及时处理,并在病历中如实记录。④血液保护实践者,临床医师要不断阅读文献,持续进行知识更新,实践各项血液保护措施,为优化临床用血管理贡献自身力量。

(二)临床医师在输血安全实践中的作用 1.用血评估

临床医师申请输血前,必须考虑以下问题,①用血标准:输入异体血的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及纠正凝血功能。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比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这两个指标更重要。因此,评估是否输血时应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病史)为基础,以实验室检测值(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以及携氧能力为补充依据,结合贫血的持续时间、血容量是否充足、血流动力学是否平稳、拟行手术的大小、术中大出血的可能性及是否存在合并症等,当替代输血治疗的方法不能改善甚至加重患者贫血症状或不能增加机体氧运输而危及生命时,要考虑进行输血治疗,并选择最佳的血液制品种类。以输注红细胞为例,首要目的是恢复组织氧供应,应当将实际的携氧能力下降作为输血指征,而不能单纯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作为目标(具体的氧供应监测内容详见本书第七章)。贫血危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时的机体耐受程度。神志清醒,精神充足,四肢温暖,脉率、血压均稳定,尿量超过0.5ml/(kg·h),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以及末梢循环灌注良好的患者暂不考虑输血。中重度贫血,凝血功能紊乱,组织氧合作用下降或持续出血的患者进行严密的输血评估后再实施输血,紧急情况下,如产科大出血时可直接进行输血治疗。②输血相关既往史:充分了解患者有无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或获得性)、肝肾功能不全史,有无输血史(血液制品种类、剂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是下一步选择手术时机、预计手术出血量、完善术前备血、制定个体化血液保护方案的重要依据。对于慢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或拒绝输血的患者,术前可考虑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和铁剂改善或纠正贫血。③利益风险比:在进行异体血输注前,了解输血潜在的风险,尽可能使用替代措施降低患者对异体血的需求。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应用血液制品的利益风险比,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患者整体病程的关注和详细评估往往能减少或避免输注血液制品。例如,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用肝素抗凝,术后行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患者因肝素残余、凝血因子缺乏还是血小板缺乏或功能障碍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有的放矢的予以纠正。如果必须输血,应遵循指南,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输注1个单位红细胞后评价效果,再决定是否继续输注。

2.输血申请

申请任何类型的血液制品均应由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后并签字,连同受血者的血样于预订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强制填写的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心率,血压,贫血症状,输血理由和临床情况(如手术类型)等,填写此表格的过程就是医师进行自我约束的过程,有助于促进临床医师遵守和实施输血政策。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第二十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ml至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3.输血观察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应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注效果评价的描述。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输血相关危害包括血液成分的输注不当、急性输血不良反应、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以及输血传播的疾病等。血液制品输注后6小时内可能发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后24小时内,可能发生急性溶血;输血后3~30天可能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医师对这些输血相关危害,都需要予以特别警惕。
发生疑似输血不良反应时,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查看患者,查找原因,积极给予治疗或抢救,同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与献血者的ABO血型、Rh(D)血型。立即抽取受血者的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监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做进一步鉴定。疑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时应停止输血,轻度过敏反应时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或抗组胺药治疗,必要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抽取血袋中的血液做细菌学检验。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应记录所有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遵循并执行医院的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定。这些规定将包括输血科(血库)报告信息的程序,将患者样本发送到输血科(血库);输血完毕,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将产品/空袋返回输血科(血库),并要求复测血型、交叉配血试验,进行血涂片及血培养等。

4.输血后疗效评估

输血后由经治医师及时评估输血治疗效果,调整输血方案。如,患者输注红细胞后血红蛋白是否达到预期的水平,组织供氧情况是否得到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后,凝血功能是否得到改善,出血是否停止。对于未达到输血治疗效果的患者要查找原因,消除影响因素,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某个科室、某个时间段或某种特定的疾病,医师可以对输血治疗的效果进行整体评估及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临床输血治疗的有效性。

5.减少失血和减少输血

早期识别贫血,并尽可能予以纠正。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失血是降低输血风险最有效的措施。术前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输血风险预测指标,识别高危的出血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50×10 9/L)、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高度敏感(表现为血小板功能试验异常或出血时间延长),以及已知存在血小板质量缺陷,这些均为高危出血的患者。
术前外科医师要备有减少输血的相关措施。外科医师应积累血液保护和快速止血方面的经验,优化止血方法,使医源性出血最小化。如,术前使用红细胞生成素、铁离子、维生素等提升血红蛋白水平,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对于拒绝输血的贫血患者,手术前给予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升高血红蛋白水平的方法。红细胞生成素使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增加,不过这种治疗方法有潜在的血栓栓塞风险。术中尽量采取微创手术,选择小切口,避开大血管入路等手术措施,减少术中出血。对于侵入性操作,无论是手术还是置管,都要尽量防止出血和维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活动性出血要予以尽早快速止血。及时的压迫止血或加压包扎、填塞伤口、合理应用止血带,积极处理出血点,手术创面喷洒抗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药等措施也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微创手术的实施(如介入栓塞术、超声刀等)、新型外科器械的推广(如氩气束凝血器等)及手术方式的改进可显著减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