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用血前环节

规范各用血前环节是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的,需要政府重视和投入的一大惠民工程。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应当是每个国家全国医疗保健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其还建议“通过有效的组织安排和全国性血液政策来协调全国的血液收集、化验、加工、储藏和分配等所有有关工作。应有适当法律配合这一工作,促进工作规范化,保证血液和血制品的质量与安全”。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显示,截止2011年,全世界仍有32%国家尚未推行全国性的血液政策,未对输血安全与质量有专门立法的国家占到总数的38%(其中高收入国家为19%、中等收入国家为40%、低收入国家高达56%)。
不过,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用血安全问题,早在1990年前卫生部就颁布了《加强输血工作的若干规定》,提出了“三统一”输血管理,即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血、统一供血;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涉及从采血到用血的各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通过的、1998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从法律层面上规范了我国的输血管理。

(一)规范血制品的采集

规范血制品的采集,除了要求献血者达到前卫生部制定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采集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采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全过程中注意防范职业暴露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特定人群献血者(如RhD阴性献血者、经产妇献血者及IgA缺乏献血者等)献血可能引起的风险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从自愿无偿献血者处采血,提高自愿无偿献血的比例有重要的意义。①如果能有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作为稳定的献血来源,就能保证安全的血液供应;②自愿无偿献血者是最安全的献血者,这一群体中血液的输血传播性疾病发病率最低;③定期的自愿无偿献血便于对献血者的检测指标进行动态追踪,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感染窗口期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自愿无偿献血比例逐年升高,绝大多数地区已接近100%,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倡自愿无偿献血。
关于献血者性别与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课题。女性由于怀孕所导致的同种异体免疫,因而经产妇是高风险献血者。早在1985年,就有学者观察到大多数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患者在发病前曾接受过经产妇献血者的血制品。此外,还有报道发现,不同的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患者可追溯到共同的经产妇献血者,进一步提示了经产妇献血与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发生有直接联系。英国严重危害输血监测体系(the 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显示,1996~ 2002年间,所有对受血者抗原存在抗白细胞抗体的血制品均来自女性献血者。根据这一结果,英国国家血液中心2003年规定:所有的“高血浆成分”(high-plasma components)如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悬液等血制品,必须来源于男性献血者。截止2005年,英国血浆来源“男性率”达到90%。美国也在2006年开始逐渐推行男性血浆。这一措施的推广实施使两国的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出现大幅下降。除了经产妇之外,所有的同种异体抗原暴露人群(包括有输血史的献血者、器官移植后献血者等)均应被视作高风险献血者。

(二)规范血制品的检测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所有血液在使用前都必须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梅毒等相关标志物进行检测,但仍有25个国家并不常规检测这些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我国2012年7月开始施行的新版前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献血的常规检验项目及标准如下:①血型检测,ABO和RhD血型正确定型;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符合相关要求;③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符合相关要求;④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符合相关要求;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符合相关要求;⑥梅毒试验,符合相关要求。所有检测要求初筛及复查均通过,方可判定为合格。在我国一些有条件的省市(如厦门、上海等)和某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还常规检测人T淋巴细胞病毒1和2抗体,以避免发生经输血传播人T淋巴细胞病毒相关的人淋巴细胞白血病。
感染窗口期是指从被感染病原体到机体产生可检测到的特定标志物这一段时间。处于窗口期的血液具有传染性,但无法被常规检测筛选出来,这是目前发生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病毒的感染过程和个体差异,因而病毒感染的窗口期问题一直是大家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陆续开发的新检测方法及更敏感的检测试剂(如病毒核酸检测)等,虽可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窗口期,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率。2013年,葡萄牙学者发表的一个包含209 640个样本的研究表明,核酸检测的引入可使多种各病毒因窗口期而发生漏检的危险性大幅度下降,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低至1/1 670 000,丙型肝炎病毒低至1/3 330 000,乙型肝炎病毒低至1/526 000。我国863计划中的“血液筛查用纳米材料与仪器研究”课题通过采用创新的双层修饰磁性纳米颗粒、乳液/细乳液聚合、多孔陶瓷膜乳化法工艺制备出应用于血液筛查技术的超顺磁性纳米微球,可将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免疫缺陷病毒的筛查窗口期缩短至3天,准确率接近100%,使输血及血制品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三)规范血制品的制备

提倡成分血的使用,一方面可部分解决临床用血不足、凝血因子等血制品原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国也在尝试通过对成分血制备方法的改进,去除全血中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如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辐照、洗涤和去除白细胞等。近年来直线加速器辐照等新技术的应用,对降低血制品处理制备成本、推广低风险血制品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规范血制品的储存及运输

除了规范血制品储存及运输条件外,近10年来有关红细胞储存时间对红细胞质量及对输注后患者转归影响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红细胞储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制品的确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钾离子渗出、2,3-二磷酸甘油消耗、膜降解、有毒脂质的释放、S-亚硝基血红蛋白(s-nitrosohemoglobin)迅速减少导致缺氧性血管舒张作用的减弱、三磷酸腺苷减少等。但这些改变是否会影响预后?近年来有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讨论。
2008年3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克利夫兰(Cleverland)医学中心题为《红细胞储存时间与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duration of red-cell storag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cardiac surgery)的论文。该研究团队,以14天的储存时间为限,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输注新、老红细胞的6002名心脏手术患者的预后。结果显示,输注新红细胞组的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带管时间、肾衰竭及败血症的发生率均有下降,并且1年病死率的绝对风险在输注新红细胞组下降了惊人的3.6%。在此之前,关于输注新老红细胞对预后影响的研究均是一些几十至几百例不等的小样本研究,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大样本研究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也受到了管理机构的关注。美国血液安全及可得性咨询委员会随后立即发表声明,号召发起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在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灵活的血制品运输和调度体系以最大可能降低血制品的浪费。在全球血源紧缺的大背景之下,如果缩短红细胞储存期限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浪费。所以,各国对于改变“红细胞储存期”的决定都非常谨慎,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肯定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全球都在关注设计合理令人信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大样本研究结果的出现。2009 年11月,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资助的RECESS(red cell storage duration study)研究正式开始。另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ABLE(the age of blood evaluation)正在分析数据中,结果可能近期发表。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发表的关于瑞典及丹麦斯堪的纳维亚献血及输血数据库(Scandinavian donations and Transfusions database)的研究,以红细胞储存时间分组,分析了1995~2002年期间的40 287次输血,发现7天死亡风险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仅在红细胞储存时间为30~42天的组内稍有上升趋势(风险比1.05;95%置信区间0.97~1.12),2年随访数据也无明显差异,并且未观察到剂量-反应相关模式、趋势与红细胞是否去除白细胞也无关。
2013年6月,欧洲麻醉学会发表的《欧洲围手术期严重出血管理指南》(2013版)通过对近10年来发表的研究数据分析后仍然建议:在为患者输注保存期为42天的红细胞时,应该采用传统的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红细胞的浪费。但该指南中也同时指出,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对危重患者使用较新鲜的红细胞以寻求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