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其他感染风险

其他病原体感染风险包括梅毒螺旋体、多种原虫感染等。最常见通过输血传播的寄生虫有疟疾、美洲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巴贝克虫病(babesiosis)。通过输血传播锥虫病(非洲昏睡病)、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弓形体病等也有零星的报道。

(一)梅毒螺旋体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血液及胎盘传染。梅毒螺旋体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产生多种症状与体征,甚至危及生命,但也有人多年无症状,甚至终生不发病。此病有自愈趋向,但易复发。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虽然多数由性接触传播,但也有少数通过输血等间接途径感染。当献血者患有梅毒且处于梅毒螺旋体血症阶段,其献出的血液被输用后可以传播梅毒。输血后梅毒的潜伏期为1~5个月,平均9~10周,感染者通常表现为典型的二期梅毒疹。输血后梅毒多由输注新鲜血引起,自血液常规储存在冰箱后,经输血传播梅毒的报道显著减少。美国于1938年推出用于血源筛查的梅毒血清学试验,自1950年以后英文文献报道经输血传播的梅毒仅2例,最近一例发生在1966年的美国。我国也很少关于输血传播梅毒的报道。部分患者接受输血的同时服用抗生素可能也会减少输血相关性梅毒的发生。

(二)巴贝克虫

巴贝克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若被受感染的蜱叮咬偶可感染。在北美,人感染巴贝虫病多数是由果氏巴贝虫(babesiamicroti)引起的,而在欧洲则主要的巴贝克是双芽巴贝虫(b.bigemina)。
正常人感染巴贝克虫通常无症状或轻微的类似于流感的症状,但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后可能危及生命。自1980年以来美国已报告40多个通过输红细胞或血小板感染巴贝克虫病的案例。有巴贝克虫病感染史的患者严格禁止献血,因目前尚无献血者筛查或其他有效手段检测无症状患者携带寄生虫的有效方法。

(三)疟原虫

疟疾通常发生在旅行者、军事人员和从疾病流行国家迁移而来的居民。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均可通过蚊子、输血或器官移植传播。无红细胞成分的血制品如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不会传染疟疾。
疟疾的临床表现包括畏寒、发热、脾肿大,伴或不伴疲劳、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恶性疟原虫感染患者可出现相关的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进而引起严重的贫血。应注意与巴贝克虫病相鉴别。
在非流行国家预防输血传播疟疾主要依赖推迟献血者移民或阻止其返回疟疾流行地区,但这是一个不完善的策略,它既忽略了一些受感染的献血者,又排除了许多未感染的献血者。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实验室测试手段用于筛查,但抗疟疾抗体和抗原或通过核酸检测DNA的方法可能对筛查疟原虫感染有益。

(四)锥虫

感染锥虫后引起美洲锥虫病(又称南美锥虫病)。患者一般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多数表现为急性起病的自限性病程,30%~40%受感染者需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病。
南美锥虫病的病原体是鞭毛原虫和克氏锥虫,患者广泛分布于拉丁美洲、墨西哥及部分南美大陆。通过克氏锥虫感染猎蝽科家族虫(接吻虫)叮咬感染人类。努力消除传播媒介,减少在流行地区出现的新感染病例是控制锥虫病的主要方法。输血传播南美锥虫病的病例主要涉及免疫抑制患者,对于免疫活性正常的受血者,低效价的感染可被机体清除。
南美对献血者定期进行克氏锥虫抗原抗体筛选试验的经验表明,目前尚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抗体检测方法。